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视域下看机械工程智能化的现状及发展
2019-10-21周帛熙
周帛熙
摘 要: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下,机械工程的信息化、自动化发展趋向也日益明显。智能化是现如今机械工程发展的核心。目前,很多高中生对于机械工程的了解还局限在知识层面,为拓宽高中生视域,笔者结合着相关资料从高中生视角出发,撰写了本文。
关键词:机械工程;智能化;高中生
在现代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历程中,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速度无疑是较快的,应用也相较广泛。近年来,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得到了相关技术部门的技术支持,本质变革和创新的双重助力下,数控智能系统变得愈发完善,同时也成为了推动机械工程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高中生由于现代教育模式的拘束,对于机械工程制造业的了解情况并不多。因此,本文主要是基于高中生视野而撰写,学术研讨性较低,如有错误,欢迎广大学者指出。
一、机械工程智能化现状
20世纪的两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人类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从手工制造到机械制造,历尽艰辛。而如今的机械发展将遇到又一次科技革命——智能化。智能化是根据人类的大脑思维模式而对机械制造赋予的一种“思路”。作为人类劳动产品的它,替代了很大一部分的人类劳动。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的,国家推出了相应的扶植政策,帮助机械制造业的设备更新与生产发展,创新力度因此也不断提升。
二、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在机械工程制造方面的科研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水平提升迅猛。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成为机械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一些机械设备初步实现了自动化,可仍處于不完善的地步,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为之不断努力、奋斗。机械设备不仅仅是对技术效果有要求,对组装零件、运算过程、产品管理等等也有着极精密的条件。要实现机械化的不断升级,就必须对质量和品质速度把好关,不能松懈。
三、高中生视角下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
(一)管理
我通过向其他的同学请教,了解到管理在机械工程中是很重要的。机械管理员就像一个班集体里担任班长或者班委角色的人,需要担负起管理好设备的责任。管理实现智能化,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节约劳动力和不必要时间,节约社会必要时间。实现机械化管理,能够实现生产智能化,无缝对接的生产流水线,既能提升效率,又可减少浪费。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疏忽的时候,可是机械只要不出现问题,都是可以正常运转工作24小时的,安全性高,又能减少纰漏的出现。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信息化管理已经与各行各业进行了融合,优胜劣汰的自身优势,让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取代了曾经的手工制作。对于机械工程来说,只要智能化体系一完善,管理智能化的实现也就不远了。
(二)产品
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的讲解,我了解到机械自动化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监督,出现问题报警,自我诊断和断电保护功能,在工作中如果出现问题,机械就会自动切断电路,保护设备。另外产品在安装调试的时候,自动控制程序可以根据场景的变化来变更工作方式,而这些控制程序则是通过多种手段来进行输入的,科技含量很高。机械化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是非常高的,经常处在无人自动运行的状态里,可以极大地减少人们的劳动强度,减轻负担。随着科技发展,产品的质量、水平等也不断提高。例如高中阶梯教室比较常见的控制收放系统,平时可以将椅子统一折叠收纳,有需要时再放下来。而当出现火灾的时候,自动控制系统就会将电源切断。对于机械工程智能化来说,产品智能化更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客户的个人意愿,根据用户需求来不断优化产品。
(三)设备
通过自己在网上搜集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设备既是机械工程智能化的体现,也是机械工程的载体。没有设备就不能呈现出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因此,设备是前提,也是保障,它的身上承担者双重责任。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在机械设备中的体现也愈发明显。机械设备智能化可以提升管理的智能化进程,在各项参数正常达标的状态下,可以及时将情况反馈到工作人员手里,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速率。通过机器管理机器的模式,有助于智能化管理模式的达成。
(四)科技
科学技术的智能化是实现产品的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化、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的前提。科技在现如今的机械工程运用十分广泛,所占比重较大。且机械工程在不同的生产领域,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及标准,不管是设备还是技术,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相关的智能化模式、发展目的、摆放密度等多多少少也都存在差异。这意味着在进行科学技术的智能化时,需要结合着行业的特点以及生产状况,选择最适宜的先进技术、设备,保证智能化的最大利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智能化是未来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向。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不可能具备十分深厚的专业素养,可能讲述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毕竟机械工程智能化是一个复杂程度较高的课题,它包含着多个方面,需要逐一突破,最终才能达到预期的优化目标。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生产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祖国也会越来越富强。
参考文献:
[1]王盈学.机械工程智能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1):68.
[2]张文康,杜永纲,曹贻选.论述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发展趋势[J].中国设备工程,2018(17):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