基于依次推进式模式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研究
2019-10-21李晓瑜
摘 要: 针对当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以及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利用依次推进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逐步强化,可以使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课程主要采用“掌握基础知识-增强实践技能-解决一般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逐级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同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依次推进式;数据库;教学研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757X(2019)06-0009-02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ims at the defects of current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Databas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an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to propose teaching reform by using progressive teaching method. The method gradually strengthens teaching contents, and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mplex and abstract theory. With the thinking of “mastering basic knowledge - enhancing practical skills-solving general problems -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the reform strengthens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step by step, so that students not only grasp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ha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Key words: Progressive teaching;Database; Teaching research; Teaching mode
0 引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程,该门课程实践性比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数据库理论知识,还要具有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能力,协同共作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的注重和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传统的该门课程的主要授课模式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讲—听—记—练”[1]。 这种教学模式,侧重的是教师的传授作用。而高效率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学习,而不是“填鸭式”靠教师去灌输知识,被动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次推进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逐步强化的一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先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验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接着通过开展综合实训使学生具有利用综合知识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企业实习使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逐级推进的方式,将理论渗透到实践中,边学边练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标。
本文以安康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为例开展基于项目的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反映和期末成绩结果表明该门课程应用推进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在安康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教学过程偏向理论知识的讲授,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其中就表现在教学大纲中课时的分配上[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总课时为48学时,其中课程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个学时[3]。该课程的教学计划的安排是每周有2个课时的理论课,两周安排1次2个学时的上机实验。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安排方式,导致学生只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不强。(2)学生被动学习。理论课堂,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在进行理论的讲授,课本上例题演示。上机实践课的内容是模仿实践,照着课本的例题进行的验证性操作,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如何创建数据库、数据表、字段等操作规则[4],同时在学期末也没有安排综合实训。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学时有限,往往只注重知识的机械性灌输, 忽略学生思考和质疑的过程, 学生很难消化这些枯燥无味、不易理解的概念理论[5],使得一部分同学对该门课程失去了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并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此外, 与传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比,当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 有必要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满足当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
2 教学设计
通过分析 “数據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的现象,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采用“掌握基础知识-增强实践技能-解决一般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提出依次推进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依次推进式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了4个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是课堂教授,通过教师对教材理论和实例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相关知识,例如数据库的概念和数据库的创建,通过理论讲解数据库的概念使学生知道数据库中不只是存放数据,还要存放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库的创建包含两种类型的文件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其中任何一个数据库中都有一个主数据库文件,可以有多个次数据文件。
第二个阶段是上机实验,这一环节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实例进行验证,可以使学生熟悉软件开发环境,培养动手能力,同时在该环节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通过该环节的执行,特别是一些设计性实验,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积极性,还可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数据库的创建,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创建数据库的方法,那在这个环节就可以让学生分别设计包含一个数据文件和和包含多个数据文件的数据库,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课堂教授的理论,可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三个阶段是综合实训放在学期末来进行,一般放在教学周的第14周开始,教师将综合设计的题目和要求布置给学生,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该设计。综合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数据库基本操作以及基本的数据库编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阶段一般通过一个综合性的题目,将本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融合,从数据库的创建,到存储过程创建,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都有涉及。
第四个阶段是企业实习,在该阶段学生进入企业,融入企业团队参与开发企业真实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的升华,通过该阶段的实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效果分析
对于安康学院201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该班“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期末成绩分布图,如图2所示。
2014级信管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期末成绩统计表,如表1所示。
针对2015级学生采用依次推进式开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该班期末成绩分布图,如图3所示。
应用依次推进式教学的2015级信管专业成绩统计表,如表2所示。
通过学生期末成绩对比分析,两级学生的考试题型和分值分布是相似的,从期末成绩分布来看,改革后的教學方式对学生的整体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很多学生对依次推进式教学比较认同,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成绩的提高还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关,15级的学生学习态度比14级的要积极,同时平时上课时老师对学生多鼓励对学生的进步也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数据库系统开发的整体过程和开发思想,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对整门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和相关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4 总结
本文主要根据“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出发点。采用依次推进式教学模式,逐级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得学生将所学内容进行整合,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叶荣荣,余胜泉,陈琳.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9):104-112.
[2] 李晓瑜.信管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4(9):35.
[3] 方昕.基于微课故事化教学的“数据库原理及Oracle应用”课程改革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7,33(6):34-36.
[4] 金炜,周亚训.“数字图像处理”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7):82-83.
[5] 徐明.计算机卓越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5):52-55.
(收稿日期: 201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