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给教师减负
2019-10-21赵忠新
赵忠新
教师作为一线教学人员,必须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来进行教学,这样教学的学生才能具有活力,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才更有激情。但是当前教师除了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外,还要完成一系列的进修活动,而且在学校工作的过程中,在教学之外往往还有非常繁杂的工作,给教师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作為教师,在被额外的工作占据了他们的精力时,就会致使教师身心疲惫,没有更多精力来关注学生,研究教学,所以教学效果也不是非常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检查的要求将教师的教学活动卡得死死的,教师必须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没有自主性,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表明教学环节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这就给教师增加了负担,而且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有些是要求教师事无巨细地反应在反思中,这都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得教师没有教学自由。
在日常教学工作外,学校往往还安排了一系列的各种培训工作,乃至于额外的工作。例如:要学生参加大手拉小手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取得的效果非常少,而且也浪费了教学时间,学生能力的提升也不是非常显著,而且作为教师还要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还有就是各种教学APP 的应用,这些APP 都需要教师作为后台管理与维护人员进行操作,这在无形中又牵扯了教师的一份精力,教学 APP 的使用是好的,但是有些APP 高举“要做老师的好帮手”的旗帜,打着“方便学生,方便家长”的口号,来要求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有些甚至还把阅读量的多少与点击率作为考核教师的一大标准,美其名曰这是在促进教师信息化水平提高,殊不知,没起到多少帮助,反而起了很大的反作用。家长对这类 APP非常的厌恶,老师也并没有感觉到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了多大的帮助,但是,作为学校领导,还要要求教师来参与这类 APP 的学习,致使教师在学生、家长、校领导之间受气,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心情和状态。
因此,要想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就必须要给教师安排合理的工作,不要打着教育的旗号来为教师增加无形的工作量,这样对老师没有帮助,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并不显著。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各类培训对于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培训则会影响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研究,阻碍教育的发展,要为教师减负,削减他们工作中的无形工作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研究教学与学生的时间,将没用的工作从教师的手中拿一拿,让教师紧悬着的心放一放,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