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年级珠心算趣味性教学实践研究
2019-10-21郑全
郑全
摘 要:在数学领域我国的发明较多,其中珠算便是其中之一。而珠心算作为珠算的衍生物目前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成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因此,为了促进珠心算教学的效率,以此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注重研究如何促进珠心算的趣味性教学,便有很大的必要性。
关键词:珠心算趣味性教学;小学低年级;实践研究
引言:
受到小学生年龄阶段特征的影响,即自控力、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较低,加上生性好玩,因此倘若进行低年级珠心算教学时采用的模式为传统的“灌输式”模式,那么教学低效便会是必然的结果。为了确保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在充分考虑珠心算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还应善于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改进珠心算教学方案,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愉快地进行学习。
一、注重运用趣味语言认识珠心算
为了让低年级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一般在进行教学时都会采取先简后难的原则。对于珠心算的课程,为了让珠心算知识密切联系教材,以及有效对接教材的知识点,以此确保二者的巧妙对接、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优化延伸,那么教师在进行珠心算教学时就要善于在合适的位置穿插珠心算教学。而为了确保该项教学的质量,那么激发低年级学生兴趣应为首要注重的问题,为此设置课程时就要有趣味性。同时,在进行数学教材内容的教学时,当珠心算保证与之进度一致的前提下还可以进一步对珠心算的学习进行延伸[1]。
例如,为了确保珠心算教学的效率以及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带来一定的辅助作用,一般情况下在一年级上学期应对低年级小学生形成数字的思维和对珠心算模型进行简单的了解,然后一年级下学期具体进行珠心算的应用。而在进行珠心算的入门教学前,学生首先要对何为珠心算进行了解,并且要能准确说出算盘的构成。以算盘结构教学为例,倘若教师在教学时单纯地对何为算盘的梁、何为算盘的框进行介紹,那么肯定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此这时教师就要善于运用趣味性语言进行教学。比如可以用这样的故事形式介绍珠心算:从前有很多个珠宝宝,它们有一个双层的家(算盘的框),而上下楼由梁建构而成,对于上楼和下楼的珠宝宝分别叫上珠宝宝和下珠宝宝。同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算数方面都特别厉害。如此小学生就能有效记住结构,进而就能对珠心算有个初步的认识和掌握。
二、合理采用情境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的提高珠心算教学的趣味性,转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采用趣味教学模式便有很大的必要性。比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在学习珠心算的相关知识时,基于生动具体的情境氛围学习效率才有可能得以充分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开展珠心算课程教学时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善于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以此使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主动性等都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提高[2]。
比如,在对珠心算课程中的“1”进行认识时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站到讲台上,他们分别表示“一颗下珠”。然后教师在珠盘上拨下一颗下珠时,就让一个学生跳下讲台,再拨下一颗下珠时,就让另一个学生再跳下讲台。如此讲台下的学生数量即由1+1=2算出,进而就能使1+1=2的数学思想融入其中。如此一来,基于情境教学下学生不仅能更好的理解珠心算课程的内容,而且在此过程中也能利于图像在学生脑中形成,进而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能得以一定程度的增强。
三、积极开展趣味竞赛活动
为了能够有效检验学生对珠心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够更好地让他们在学习这一领域的知识时有所突破,基于层层递进方式的学习,这时还可以积极开展趣味竞赛活动,以此让学生从愉快的竞赛活动中促进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珠心算能力,进而达到突破思维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运用珠心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让学生完成课后的习题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由易到难的相关算式,然后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不同小组利用珠心算方法进行计算并抢答题目,以此看哪个小组计算得又快、又准确、又多,并且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3]。如此一来,给予合作竞争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得以充分调动,而且还能从中看出学生在此方面知识点的优劣势,并利于他们思维障碍的突破。
四、结束语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珠心算不仅能利于其后期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对于开发他们的思维也会带来极大的益处。因此,在开展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时要合理融入珠心算板块的内容学习,并善于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以此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与珠心算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进而确保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珠心算思维等。
参考文献:
[1]徐璐.小学低年级珠心算趣味性教学实践研究[J].吉林教育,2017(37).
[2]冯维亚.数珠联袂,启智增慧——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融合珠心算的实践探索[J].珠算与珠心算,2017(05):18-20.
[3]沈吉文.趣味教,快乐学——低年级珠心算趣味教学[J].新教育(海南),2014(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