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课改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教材“二次开发”的途径
2019-10-21谢宁
谢宁
摘要:近几年,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自2009年人社部开始全面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一的教材执行者变成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本文根据教材二次开发的涵义,结合人才培养新要求及教材使用现状,分析教材二次开发的必要性,总结了多种途径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满足一体化课改的新需求。
关键词:一体化课改 专业教材 二次开发
在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的“二次开发”应成为职业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中职教育专业教材“二次开发”的必要性
传统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用书,它作为课程的载体,其科学性不容置疑。但是,传统教材重理论,轻实践;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忽略“技能本位”“素质本位”;教材内容不能紧跟新技术发展,并不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难以满足21世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需要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力推行“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除了突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外,还着重强调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学习过程注重知识的学科性和系统性,而一体化教学是通过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情况提取的代表性工作任务来完成学习过程,以职业标准为依据来设计教学,从而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和内化。教学的重点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转变,教学评价由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向主体多元的过程性评价转变。基于这样的教学改革,中等职业教育使用的传统教材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必须进行二次开发。
1.传统教材仍然采用“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与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不匹配
教材内容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和线索,缺乏岗位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能力的指导。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新教材需要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二次开发。
2.现用教材难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人才建设目标不匹配
现行教材以严谨的知识体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合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找到最为准确的解释。但是如此一来,教材沦为了教辅,沦为了工具书,难以发挥教材应“方便教师教、方便学生学”的基本作用。新教材应该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导向,实施一体化教学。这样的模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
3.现用教材以平面教材为主,立体化程度不够,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不匹配
以终身学习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倡导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全面素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目前,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AR、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形成的移动终端多维立体可视化教材,使学生在纸质文本之外,獲得仿真、交互的数字课程资源支持,从而实现以封闭式的“教室、教师、教材”为主体的教学向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师生的动态互动为主体的交互式教学的转变,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学习延伸到课堂外。
二、专业教材“二次开发”的涵义
教材,是学者、专家开发,能反映编制者的课程理念的符合教学大纲的教学用书,千篇一律的内容和整齐划一的教育需求,难以满足不同的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师的专业水平、学生的特点和就业岗位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和需要,正确、灵活地处理教材。以教材为依托,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合理选用和拓展教学材料。
专业教材“二次开发”,可以从三个向度展开:一是灵活地、个性化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二是选择、整合和优化其他教学资源;三是自主地开发其他新的教材资源。这样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材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匹配和对接,提高教材对教育情境的适应性。
三、中职专业教材“二次开发”的途径
教材二次开发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随意更改,而是基于课程标准和实际教育情境的“课程重构”,因此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部颁教材为依托,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页为补充,以现有教学设备为实例,参照相关的技术资料(维修手册等)开展二次开发活动。在这样的前提下,根据教学情境和学生学习需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再加工处理,最终才能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生产过程对接,从而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发展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专业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1.结合岗位要求,制定课程标准
在一体化课改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学习任务主要来源于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要求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实施评价。因此,根据岗位要求和企业作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是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对专业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依据。
2.按照课程标准,重构教学内容
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级工)为例,在一体化课程教学中,通过对7个代表性工作任务开展项目教学,组织学生分工合作,按照任务分析一一查阅资料一一设计方案一一课堂讨论一一实施方案一一出厂检验的步骤完成教学。这7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对应着对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的基本认知及简单维修,但是由于其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为了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冷却系、燃油供给系调整到了前面学习,而将两大机构的学习向后调整,把有助于系统认识发动机的发动机故障警告灯亮故障检修任务放在了最后。
3.按照课程教学内容,校企共同开发工作过程导向项目任务
一体化教学,实质上就是“将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技能训练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工厂车间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材是一体化教学的重要资源,而教材一体化是指理论教材与实习教材构成一体。由于一体化课程改革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紧密相关,各职业院校在工作任务的设置上自然也会不同,且校内师资、实训设备、学生情况也不尽相同,别人的一体化教材很难“拿来就用”。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开展一体化教学,研究出本校的一体化课程特色,发挥学校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企业技术人员专业实践能力的优势,应采取校企共同开发一体化校本教材的方式,固化教材“二次开发”成果。
4.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与项目任务配套教学资源
在目前信息化技术日臻成熟的前提下,每个学生都有了一个信息化终端,这就为教师合理创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了帮助。学校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建设资源库、题库、网络课及信息化平台,教师可在信息化平台上开展课前任务布置、发布学习资料、学习资源;在平台上对学生完成任务或测试的结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准确把握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在平台上进行实时的信息收集过程数据,完成过程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查阅资料,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数字资源如动画、视频、仿真软件、微课等资源放到平台中,使学生课内课外随时能够获得仿真、交互的数字课程资源支持,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加便利和容易,同时也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堂外,增加了教学时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完成自评、互评等环节。
当然,在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中,为避免教师随意、随便处理教材,学校各职能部门应制定一个宏观框架以约束教师教学行为,随机随时随人开展课堂评价、评估,引导大家沿着正确教育教改方向前进,发现教师中的各种优秀做法,及时总结并在全校推广。
专业教材的二次加工再处理工作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对学校是一种风险、对教育教学改革是一种尝试,亟须各参与者的个体创新,更需学校的寬容和战略眼光。只有更多的教师确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观,在教学中积极开展行动导向教学,使职业教育始终满足岗位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实现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迅速对接,方能完成职业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