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中职英语课堂的现状及创新策略

2019-10-21张轶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创新策略英语课堂

张轶

摘要:近年来,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创新英语教育,十分必要。从目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实际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英语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不明晰,导致积极性难以调动。本文从中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中职院校英语课堂的教学特点以及当代社会所需英语人才类型,探讨相应的创新策略和英语课堂高效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中职院校;英语课堂;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標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019-01

1.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1.1 英语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英语有偏见。

首先,基于学生的心理暗示。大部分学生存在着“我是中国人,不学外国语”的错误心理倾向,殊不知,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一种,英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由于学生没有意识到英语在日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英语。其次,一些学生的职业规划所涉及的工作与英语没有直接联系,觉得英语课是可有可无的。正因为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才导致中职院校英语学习的整体氛围和积极性不高。

1.2 教师考核压力低,教学积极性差。

正如中职学生没有考试压力一样,老师也没有压力,缺少评价考核机制。没有竞争这一环节的激励,老师教英语的热情是减半的。中职专业的学生会被扣上“双差生”的帽子,这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从教师本身而言,也并非都是英语专业出身,在实践和理论知识结合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缺失,当教好与教坏是一个待遇时,往往会影响教师的热忱和投入精力。在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着学生学英语“破罐子破摔”的现象,这也是老师教学失去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英语教学实用性不强,缺乏创新。

中职院校目前用的是教育部门统一发放的教材,一部分内容是适用于中职学生的,而一部分内容需要根据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加以改进和优化。统一的教材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一点与中职院校所追求的有些背道而驰。另外,在英语课中,老师占据主动的时候较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老师只顾滔滔不绝地在前面讲课,学生负责听和记,但到了真正实践中,学生并不能学以致用。老师讲解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而留给学生自由去训练的时间较短。中式的英语教学理念重视背诵,甚至有时候会抽出半节课、一节课的时间去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学生背得烂熟于心,但不见得真正理解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创新的教学模式就凸显出它的优势,与时代接轨,亦能与中职院校英语实际情况相契合。

2.中职英语课堂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的作用是突破中职传统式教学的局限,摒弃“满堂灌输”的思想,将一些新思维、新方法融入英语课堂的改革中,锻炼学生口语、观察、思维、想象等多方向的能力。创新是英语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能够探索和创造新的知识价值点。随着时代发展,对语言的要求、英语词汇日益增多,语法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为了让社会更好地认知英语,中职院校能够正视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从全新的视角下探索英语课堂的发展路径。创新的核心理念在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创新精神是时代的要求。当前,中职院校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老师的数量并没有增多,课堂教学模式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英语教学模式的停滞不前,导致英语教学质量不高,创新中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也是未来英语教育的主要方向。

3.中职英语课堂创新策略研究

3.1 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提高英语学习意识。

首先,通过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提及英语对于中职就业的重要性,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其次,引入中职就业的实际案例,经常进行英语作用的分析,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消除对英语的偏见。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因材施教。结合就业实际需求,及时补充和更进新的内容。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实行角色互换,学生为主导。教师可以将课前15分钟或20分钟归还给学生,由学生分享一些关于英语的热点新闻,也可以是幽默的趣闻,带动课堂活跃节奏。当大家都进入学习状态时再开始讲课,会有更好的效果。运用情景式教学方法,一周开启几次模拟情景的课程,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下接纳英语并快速成长。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将生硬的英语活灵活现,让学生用感官去体验英语的精髓,应用互联网技术设计课件,开启多元化的英语教学理念,拓展更新课堂教学内容。

3.2 建立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提高教学积极性。

制定规范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将英语教学设定到考核机制中。树立教师榜样带动作用,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调动教师英语教学的积极性。必须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让绩效工资分配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为更好地发挥激励功能提供制度保障。坚持“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兼顾公平”的原则,将补贴发放以工作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主要分配依据,适当拉开分配距离,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教师考核的评判标准应该包括德、能、勤、绩四个主要部分,通过教师的工作能力、职业履行以及授课成绩,进行每月一考核制度,公开透明。

3.3 增强英语教学实用性,创新教学策略。

选择实用性强的英语教材,不仅需要与专业知识相匹配,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有选择地挑选课程内容。将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衔接,在生活细节中寻找英语学习的灵感。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新课堂的导入艺术。除了传统的复习导入法,还应该创新一些新的教学策略。比如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在课堂上,老师尽量减少汉语的使用,引导学生用英文去交谈。教师对一些实物、动作、内容进行细致的解说,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在语言环境中,注重学生随机应变和自由发挥的能力。开展英语教学反思工作,促进英语创新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与反思,教师有机整合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与认识,形成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创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不能故步自封,循规蹈矩,而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创新策略,为新形势下英语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胡培源.对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3(14).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创新策略英语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