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

2019-10-21袁哲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教育公平体育教育

袁哲

摘要:教育建设的关键就在于教育公平,这一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整体要求,基于这一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旨在促进教育公平的稳步实现,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教育公平;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250-01

教育公平表现为一种自由、平等和分享的状态,是以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为对象所形成的一种模式,以教育领域内的权利、机会和资源等作为分配和共享的要素,在党的十九大的指引下,社会公平的实现,也需要教育公平的支持。在教育公平大环境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关系着学生体育能力的强化以及小学体育教育建设事业的推进,在这一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影响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分析

1.1 城乡经济文化。

经济文化发展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现代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经济水平的提升是政府职能发挥的关键条件,对于教育事业发展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经济水平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城乡经济差距拉大,在经济实力、文化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体现。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受到经濟发展的制约,政府对于体育教育的认知不足,对于体育教育的经济投入也相对局限,并未达到教育公平理念下的体育教育发展要求,这就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1.2 硬件设施以及师资力量。

小学体育教育具有一定复杂性,对于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存在特殊化要求,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师资水平也亟待提升,这就导致农村小学体育教育质量和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农村小学将体育教育置于次要位置,减少体育课堂以开展其他学科教育,而城镇小学具有优良的经济基础,体育设施相对完善,师资队伍素质良好,这就使得城乡小学在体育教育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体育教育的发展缺乏一个均衡化的条件,长此以往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全面化实现,并且势必会对学生体育素质与技能的强化产生制约,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1]。

2.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2.1 推进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之间差距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在教育公平视野下,社会经济的逐层发展,能够为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优良条件。因此在全面把握教育事业发展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国家层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整合资源,注重职能发挥,通过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种方式的协调作用,从宏观层面上推进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这是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教育公平的全面化实现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2.2 落实硬件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城乡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硬件设施以及师资力量是影响其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育公平大环境下,要注重经济投入力量的不断加大,从硬件配置完善以及师资力量增强这两方面入手,提升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均衡化水平。具体来说,要立足小学体育教育的现实情况开展具体分析,通过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的发挥,把握城乡在硬件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化特征,致力于通过补偿弱势群体来推进教育发展,进而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并维护教育的整体利益,促进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顺利实现。在城乡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中硬件资源配置不够完善,体育教育方面,农村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教育公平视野下,要从政策制度以及体育经费等方面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提供支持,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和训练对于器材设施的现实需求,激发农村学生在体育教育方面的体验,令其感知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对于农村学生体育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强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均衡化实现业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推进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条件。农村小学条件比较艰苦,这也就使得很多教师走进农村小学参与体育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性不足[2]。为更好的对体育教师形成吸引,转变当前体育教育均衡性不足的问题,教育部门要积极调整政策,从薪资和编制等方面入手,将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农村小学中,以确保城乡小学体育教育课程能够均衡且有序的开展。为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教育部门把握现代教育整体形势,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比如定期组织开展体育教师培训活动,城乡体育教育结对帮扶,拓宽体育教师的视野,令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在师资方面的差异有所减小,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推进体育教育的均衡化发展,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真正意义上与教育公平相一致。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需要教育领域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要充分展现均衡性特征,要完善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满足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现实需求,将均衡教育落到实处,这是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条件。

参考文献:

[1]戴维红,许红峰.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J].体育学刊,2008,(8):76-79.

[2]陈正云,杨远芳.刍议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J].新课程·小学,2015,(2):16-16.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教育公平体育教育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