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50例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9-10-21汪君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疗效

汪君

【摘  要】目的: 探讨治疗50例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后写字评分、翻纸牌评分、捡小物体评分、移动空罐头评分、移动重罐头评分、叠棋子评分、模拟进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治疗手部骨折的效果确切。

【关键词】手部骨折;微型钢板;克氏针;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96-01

手部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门诊骨科骨折,据相关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手部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5.00%[1]。手部骨折患者的正常生活、正常工作及正常学习均造成严重影响。临床目前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法为常用手部骨折方式,而该治疗方法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及稳定性较低等缺点,容易导致松动而产生术后感染。运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目前临床治疗思路包括积极复位,以及有效内固定骨折断端,同时,需尽快恢复患者手功能,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法恰恰可有效满足上述条件,且手术创伤小,可以更利于患者术后在短时间恢复[2]。故此,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治疗50例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研究组:性别: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20岁~69岁,平均年龄为(38.50±5.50)岁;疾病类型:闭合性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8例,指骨骨折6例,掌骨骨折3例。对照组:性别: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20岁~69岁,平均年龄为(38.35±5.60)岁;疾病类型:闭合性骨折9例,开放性骨折7例,指骨骨折5例,掌骨骨折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无差异性无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具备临床可比性。本次研究工作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具体实施如下:以选择T型钢板为常用固定材料;予以常规消毒,运用微创技术将骨折部位切开,选择钛合金钢板作固定,从而促使骨折部位复合复位;若患者为粉碎性骨折,则操作者有效保障其骨折块供血情况下,首先进行螺钉固定碎骨,接着实施钢板定型,以有效避免发生骨折部位错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3]、手术前后Jebsen手功能评分[4],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用百分比、率表示数据计数资料, 检验,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数据。

2.2两组的手术前后Jebsen手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各项Jebsen手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各项Jebsen手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后各项Jebsen手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数据。

2.3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数据。

3 讨论

手部骨折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骨外科疾病之一,手骨骨折疾病不但具备着肢体管状骨骨折特点,而且手部骨短小,手部骨关节多,精细功能要求高等特点。若手部骨折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容易导致手部畸形、手部功能障碍;其次,手骨骨折后,均需行复位固定,以及要求注意对手功能恢复[5-6]。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无法进行加压、旋转,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贯穿整个掌指、指间关节,而且手术后外固定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导致术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延缓骨愈[7]。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中,微创手术治疗复发可以有效避免骨折端处血供情况受影响,而且手术过程中无需大面积剥离,因此可以有效避免肌腱粘连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微型钢板内固定法针对性多发骨折患者、移位较大骨折患者而言,可快速有效解剖复位,而且牢靠固定,可以有效保护关节面,从而有效预防发生骨骼畸形,以及防止发生骨阻碍,以有助于早期恢复关节活动功能、肌腱活动功能,从而快速恢复手部的精细灵巧功能,可以加速骨折愈合,以及明显缩短住院时间[8-9]。

从本次研究结果数据可知,研究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手术后写字评分、翻纸牌评分、捡小物体评分、移动空罐头评分、移动重罐头评分、叠棋子评分、模拟进食评分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發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充分表明,运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治疗手部骨折,不但治疗安全性高,而且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以促进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改善预后[10]。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手部骨折患者的疾病特点,以及解剖特点,落实开展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术后手部功能,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有重要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爱华,李静.关节镜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9 (27):31-32.

[2] 张兴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使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0):3-5.

[3] 马小军.不同手术时机治疗9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9,57(20):82-85.

[4] 马明太,芦浩,张培训,等.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风险评估表的临床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7):553-557.

[5] 李俊豪,余鹏,黎仲华,等.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 (10):37-39.

[6] 胡远军,成瑞萍,王飞,等.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肩胛骨体部和盂颈部骨折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4):12-14.D

[7] 张旭林,徐永清,何晓清,等.手舟骨腰部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9,37(5):553-558.D

[8] 代春萌,周润海.北部战区总医院军人眶壁骨折手术治疗的情况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 2019,19(11):1994-1997.

[9] 姚烈辉.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23): 27-29.

[10] 黄峥,谢昊真.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掌指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25(30):165-166.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