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2019-10-21刘笋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关键词:田间粉剂可湿性

刘笋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实现玉米高产稳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玉米种植面积呈现缩小趋势,如何更好的提高玉米产量就成为现阶段农技工作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玉米生产过程中,通过积极推广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强化病虫害防治,能够切实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降低病虫害对玉米造成的威胁。本文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提升玉米产量有一定帮助。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山东省市玉米种植大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各种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切实提升了单位面积内的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但在实际玉米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民群众一直沿用传统生产模式,玉米种植模式还没有得到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仍然不完善,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1、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①选地整地

玉米是一种适应能力较强的农作物,在各种土壤中均能够生长,但玉米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需水量和需肥量较大,因此在种植之前应该科学选择种植地。通常应该选择肥力中等以上,土壤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种植地。玉米对茬口要求不高,但前茬农作物最好是春麦和冬麦等肥量较高的农作物。选地结束之后,应该对种植地进行妥善的整理,保证种植地土壤疏松达到各种要求。前茬作物收获之后,秋季深翻整地,整地深度通常控制在20~25cm。土壤翻耕时应该做到全面细致,保证地面疏松多孔,不存在明显的大土块,及时起垄施肥。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氮磷钾肥分别为15kg、10kg和10kg。

②玉米品种选择

要想提升玉米产量品质,提高玉米的适应能力,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玉米品种。采取不同种植措施的大背景下,优选玉米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前提。通常情况下应该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玉米生育周期,病虫害流行特点,选择增产能力较强,品质优异,抗病能力优异的杂交玉米品种。同时要保证不同地区科学选种,保证选种的合理性,确保种植效益最大化。玉米种子选择完毕之后还需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在播种前一周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暴晒1~2天,杀灭种子表面的致病菌,提高种子吸水能力。同时在播种之前还应该做好选种工作,将颗粒较小存在病虫害、机械损伤的种子去除。推荐选择包衣种子,对于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可以使用40%的辛硫磷15mL和2.5%的适乐时20mL,兑水1kg拌种10kg,拌种结束之后堆闷6~8小时晾干之后进行播种。

③播种

玉米播种期选择是否合理会对玉米产量和品质产生最直接影响,为了保证玉米健康生长,满足整个玉米生长周期要求,应该结合本地区气候环境,水分,温度等各个因素,综合确定播种日期。通常情况下,春季玉米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玉米播种一般选择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工作,播种深度控制在5cm。在机械播种之前应该做好机械设备的调整工作,确保播种一致,下籽均匀,不存在重复播种、漏播现象,这样能够保证玉米出全苗。

④田间管理

(1)查苗間苗

玉米一般在播种一周之后陆续出苗,玉米出苗之后应该做好田间查苗间苗工作,发现缺苗现象应该及时补种或者从稠密地区移栽幼苗进行补种。对于断垄较为严重的地区应该选择同一个品种的玉米进行催芽处理,之后进行播种,确保出全苗。当玉米幼苗生长出3~4片叶子之后进行定苗处理。但生长到5~6片叶子之后进行间苗处理。间苗按照去小留大、去杂留纯,去弱留强的原则进行。

(2)生育期水肥管理

首先,幼苗期管理。这个阶段是玉米幼苗生长的关键时期,土壤中的含水量会对育苗生长产生直接影响,这个时期要避免土壤过分潮湿,否则很容易引发涝害,导致玉米根系腐烂,不利于玉米生长,严重的可以导致玉米死亡。当田间出现严重干旱情况之后可以适当灌溉,但应该严格控制灌溉量;其次,大喇叭口期管理。进入大喇叭口气后,玉米已经生长到8~10片叶子,此时玉米对外界环境的要求逐渐变高,为了保证玉米穗能够正常形成,可以适当增强光合作用,保障土壤肥力。当玉米生长不良叶子发黄时,应该及时追施尿素。此外,为了保证玉米根系生长,应该做好田间排灌工作,避免田间积水影响到玉米根系生长;最后,吐丝期的管理。玉米进入吐丝期后是雌雄花穗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应该尽量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避免引起玉米徒长后期出现倒伏。

2、病虫害防治

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了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针对这种病虫害,应该始终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在玉米种植之前应该科学选种保证所选择的玉米种子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的气候环境,提高玉米的身体抵抗能力,降低发病率。另外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应该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减少致病源寄生途径。玉米进入生长关键期,应该做好田间水分管理,保证玉米高产稳产。针对田间的某些病虫害,还可以选择生物防治措施,通过在田间放入赤眼蜂等害虫天敌,消灭成虫,降低发病率。当田间的病虫害发病率达到防治标准后,应该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针对性防控。玉米大小斑病可以选择使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可以选择使用0.7%的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玉米螟可以选择使用用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20~40mL,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mL,或5%氟虫脲乳油20mL,或200g/升氟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mL,以上药剂均兑水50kg灌注,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834712新疆塔城市恰夏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田间粉剂可湿性
春日田间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