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1

2019-10-21王旭东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重要性多媒体

王旭东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课堂教学不仅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生活技能,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对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核心价值观;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109-01

引言

如何坚持立德树人,使小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深化课程改革中去努力实现。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只是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兴趣。如果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空洞的言行说教,无法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启发。教师课堂教学要适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坚持终身学习的品质,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更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润物无声般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

1.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价值观取向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真切的语言,配以直观的图画、加上音乐和视频的渲染,使学生置身于教材内容之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在心灵上同文章内容产生共振,从而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教育。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思想教育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

2.在作文写作训练中,通过多媒体平台和素材,引领和指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文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生活感悟。然而小学生的生活都是“两点一线”,没有太多的生活拓展空间,让学生写出真实生动的生活场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谈不上写出对生活太多的感悟。通过多媒体技术平台,把生活的真实场景搬到了课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截取生活画面及素材,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和情感。在课堂上,大家共同观看和欣赏、共同讨论和体会,更加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生活场景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让课堂和生活浑然一体,生活即课堂,课堂也是生活。这样,学生写起来也就有话可说,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竭力使我们的每个学生从幼年起就能以精心爱护和细心关怀的态度对待每棵树、每丛玫瑰、每株花草和每只小鸟,一句话,一切有生命和美好的事物。非常重要的是,要让这种关怀爱护之心变为习惯。”生活中,老师要抓住学生喜欢动物、植物、花草等美好事物的心理,就讓学生平时留心观察事物,用手机或相机抓拍生活中美好的画面,学生把照片和视频带到课堂,让学生观看后并谈谈自已喜欢的原因,以及拍摄时的感受,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学生观看讨论后,再要求学生以《我喜欢的……》为题,开展习作练习,学生不仅兴趣浓郁,而且写有所思、所得。影像和视频既能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又能让学生长时间地保留记忆,避免学生提笔无影。学生只要有话想说,就会有话可写。这样,写出来的内容再也不会枯燥无味,才能有真情实感,受到的感染和教育才会更加深刻。

3.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好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增加学生的信心和认同感。随着手机和摄像机等技术产品的普及,使人类和自然以及社会联系得更加紧密、和谐。让学生利用现代化的生活设备,“走出去,请进来”。让社会即学校、社会即课堂变得更加简易自如,学生的课堂变得更加广阔。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如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生活,构建终身学习的能力,知识、技能和社交三方面缺一不可,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而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而又真实的拓展空间,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深入生活和社会,体会人生的价值。同时用手中的现代化设备记录生活的场景和画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同时更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让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和讲故事比赛,培养学生核心价值理念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教学的篇幅内容更加突出,这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需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讲经典故事等活动,在提高学生说写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培养积极人生态度、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在学生传诵经典的活动中,利用好多媒体平台和现代化的设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起到更加鲜明和生动的教育效果。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不仅能跨越时空,而且能再现更加生动鲜活的场景。在学生诵读和讲故事的同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图片、播放音乐、PPT课件、视频影像等多种方式,将朗诵者的思想和情感带入到诵读的意境中,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紧贴到诵读内容的主人公的身上,与他(她)同呼吸、共命运,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来感知诵读所描述的美好价值观取向。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为先,使小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素养为内涵的教育理念,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又与“以核心价值观居先”的教育思想相融合。

参考文献:

[1]龚孝华,黄泽纯.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观念与新行动[M].天津:天津出版传媒,2018.

[2]祁连生.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5,0(2X).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重要性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