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要厚植家国情怀

2019-10-21李巧枝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孟晚舟时政情怀

李巧枝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这足以看出党和国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记得有一次,我与儿子交流“孟晚舟事件”。当时,“孟晚舟事件”可以说在国际上已是沸沸扬扬,我问儿子他的同学怎么看“孟晚舟事件”,儿子说他的同学没有人谈论这个话题,这很是出乎我的意料。在信息高速流通的互聯网时代,几乎刷屏的“孟晚舟事件”竟然没有引起儿子所在的“双一流”大学学子们的关注!我又问儿子:平时在学校有看新闻的时间吗?儿子说:没有。再问:你的同学平时看时政新闻的多吗?回答:不多。

我不敢再追问了,内心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沉重与担忧:大学生本应是国家栋梁之材,理当有一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与担当,然而,那么多的学子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不了解社会,谈何服务国家?

我把我的担忧与儿子进行交流,儿子也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为了弥补儿子在校时政教育的缺失,我与儿子约定通过微信相互分享、交流国内国际新闻,并推荐儿子下载阅读“学习强国”。我之所以推荐儿子阅读“学习强国”,是因为在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的互联网时代,由中宣部主管的“学习强国”犹如一泓清泉,丰富的学习内容包括要闻、新思想、经济、人物、科技、文化、党史、人事、法纪、国际、时评、思考、军事等二十多个板块,呈现形式有文、图、音频、视频。它的内容优质、信息量大,适合各个领域的人们阅读学习。它不仅能丰富知识,而且能丰润生命、涤荡心灵、开阔视野、强根铸魂。

虽然我尽可能地弥补了儿子在学校家国情怀教育的缺失,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却依然无法安心,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生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到初中、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再到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课,都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十几年的教育濡染都没能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学生的内心,这不能不说是思政教育的缺憾,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反思:我们的思政教育问题出在了哪里?我们的思政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我们的思政教育到底该给学生的生命留下些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那么,我们的思政课该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呢?我认为,思政课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多渠道培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思政课要联系学生生活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本身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学起来也比较枯燥,不易入脑入心。所以,思政课不能只是空洞地讲授教材上的内容,也不能只是呈现遥远的历史事件,而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比如爱国教育,可以联系学生生活,从爱家庭、爱学校、爱身边的人、爱身边的物、爱身边的环境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不只是战争年代为国捐躯才是爱国,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一件小事也是爱国。我们要真正让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学生的生命,武装学生的头脑,铸造学生的灵魂,引领学生的人生。我们要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具备深厚永恒的家国情怀。

二、思政课要拓宽学生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现在之所以出现不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和“精致利己主义者”,在于他们的眼界太窄、格局太小、功利心太盛。

目前的思政课教学,小学阶段少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中学阶段由于中高考涉及时政,学校一般都安排有集中观看时政新闻的时间,课堂教学中也会涉及时政,但是,其目的是为提高中高考分数。所以,初高中的6年时间,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关心时政的习惯,更无情怀可谈。大学阶段,一旦没有了考试的需要,又没有情怀的牵念,时政会再度被疏离。不关心国家时政的人,怎么可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所以,每个学段的思政课都必须重视与时政的联系,引领学生拓宽视野,从小在学生心中种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种子,养成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关心时事的习惯,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学生的内心,熔铸于学生的灵魂。

三、思政课要指导学生思辨

当今时代互联网迅猛发展,自媒体信息传播畅通无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众多便利,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考验。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各种不实言论乘机而入,如打着探讨真实性、科学性的旗号诋毁英雄、歪曲历史等。如果说发布者是恶意而为的个例,传播者则是无心而为的大众。这些看似是无心之举的传播,其本质是缺乏政治思辨力。政治思辨力的缺乏,导致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保持政治清醒,盲目地从众、信谣、传谣,不自觉地成为负面信息的推手。所以,思政课必须要重视政治思辨力的培养,借助具体案例指导学生学会思辨,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总之,思政课要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从小在学生心中厚植家国情怀、强根铸魂,培养具有坚定信仰、开阔视野、思辨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真正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内化于心、笃行于事,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责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孟晚舟时政情怀
孟晚舟和刘晓棕:遇见爱情
孟晚舟和刘晓棕:遇见爱情
孟晚舟等待回家
My Hometown
时政要闻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时政
时政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