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机器人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21张佳慧
张佳慧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教育作为人们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任务,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幼儿教育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对象,乐高机器人玩具具有适应性强,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同伴和个性,让孩子们有机会获得运动和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在对幼儿教育中,怎样才能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乐高于1932年诞生在丹麦,而由此乐高玩具深受广大幼儿以及家长的喜爱,其以可创造性强,闻名世界,而乐高机器人作为新一代的乐高玩具,更是继承了乐高玩具的精髓,幼儿在玩乐高机器人的玩具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儿童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能自发地完成经验的获取和知识的构建,同时在乐高机器人的构建中,在任务难度设置中,根据儿童的接受情况,达到适当的难度程度,在培养了态度和价值观之后,儿童就有可能全面发展。
二、乐高机器人在幼儿教学与成长中的体现
幼儿的学习系统主要依靠形象和無意识来学习外部事物,由于语言和幼儿思维系统的不成熟发展,幼儿的感知系统在幼儿的外部感知过程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初期以直觉思维为主,中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后期以抽象思维为主。乐高组件经过上述三个的学习特点,发展出了许多符合孩子学习特点的操作方式,让孩子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同时,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认为幼儿心理成熟与先天基因无关,主要取决于后天主体动作的培养,主体动作的形成是对客体的正常反应。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是对对象的自适应操作。通过对客体的适应,幼儿达到了精神成熟的目的。
(一)乐高机器人对幼儿创造力的开发
幼儿时期是启发创造力发展的时期。创造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两个方面。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主要通过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实现,乐高机器人的玩具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幼儿在玩乐高机器人的过程中可以开发自己的创造性人格,同时对于幼儿的合作动手能力具有显著增加。例如,很多孩子制作机器人时,机器人无法保持平衡。当幼儿考虑这个问题时,他们可以通过最终观察的结构和正确的观测结构来解决问题。
(二)乐高机器人玩具能够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斗机器人比赛,观察谁的机器人拼装的时间长并且没有散架,并给予机器人制作最好的同学一定的奖励,在玩耍中充分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最终为乐高机器人玩具在未来幼儿教育中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乐高机器人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乐高机器人玩具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善于观察并随时准备模仿,从根据模型精确模拟形状、大小和颜色的三维结构,到水平绘制简单的乐高玩具。结构上,到了模拟只有主题而没有具体的结构造型,孩子们逐渐完成了学习模拟和幻想的结合,并把想象放在了优先的位置,为构建方法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二)乐高机器人在幼儿教育中的课程策略
乐高儿童机器人产品丰富多样,不同的套装有不同的主题。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年龄特点,并考虑到经济和实际的可行性,通过组合不同的集合来代替其他学科场景的构建。在教学策略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灵活、全面地捕捉它们,利用不同的教学条件和儿童的不同表现,通过在实践中的观察和积累,使儿童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活动。结合课程四个组成部分的发展,建议乐高儿童教育计划每次1.5小时,每周上课一次。
(三)乐高机器人在教学中的个性培养
孩子们对玩具有一种天然的依恋,积极地玩,然后发展出健康的情绪。在乐高机器人玩具活动中,无论是个人设计还是合作设计,他们都对自己的沟通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提出了全部要求:学习、合作、咨询、与同伴沟通、与老师及时沟通,尊重他人工作的权利和成果,轮流参加,发生纠纷时使用玩具和材料,送回原处;学会控制自己,正确使用;发生纠纷,解决问题,困难有开始,困难有结束,发现问题有惊喜,解决问题有欢乐;有主动,积极乐观。
(四)乐高机器人在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
孩子们也天生就需要使用四肢,发展运动技能,乐高机器人玩具活动的过程就是根据孩子们对事物的理解、感知、观察、思考和想象来构建乐高机器人的过程。它需要孩子们用手和大脑工作,乐高机器人玩具活动需要孩子们全身心投入,来回走动,特别是手和眼睛的协调。例如,底座的高度、积木的固定、连接和整合、齿轮和横梁的安装和稳定、结构的平衡和稳定以及手眼协调的其他活动、大小手肌肉的活动,准确性和敏捷性、性别、身体协调性等都促进了有效提高幼儿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
四、总结
幼儿乐高机器人教育课程的适合对象为3-6岁幼儿,在实施这些课程时,要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协调课程的内在关系,使课程主题灵活多变,因为孩子的数量容易受到天气、家庭、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课程过程往往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可以随时改变其任务,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并实现同一课程和不同主题的课程实施,教师也可以在课程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主题的切换,从而满足幼儿需求,做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张蕊.反思推进发展 评价提升效度——“创意建构”特色内涵建设的跟进思考与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19(04):42-43.
[2]杨晓曈.幼儿对班级区角设置评价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徐欣含.5-6岁幼儿交往冲突自行解决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