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幼儿教育中不良行为的纠正策略

2019-10-21张生平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不良行为纠正有效策略

张生平

摘要:现阶段,学校和家长都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应多关注幼儿平时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态度,从培养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入手,从小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爱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幼儿教育中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良行为表现、纠正幼儿不良行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不良行为;纠正;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264-01

引言

幼兒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培养的好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长。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会出现很多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的产生有很多原因,有父母的娇惯,也有教师教育的不力。因此,家长和教师都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予以关注,对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纠正,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1.幼儿教育中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1.1 幼儿在生活习惯方面的不良行为。

在家里或者幼儿园里,幼儿都会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挑食、偏食,爱吃零食,不喜欢吃饭或者吃饭时需要家长或教师喂饭,经常剩饭、撒饭,边吃边玩,坐姿不正等。在学习或活动时,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不讲卫生,吮手指,挖鼻孔,不爱刷牙等。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都比较溺爱,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老人更是会尽对大努力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这就使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旦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发脾气,甚至大哭大叫,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样会惯坏了孩子,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1.2 幼儿在言行方面的不良行为。

在幼儿园内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爱做小动作,做事没长性、喜欢磨蹭,不愿意做家务,推诿,说谎,有攻击性行为,不爱动脑,集体告状等。这些是幼儿在幼儿园内在言行方面的一些不良表现,教师要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纠正。

1.3 幼儿在心理方面的不良行为。

幼儿在心理方面的不良行为的表现有自身没有主见,对家长依赖性强,不爱惜物品,对陌生人态度冷淡,不喜欢分享,不懂得关心长辈,任性脾气大,看见别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如果喜欢就会不考虑对方感受抢过来,据为己有。

1.4 幼儿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良行为。

幼儿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良行为的表现有没礼貌,不懂得宽容,不遵守公共秩序,爱吵架,喜欢捉弄人,侵犯他人。当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不知道主动道歉,做错事时不敢承认,甚至为了推卸责任会说谎话欺骗老师。

2.纠正幼儿不良行为的有效策略

2.1 家长和教师要通过对幼儿思想和行为的全面观察,找到不良行为产生的根源。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对每个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要通过对孩子思想和行为的全面观察,找到孩子出现这种不良行为的根源,这样才能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导致幼儿产生不良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或者是家庭因素,或者是环境因素,或者是自身性格因素,或者电视等媒体因素,不管是哪种因素都可以导致幼儿产生不良行为,但教师和家长要通过观察确认到底是哪种因素导致了幼儿的不良行为,这样才能避免武断和片面,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2.2 家长和教师要对儿童的身心健康给予充分重视和尊重,对孩子保持公正的态度。

孩子犯错的原因有很多,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儿童产生不良行为,甚至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或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孩子的这种心理给予充分的尊重,能够以一种公正的态度、一颗慈爱的心来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这样孩子会充分感受到家长或教师对自己的爱和对自己的重视,通过对孩子身心的尊重和保持公正的态度,可以大大降低孩子犯错的几率。

2.3 家长和教师要对孩子给予充分的信任,不吝赞美和期望。

每个孩子都期望得到家长或教师的认可和尊重,孩子只有充分感受到家长或教师的信任和尊重,对自己的期望,才会主动向家长或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家长或教师要在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取得进步时多多给予肯定和赞美,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这样会使孩子内心受到鼓励,每件事都会争取做得更好,慢慢改掉自身的不良行为。

2.4 家长和教师要积极为孩子树立榜样,鼓励孩子向榜样学习。

家长和教师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为孩子树立榜样,通过自身行为为孩子做示范,引导孩子向正确方向发展。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对家长和教师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如果家长和教师在孩子面前爆粗口或出现其他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2.5 家长和教师要对孩子给予正确而明确的提示和指导。

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误却不自知,因为他们自己不知道自己犯错误了,或者即使知道自己犯错了却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怎样改正错误,所以,如果家长和教师如果发现了孩子犯错却不以及纠正和指导,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会继续下去,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到其他人,并且不利于自身成长。这种情况下,家长和教师就要及时指出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避免时间长了孩子走上歧途,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提示,使孩子能尽快改掉自身的不良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长和教师要对孩子的日常行为多加关注,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不要盲目去纠正,而是要先找到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根源,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此外,家长和教师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正面榜样,对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引导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宗英.幼儿教师对幼儿不良行为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J].时代教育,2012(18).

[2]肖敏.刍议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破解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3).

[3]王小南.刍议幼儿教育中幼儿不良行为及有效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5):3.

猜你喜欢

不良行为纠正有效策略
浅议在教学中如何纠正学生的过错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