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工程电气技术的创新实践探究

2019-10-21刘辰

写真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电气技术电力工程创新

刘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对作为人民福祉的重要基石之一电力工程建设和电力工程电气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传统的电力工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于电力的需求,因此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是必须的。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技术;创新

1电力工程概述

电子自动化技术是是在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力工程管理、电工技术等多学科组合而成的。在电力系统的自我检测、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网络传输等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电子工程的管理模式改变应当适当结合电子自动化技术进行。

1.1重要性

电力工程的建设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工程管理工作,电力企业想要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突出电力工程的作用。首先,电力工程电气技术能够让电力工程效率提高。其次,电力工程建设这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表现在要调和施工单位、材料提供方、施工人员、监理机构多方关系。借助工程管理的能力可以使多个单位找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也可以让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试想出现电力工程电气技术不当运用的情况,肯定会造成施工进程延迟、工程成本增加等多种问题。

1.2现状

我国传统电力工程电气技术体系存在管理粗放、管理失灵等多种问题且管理模式大多以企业自建模式为主。这种模式是由业主企业对电力工程全权负责且需要匹配相关的社会资源,但企业的理论专业知识、相关能力、施工设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成本提升问题。人为因素也是电力工程管理失灵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人员存在消极怠工、責任意识不强、反馈速度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经过时间的积累势必会给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3电子自动化系统导入

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输入相关数据和具体的不同参数来实现系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检修,在现代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驱使下自动化技术开始向着人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力工程系统优化控制中不但可以有效优化电气系统运行中的时间和精度误差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使其朝着科学化、效率化的方向发展。

2电力工程电气技术的问题

2.1机制问题

现阶段由于管理机制陈旧和工艺水平低能等问题所导致的电力工程失灵现象十分常见,轻者造成企业运转缓慢,重者造成企业连年亏损。电力工程不光涉及本企业的员工管理,更涉及多方面的利益相关方,因此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尤为重要。项目分工时,有些管理者面临着投资方、管理方、监督机构、业主方多重的压力,项目划分权责划分不明确、项目进度划分不合理等多种问题。管理的责任人又缺乏相关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下达的管理规则和制度往往难以落到实处,设备维护怠慢,最终导致电力设备性能低下、设备损坏不能工作等。

2.2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传统的电力工程电气技术有着效率低、时间长的特点,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电力需求猛增的客观需求了。很多企业近年来开始从西方引进计算机电力管理系统,使得电力管理走向了信息化的时代,尽管这样我国电力工程电气技术信息化程度仍然处在低级阶段。具体来说电力系统中的职能部门众多缺乏统一的系统进行沟通,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共享、信息传达、管理水平评价的准确评价失灵的现状。因此电力工程管理还需向着统一、同步、实时、共享的方向进行努力,创造属于我国自己的电力管理平台。

3技术应用的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电气自动化技术目前普遍存在“画蛇添足”的运用现状,不合理的运用甚至危害到整体电力系统的运行。企业在日后务必注意不可胡乱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结合项目现状、项目场景进过必要的分析之后才可以结合生产工艺进行技术的合理选用。

3.2实际性原则

项目的平稳发展一定要以切实和安全为基础选择适合的技术进行运用,才能保证相关电子元件和设配的正常运行。企业可以通过集中化控制的理念,将需要控制的电网和电缆数量进行控制,在专业的监控环境下,可以使得主机处理效率提出,供电量增加。

3.3基础性原则

电气技术都是具备一定基础性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电气设配和其他机械设配,如空气压缩机、电缆切割机,进行良好的适配增加其基础关联性。

4电力工程电气技术创新实践

4.1集中监控自动化技术

采用智能处理器系统对电力系统中的功能进行各方面的监控且实现整个工作的效率和电力供给的提升。其有着工作环境要求不高,与传统线路整合方便的诸多优点,但其成本会随着耗材成本的上升而大幅增加成本。

4.2 PLC系统

电气工程管理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建立PLC系统并通过DCS对电气工程的系统数据进行实时、自动的采集和接受、处理。例如,设备温度、压力、流量的数据监控,可以大大节约人力成本也可以减轻企业的工作负荷。合理的使用自动化电气技术将提升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能力,也可以促进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大幅提升。

4.3电网调度

将传统的电网电网调度系统改为自动化电气技术的电网调度系统,电力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人员都可以对其数据服务器进行观察和参数设计,利用自动化设计能及时收集数据并且使得整个电力企业可以供电正常。用电高峰和低估时,不再需要人工对电网进行干预设计,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自主控制实现供电调节。

4.4发电系统

现代供电终端多为发电厂供电,发电厂的自动化技术多为分散测控技术系统。具体可以理解成为运用分层和多层的控制技术对发电厂系统的过程单元、工作站和其他成分进行控制。单元控制主要职责为进行远程的全面监控,检测有关数据的合规性,之后将检测结果作为输出指令来进行整个数据的驱动。整个发电站系统的关联方还有运行操作人员和工程师两个部分。运行操作员是对数据进行接收和发动;工程师则是负责数据信息的整理和维护。工作单元则是将整体的运行数据发送给工作站,工作站的信息处理之后直接将信息汇总至单元系统,最终实现整个体系的自动化。

4.5变电站

我国变电站普遍存在资金浪费,管理缺失的问题,通过自动化电气技术的小范围优化可以大大解决这些问题。小范围的自动化电气优化技术可以对变电系统进行检测,也可以保证整个供电项目顺利进行。

结束语

我国的电力工程电子技术模式处于不断创新、完善的过程当中,在未来的管理实践中存在许多切实的问题有待解决。只有把握当代电力企业的发展总体趋势,才能给电力企业的持久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陈超.浅谈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进[J].山东工业技术,2019(01):182.

[2]张宝峰.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1):197.

猜你喜欢

电气技术电力工程创新
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BIM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试分析电气技术PLC教学方法的改革
电气技术的应用分析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