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思考

2019-10-21李海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建议高中数学

李海

摘要:在21世纪新时期,我国已经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产生,给国家带来了许多优质大学生。原因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许多学困生也可以进入普通高中进行高等教育,进而再通过高考选拔出卓越人才。因此,高中的教学在这一时间段,显得格外重要,而数学是为其他学科奠基的基础课程,我们从小学便开始接触数学,而在高中我们又大量接触在生活中从未了解过的数学难题,因此,学困生的高中数学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又充满挑战。学困生的存在无疑影响着整个高中的学习水平,理应得到重视,那么怎样才能将学困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到正常水平,成为教学工作者首要应当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就高中阶段数学的学习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帮助教学工作者改善学困生学习态度。

关键词:高中数学;建议;学习水平

众所周知,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要想打好这一仗,高中阶段的学习十分重要。据非正式研究表明,男女生在生理差异方面是随着年龄增长,男生在15岁到18岁之间属于真正的青春期,所以智商相对女生来讲偏高。我们不难发现,在高中男生学习好的比例比女生大很多,这不是概论,而是具体来说,男生女生对于不同学科的接受程度有生来的特质,所以相对用于各个学科的时间不尽相同,学习能力也大有差异。不同学科在整体学科中所占的比例也会影响学习成绩,进而拉开差距。例如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的各个板块对于不同的学生接受力也不相同,所以大体上许多同学在高中数学上拉开距离。

一、导致学困生“困难”的原因

对于高中生这种未成年学生来说,大多数造成厌学的原因就是学习动机不足,不能集中注意力,对于所学学科没有兴趣,不喜欢学科老师等,很少有因为智力不足而导致的学习差。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原因。

(一)外在因素

现在科技进步,电子产品也成为每个人的必需品,都是“低头族”,他们低头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游戏和手机不断侵蚀着高中生的思想,相比于枯燥的学习,他们更愿意在虚拟世界享受生活。外在因素可以克服,但内在因素需要进行密切关注[1]。

(二)内在因素

据数据分析,大多数的学困生只是因为心理原因,兴趣不高等问题造成厌学,有很大程度上学生从心理上抵触数学,厌烦数学的计算,继而厌烦教数学的老师。极少数有智力的问题,产生了学习障碍就要分析产生原因,而不是逃避。

二、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

(一)打好基础,储备知识

与其他学生相比,学困生的知识基础不足,以数学不足为首,其他知识储备更薄弱。因此,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应当各个学科逐一击破。例如要想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必须要教师与家长互相配合,家长督促监督学生,教师通过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当做的是引导学生,让学生把握核心知识,并对核心知识进行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利用核心知识来进行举一反三,夯实基础,脚踏实地从数学基础开始,逐步向更高层次迈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课堂的侧重点,不要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临近下课才讲知识重点,这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根本不在重点上,更无法提高学习效率日。对于学困而言,应当注重知识的理论基础、简单题解题方法,不应该注重于难题、偏题。教师可以提倡学生进行错题整理,总结题型出现规律,让学生用自己总结出的规律进行解题更能增加印象,要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主动性,而不是被动性。也可以组织学生们互相讲题,能利用自己的所学,为别人提供便利,也能减少此类题型在以后考试中出现的错误率。

例如,在《指数函数》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对概念进行复习,并在此基础上引人指数函数的概念。指数函数被定义为“一般地,函数y=a*(a》0且a≠1)为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在讲解该内容时,教师将课本中的概念分为三部分进行详细讲解。首先,函数的表达形式为y=a*,x是自变量但位于指数位置。其次,a的取值存在约束,a必须为正且a≠1,若a=1,那么函数变成常数函数y=1。最后,函数的定义域存在约束,定义域为R。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奠基石,如果没有数学作基础,其他学科很难有大的突破。

(二)做学生的引导者

学困生不能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是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思维过程,所以很容易陷入另一条不正確的道路进行死板思考,不能正确地抓住题目的考查点,会导致陷入死循环,进而导致不想学习。另一个层面,这也是没有大量刷题的原因,长期刷题的好处就是让学生们形成思维定式,即不用太多思考,也知道这类题型解答过程。当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所采用的方式应该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刺激学生的思维网络,旁敲侧击地引人学习点,加深学习印象也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佳呈现。

例如,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锐角三角函数相关内容并提出“能否使用锐角三角函数来表示其他大小的角的三角函数”的问题。另外,应当以学生作为课堂的衡量标准,用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判断课堂的知识输出,通过提问题与学生互动的方式,也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上学习的正确道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讲教师与学生不仅是师生,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三)通过鼓励提高学生自信心

学困生的成绩单往往不如所期望的那样优秀,由于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水平,学困生往往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自信,充足的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首先,教师应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带有色眼镜,不能言辞过激地批评学困生,也不能冷嘲热讽。大家可能会想到,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要大于自信心,他们理应获得应有的尊重”。成绩的高低并不是评判一个人的绝对标准,要成功先成人,如果教师因为成绩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那么我觉得他枉为人师。再者,应当采取特殊方式来对学困生进行积极鼓励,通过鼓励让学困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这样从他人身上取长补短,也不失为增强自信的一种方法。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表达方式所获得的结果不相同。作为教师,作为辛勤的园丁,最重要的就是在学生失落失望时给予学生肯定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在黑暗中给学生一丝光芒,激励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应当践行以人为本的高尚情操,站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前提下,不带有色眼镜对待学生,应当相信,没有笨学生与学困生,只是自已没有掌握到学习方法,没有将恰当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们。如果所有教师都能够转变对学生们的态度,转变教学方式,进而可以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策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3):47-48.

[2]张振浩.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困境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蒋小勇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3(13):70.

猜你喜欢

建议高中数学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