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
2019-10-21付明丽
付明丽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教育逐渐趋于生活化。因此,在课堂上也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从而适应教育改革的变化。在小学课堂中就要加强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这已经成为很多学校老师关注的重点。和实际生活接轨的数学能使数学的实用性变强,这是一种更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寻找数学
引言:
将小学数学的教学生活化能很好地在数学课堂上展开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教学,使传统、抽象的数学变得更加接近我们的生活,在国内来说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概念,对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升综合素质有非常好的帮助。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优势
(一)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数学又爱又恨。这是因为都知道数学非常重要,但是想要学好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的想象力。对小学生来说很难非常好的具备这些技能。所以应和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中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知识。对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途径从书本变成日常的生活,更加亲切和有趣,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在传统的课堂中很多班上学习数学的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这是因为有一部分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已经产生厌烦的心理,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和生活接轨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每个阶段学生实际的社会经历在教学中设计出有趣、生动的数学课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数学的技巧,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
(三)能从小学开始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于新鲜的事物很容易被吸引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快。数学又是一门非常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所以只要利用好生活中的事物、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学生能很好地融入其中,那么就能强化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为后期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具体实践方式
(一)老师要创造学习数学的生活环境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问题其实都能从生活中简化过来,所以要想将数学生活化就要创建一个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紧紧相连的生活化的数学环境。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在学习小数时让学生观察超市里价格都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位小数。就像一瓶可乐是3.50元,哪几位是小数、哪几位是整数,这样的预习方式对学生来说最有效,学生参与的积極性也会很高[1]。再比如,学习基础分数时学生一开始觉得有点难以理解,老师就可以借助一元钱、一角钱和一分钱解释。那么一角钱就是十分之一的一元钱。同理,一分钱就是十分之一的一角钱。学生对金钱都比较敏感,所以这样一转化就非常好理解。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转化为学习数学的工具,让学生的实际生活变成学习数学的课堂。这样学生就会经常留意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生活。
(二)老师要将数学的知识点和生活中的元素相结合
数学中很多概念都非常抽象,对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很好地理解一个新的知识点。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概念时学生觉得很陌生,一下子很难理解,如果老师一味的按照书本的内容讲解学生可能越听越糊涂,那么老师就能把生活中实际的元素和学习百分数的概念相结合。比如,篮球运动员的命中率是15%,那么学生就能理解投100个球,一般会进15个球,这样能一下吸引学生的兴趣度。这样的方式既把抽象的问题和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相结合,又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但是在找生活中相关的元素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日常,不然本来就很难理解的知识点又因为举例太陌生,变得更加难以理解[2]。
(三)老师要教授和生活接轨的数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
再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自己不会,那么老师也只能教他们一段时间,不能一直教。我们都知道把数学生活化能很好地解决数学的难点和重点,那么老师在给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数学环境后,引导学生把知识点和生活中的元素相结合,就要让学生自己养成不会的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找答案的习惯[3]。就像学习图形三角形时都知道三角形的结构最稳固,但是有什么样的实际应用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很多房梁上用的就是三角的固定模式。只有慢慢地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才能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以便更好地学习数学,锻炼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是最新的教学理念,非常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对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数学,为初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好好.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8(8):6-6.
[2]杨进生,杨辉.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8(22):12-12.
[3]段海云.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在生活中寻找数学[C]// 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