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9-10-21秦洁杨雪艳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口腔正畸抑郁常规护理

秦洁 杨雪艳

【摘  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2019年8月为研究时段,选择本院门诊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共74例,将其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分对照组、试验组,各37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比较患者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更低,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正畸患者的依从性,更利于治疗工作开展。

【关键词】口腔正畸;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54-02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均发生明显变化,健康意识和对美的追求不断增强,尤其注重口腔健康状况和美观程度,口腔正畸患者不断增加 [1]。口腔正畸治疗效果受多重因素影响,除了需给予良好的治疗措施外,患者配合度、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正畸效果,因此临床重视分析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但目前处理方案尚未统一,值得进一步探究[2]。本文以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旨在为此类患者护理提供指导意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5月-2019年8月,从本门诊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中选74例,按照患者姓氏拼音顺序编号,随机分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1:16,年龄15-38岁,平均(27.63±3.76)岁;试验组男15例,女22例,年龄17-39岁,平均(27.89±3.77)歲。对上述资料进行组间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较小,不影响研究对比。

1.2 护理方法

向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做好检查和评估工作,协助医生制定正畸方案,每次治疗时配合医生工作,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说明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疑问;试验组基础护理服务同对照组,配合开展心理护理,措施:(1)认知干预,患者在正畸治疗中出现负性情绪多与担心正畸效果、忧虑预后复发、正畸对日常生活影响等有关,护理人员评估患者负性情绪及诱因,针对性治疗认知干预方案,通过视频、案例分析、专家讲解等方式科普相关知识;(2)放松训练,每次治疗前护理人员与患者聊天,指导患者聆听舒缓音乐,叮嘱患者可适当按摩全身关节和肌肉,适当练习瑜伽休息术,以此达到身心放松状态;(3)治疗后进行注意事项说明,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流,正确认识正畸过程,不要过度担心美观程度,告知患者可每天清晨对着镜子练习微笑,找回自信,多参与机体活动,家属为其创建支持体系,多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评估,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心理状态和生理情况进行评估,满分均为80分,分值越高说明负性情绪程度越重,前者临界值为50分,后者为53分[3]。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n/(%)],  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 ),t值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 结果

2.1焦虑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更低,P<0.05,详见表1。

2.2抑郁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更低,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目前我国口腔正畸患者数量较多,体现了我国居民口腔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且很多年轻人对牙齿美观要求不断提升,但口腔正畸过程较长,很多患者担心正畸治疗效果,同时正畸过程会影响美观度,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等负性情绪,若调整不当会影响正畸治疗依从性,甚至干扰治疗效果,因此需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原因分析如下:心理护理针对性较强,是一种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模式,主张通过调节心理状态改善患者整体情况,缓解其不依从情况。针对口腔正畸患者,心理护理在治疗前重视认知干预,让患者更全面地了解正畸治疗情况,明确注意事项和预期效果,消除由于认知缺乏引起的怀疑或不自信情况,同时做好放松训练,避免过于紧张加重心理负担,此外引导患者多交流,参与集体活动,消除其不自信情况,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创建完善的支持体系,避免其脱离人际交往圈子,引导其积极乐观地面对正畸治疗,不要封锁自己,坦然接受正畸过程中自身外在的变化,避免由于担心美观等情况导致的情绪低落问题,从而消除不良心理状态。

综上,在口腔正畸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其负性情绪,更利于治疗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 徐胜.心理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05):180-181.

[2] 朱文静.认知松弛训练对口腔正畸微种植体患者心理状况及术中疼痛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16(3):107-109.

[3] 马翠红,王静娴.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口腔正畸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6):156- 158.

猜你喜欢

口腔正畸抑郁常规护理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分析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特殊口腔正畸保持器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