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研究

2019-10-21王智圣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关键词:稻种抗病纹枯病

王智圣

粮食供给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而耕地面积开发有限,故提高单位面积内的粮食产量是解决国民生存的根本条件。随着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提升,一些种植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病害问题也引起了农业学家的重视,对水稻作物的抗病管理工作,是保证水稻生产质量的关键。本文就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内容,作出了详细的研究与讨论。

1、水稻种植中的主要病害及抗病技术

(1)水稻瘟病

在水稻作物易产生的病害中,水稻稻瘟病最为常见,危害的影响也最大,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一旦发生瘟病,在一定区域内的水稻作物都容易受到污染,致使水稻种植区域的大面积减产。通常情况下,感染瘟病的水稻减产率会在原产值的一半左右,且水稻的米质也会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根据发病类型可将水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与节瘟等,其中节瘟的影响较大,一旦发生稻秆节瘟病害,其瘟病会迅速传染一定区域内的水稻植株,而控制措施也未必能完全有效的对影响范围进行控制,故提前采取相应控制节瘟传染病的防治措施,能够使水稻作物的抗病能力得到提高,将经济风险降至最低。三环唑是治疗水稻瘟病的有效药物,在预防水稻瘟病的措施中,20%浓度的三环唑药液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关于水稻瘟病的防治措施及操作,可如表1所示,以作参考。

(2)水稻纹枯病

除水稻瘟病以外,水稻纹枯病也是常见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也俗称“花脚杆”、“烂脚杆”,水稻作物染上纹枯病后,植株的秕谷率会持续增长,且水稻颗粒的质量也会降低,难以呈现饱满的状态。水稻纹枯病对植株的叶片与茎秆影响较大,贴近水面的叶片与茎秆会出现斑块状形态,并会跟随叶片增长而持续扩大,最终形成大规模的病斑形态。由于其病毒原理是真菌形式的,故病斑上会出现白色的菌丝状态,最终形成暗褐色的菌核。该类真菌对水稻植株的抽穗过程会产生严重影响,使秕谷形式的稻穗增多。诱发水稻纹枯病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氮肥施加过量也可能导致植株出现病斑,因此,要想防止水稻纹枯病的爆发,对稻田的管理方式就要规范化,对生产区域的稻田卫生要作出合理的管控,以降低水田中的菌核含量,减少作物植株真菌感染的几率。另外,稻田中的水稻植株种植密度也会对水稻患病几率造成影响,若种植密度过大,水稻植株也容易诱发纹枯病。

2、水稻种植中抗病技术的优化管理措施

(1)在选种、育种过程中进行抗病防治

为提高水稻植株的产量与质量,生产者应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水稻的患病几率,对种植抗病方面的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推广。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选种与育种阶段的管理最为重要,且最初环节的质量把控,能够使水稻成长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选种与育种阶段中,应根据种植环境的气温、水温等特点,选择更适合当地种植的稻种,在稻种的性能方面,也要尽量考虑当地易发生的病害问题,对该方面进行积极的预防。如我国北方水稻与南方水稻就存在种植环境上的差异,这也致使南北方水稻存在较大的产量差异。在育种阶段中,生产者可选择相关防治药物对已选好的稻种进行浸泡,使其具备一定程度的抗病能力。由于我国的水稻种植形式为杂交水稻,在免疫能力上较传统稻种已有所提高,故育种期间提升稻种的抗病性,也能提高杂交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为生产者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

(2)应用农业科技提高水稻抗病能力

近年来我国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通过相关农业生产项目的设立与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成果。实现水稻种植的农业现代化生产,能够增强植株的生存能力与适应能力,在水稻植株的抗病害方面,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水稻的患病几率。我国作为世界农业生产大国,在水稻产量方面始终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现代农业科技中,已经研发出许多能够提高水稻植株抗病能力的药物与方法,有关部门可加大基层技术推广力度,将现代农业生产的理念贯彻到实际生产区域,使水稻生产者能够充分认识到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这也是对农业生产的一种保障。

(3)提高水稻种植抗病能力的实际作用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农业作物,在国民粮食组成部分中占据重要地位,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稻植株的方便能力,使水稻在自身免疫方面抵御部分程度的病害侵入,确保水稻植株的顺利生长。提高水稻作物的产值,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粮食作物出口数量非常庞大,其中水稻粮食的出口销售为我国带来大量的经濟收益。就此可以看出提升水稻抗病能力的重要性,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首要前提。当遭遇规律性自然病害时,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方式,那么水稻种植区域内所遭受的农业生产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这对于我国的水稻种植产业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相关农业管理部门务必提升关于水稻病害防治技术,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水稻种植是我国农业作物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国民的粮食也以水稻为主。但水稻种植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也较高,常由于生长环境的管理方式不合理而造成农作物患病,如水稻瘟病与水稻纹枯病,都属于破坏力极大且不易治疗的水稻病种。故相关防治工作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就十分重要,从源头上防治水稻病害,能够将风险放置可控范围内,降低农业生产的潜在风险。增强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也是对水稻作物产量的一种保障,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益。

(作者单位:331616江西省吉水县冠山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

猜你喜欢

稻种抗病纹枯病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水稻机插秧育苗催芽器研制成功
番茄果实感染灰霉病过程中H2O2的抗病作用
硅对水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纹枯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