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非洲猪瘟的流行、诊断及综合防控

2019-10-21骆德文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关键词:猪瘟患病非洲

骆德文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进一步控制非洲的传播蔓延,有效控制疫情传播,降低经济损失有一定帮助。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临床特征和猪瘟十分相似。由于该种疾病首次爆发流行于非洲的肯尼亚,因此该种疾病被称为非洲猪瘟。2018年8月份,我国辽宁沈阳首次报告非洲猪瘟疫情,随后疫情逐步向着各个省份传播蔓延,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由于非洲猪瘟属于国家一类重特大疾病,发病之后不需要治疗,确诊之后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封锁、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由于非洲猪瘟会对猪养殖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做好该种疾病的综合防控工作,对禁止该种疾病在地区传播蔓延,保证生猪养殖安全有很大帮助。

1、流行病学

非洲猪瘟病毒仅会发生在猪和野猪群体当中,不会传染其他动物。健康猪和患病猪直接接触或者接触被患病猪污染的环境会导致病毒在健康猪群中快速传播蔓延。不同毒力的毒猪感染猪之后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强力毒致死率高达100%,弱毒猪致死率较低。虽然非洲猪瘟病毒对生猪健康生长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但是该种病毒在自然条件下抵抗能力不强,55度30分钟或60度10分钟即可将其灭活。病毒在猪的体内各个组织器官血液当中广泛分布。

2、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患病猪潜伏期常在5~9天,人工感染潜伏期较短,通常在2~5天。患病猪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到45度以上,呈现稽留热,出现高热症状之后,通常不会表现出其他临床症状,直到温度下降或者在临死前1~2天才会出现精神状态萎靡,采食量下降,全身衰竭,后肢无力,不能正常行走的患病症状。从患病猪的鼻腔中流出浆液性和脓性分泌物,在鼻子耳朵腹部等皮肤处可以发现发绀现象。随后体温下降到正常以下,进而停止采食,发病时间通常在4~7天,病死率最高高达100%。

3、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猪解剖之后,各个脏器的病理学变化和急性猪瘟症状十分相似,主要表现为全身各个脏器器官存在广泛性的出血水肿现象。在病死猪的耳朵、鼻子、腋下、腹部、尾部、外阴等无毛或少毛区域会出现紫红色的出血斑块,患病部位和健康部位界限十分明显。四肢、腹部皮肤处常常会出现干性坏死病斑。病死猪全身淋巴结充血出血,体表淋巴结和体内淋巴结广泛充血出血。肺小叶间质水肿,外观呈现黄色胶样浸润,喉头、会厌和气管黏膜表面存在淤血病斑,胃肠道病变和猪瘟相似。

4、鉴别诊断

临床上非洲皱纹和猪瘟的症状十分相似,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进行严格的鉴别诊断。患病猪出现高热症状4~5天之后,猪体温已经下降,这个时期猪已经接近死亡。而患有猪瘟的患病猪出现体温升高症状的同时,伴随其他临床症状直到死亡。感染非洲猪瘟的患病猪在无毛或少毛区域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界限明显的紫红色出血斑块,四肢和腹部皮肤等处会出现干性坏死。而感染了猪瘟病毒的患病猪主要表现为体表皮肤存在针尖状的出血。非洲猪瘟病理学解剖可以发现,腹腔淋巴结呈现严重的出血性病变,外观好像肿瘤。而猪瘟感染之后,全身淋巴结呈现大理石纹路病变。猪瘟疫苗免疫接种之后,具有极高的保护力,如果免疫接种了猪瘟疫苗的猪群出现了急性出血性传染病,而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应该怀疑感染了非洲猪瘟。

5、实验室诊断

非洲猪瘟诊断主要包括了血细胞吸附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实验、荧光抗体实验和电镜检查等方法。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检测精确率高的特点,是血清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能够检测较低或中等毒力水平的非洲猪瘟毒猪。采集病料之后按照相关方法,进行严格的实验室操作,明确致病源。

6、综合防控

①紧急处理

经过严格的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非洲猪瘟感染之后应该立即将病情上报,由政府部门下达封锁命令之后,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禁止一切生猪调运行为,并划定疫区和受威胁区域。并做好整个受威胁区域的流行病学调查,检查其他养殖场是否存在非洲猪瘟感染情况。将发病养殖场封锁隔离之后,所有猪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对整个封锁隔离区域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清理出来的污染物深埋处理或者焚烧处理。经过严格的检疫检验和无害化处理之后,确定不存在非洲猪瘟感染解除封锁。

②日常防控

不管是集约化养殖场还是中小规模养殖场,都应该始终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饲养原则,在引种之前一定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保证非洲猪瘟检测成阴性之后才能够引种。疫病流行高发期,或者本省是存在非洲猪瘟疫情报告的,应该限制外来动物进入养殖场,限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厂养殖场,如果需要访问必须进入养殖区,应该进行严格的登记和卫生消毒,穿戴相应的服装之后才能够进入。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人员应该遵循相同的生物安全措施,定期接受非洲猪瘟防控培训,禁止到其他养殖场和猪群接触。到其他猪场访问的饲养管理人员,从猪场出来之后不能直接回养殖场,还在外部隔离48小时并进行严格的衛生消毒之后才能进出入养殖场。在卫生消毒过程中常用的消毒剂包括了2%的氢氧化钠溶液,2%的次氯酸钠溶液,0.3%的甲醛溶液,3%的磷苯基苯酚和碘化合物。另外还应该注重做好养殖场的卫生清理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卫生消毒效果。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模式,禁止向猪群投喂泔水。泔水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渠道。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和畜牧兽医部门,应该重点做好非洲猪瘟疫情相关知识培训。部门重视程度不足,人为错误或者缺少非洲猪瘟传播的相关知识,都是导致该种病毒在养殖场传播流行的主要原因。为此这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饲养管理人员和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非洲猪瘟防控和疫病相关知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尤其应该重点做好非洲猪瘟鉴定和预防措施制定等方面的内容培训,这是防范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农业部关于预防非洲猪瘟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时学习,及时整理,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执行能力,防范该种疫情再次传播蔓延。

(作者单位:657000云南省牛街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猜你喜欢

猪瘟患病非洲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非洲鼓,打起来
浅谈猪瘟防治
非洲的远程教育
猪瘟与附红体混合感染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