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9-10-21陈兴娟

写真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应用型基础

陈兴娟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我国各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在此前提下,国家对电子信息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实用型的創新人才,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我国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为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新时代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以信息类专业为主要研究与实践的对象,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及思路,为培养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1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校,必须坚持以特色办学为引导,以教育质量为抓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立足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走内涵式发展模式,为社会发展服务。构建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先进经验,确定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培养目标,按知识、能力、素质多方协调发展的要求,为促进经济发展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体系。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应注重提高其应用创新水平,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设好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引导学生在掌握科学与人文知识的同时,强调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2培养方案设置

2.1公共基础及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的设置

“厚基础”是培养方案的要求之一,且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之一,因此培养方案制定十分突出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公共基础模块,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现代工科学生必须具备的政治、英语、数学、计算机和体育基础。在专业基础模块设置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电子信息类工科学生必须具备的电基础、信号基础、通信基础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在两个基础模块的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与兴趣进入后续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与学习。没有前期基础模块的学习,后续方向模块便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2深化第二课堂,强化实践训练

第二课堂活动更是鼓励个性发展的最好舞台,某系常年组织各种课外科技活动,以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义务电器维修等第二课堂科技活动为平台,突出课内外一体,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尽早接触学科技术前沿,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3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性”、“创新性”

首先,应根据实际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就业岗位需求对教学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有效提高普通本科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如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同时增加专业必修课程的比例;二是,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嵌入式原理及应用、信息论基础等专业课程;三是,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习训练基地这一平台,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如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出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4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

培养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对传统课堂教学灌输式方式加以调整,推广互动式、研讨式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提问,培养思维能力,以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教学环节中,学会自主学习方法,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例如,案例和研讨课程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为主,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充分结合课堂、实践教学以及创意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2.5培养方案和模式的实施

1.进入教师科研团队,科研能力提高,每年都有学生自大二开始进入学校科研团队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的研究让这部分学生充分了解到目前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具备了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目前每年都有本科生在国内外杂志、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提升了他们的科研自信。2.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动手能力提升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工作无论大小,学生都能够认真去做,让每个同学都踏实下来,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3.就业自信心提升,就业质量提高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学生对自身、对企业、对行业有了真正认识之后,在就业选择方面,多了一些理智,少了一些盲目。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后的发展都有了大幅提升。

2.6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出发,以信息类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目的,培养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广,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立足地方高校办学特色,融合信息类专业学习特点,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结语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为满足国家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要进行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切实提高大学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阮国龙,李忠明,李和平.基于完全学分制的电子信息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311-317.

[2]徐雯娟.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中设置培养方案和推进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A].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议论文集[C].340-343.

[3]孙云飞,班建民,罗恒,等.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专业建设方案[J].高教探索,2017(S1):16-17.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应用型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整式”基础巩固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电子信息工程系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