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壳体零件生产过程设计
2019-10-20于士杰张晓山
于士杰 张晓山
【摘 要】针对有色金属材料质量轻、易变形的特点,在进行组合产品加工时,通过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功能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对生产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优化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有色金属;生产工艺;装夹
特殊材料的制造加工一直是生产制造单位面临的技术难题,如何合理地进行工艺设计,优化生产过程也是教学与生产结合的重点。近期,与合作企业生产加工某组合装备的维护设备构件。该维护设备构件是气动控制系统的执行元件,由上盖、下盖、座架三部分组合而成,具备箱体薄壁类特征,内部为空腔形,箱壁上有垂直孔系,材料为有色金属ZL102,铸件毛坯余量小,首先采用单件试制生产。
根据构件在产品中的作用、位置、装配关系和工作条件,清楚了装配质量与使用性能的技术要求,依照现有的生产条件,对其构件生产过程进行设计,进行工艺技术文件编制,确定生产加工步骤。
1绘制零件图与工艺分析
这是一个结构复杂、定位装夹易产生变形、表面质量要求高,其加工质量影响到产品的运动精度、使用性能与工作寿命的基础件。从生产工艺的角度分析,难以采用通用零件的装夹方法进行生产加工,而要采用工序集中,将零件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粗、精加工连续相结合的方法。
为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产品,须选择合理的工艺路线与加工方法,解决加工过程中的装夹应力变形,达到图纸要求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与技术要求[1]。在生产中,由车、铣、钳多工种配合作业,完成法兰孔的基准定位、螺纹车削、限位槽的铣削、法兰扁势加工等内容。
使用设备为:普通车床、数铣、钳钻等设备。工艺路线为:车→数控铣→钳。工艺要求如下:(1)根据零件结构,车削加工时首先选取装夹基准,校正,夹紧力适当。(2)由于端面面积较大,定位可靠,利于简化装夹结构,减少装夹变形,选取端面作为定位基准,轴向受力装夹,使用螺栓与U形夹头固定,避免径向受力造成工件装夹变形,自制辅助夹具,如下图所示。(3)数控铣加工时,工作台装夹工件,校正工件中心,钻出法兰分布孔位,使用弯板装夹工件端面校正,顶持,铣削扁势、槽,外圆,锥口。(4)控制尺寸精度与同轴度、位置度、表面粗糙度,保證零件加工质量。
2装配调试
该产品经过加工与检测,装配后,如右图所示。
使用单位将轴、轴承、活塞、膜片等零件按相互位置关系总装调试,协调其传动关系与运动,产品达到设计要求,可替代进口设备使用,其成本约为进口的五分之一,大大解决了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
3壳体类零件装夹时需注意的问题
壳体铸件毛坯尺寸和表面形状允差小,以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壳体零件硬度变化范围小,以保证刀具寿命稳定,保证精加工的质量(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稳定。有时因为在加工中心上装夹的需要,还要在壳体上预作出工艺凸台、工艺平面。壳体类零件一般以“一面两销”方式装夹,还应做到:
3.1选用精基准定位,以减少定位误差。
3.2尽量与设计基准重合,以减少基准不重合产生的定位误差。
3.3所选定位基准应尽量减少随设备的不同而带来的变化(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普通设备)。
3.4所选基准应有利于夹具结构的通用化,能有效减少壳体在夹具上的安装误差。
3.5能使得夹具夹紧机构简单、稳定。
3.6应使壳体露出尽可能多的加工面,以便于实现多面加工,利于保证加工面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和技术要求,且减少加工设备的数量。
3.6壳体往往较大、较重,所选定位基准应使所加工的零件尽可能多露出加工面,以便实现多面加工,以确保加工面间相对位置精度。
4复杂曲面零件的工艺方案设计
4.1 零件结构的化繁为简
基于我厂现有的加工设备(三轴加工中心)和加工能力(仅能加工一些简单的曲面),将连续复杂的曲面零件的内容进行分解,分解为单一的、简单的曲面组合,将零件分解为曲面一、曲面二和曲面三,加工内容的化繁为简,使现有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4.2工艺方案设计的关键点分析
4.2.1 基准的确定
分析桁条的结构特点,该零件外形结构不规则,没有相对稳定的定位基准,故定位基准的确定是一大难点。
(1)粗基准:零件毛坯为长方体,故粗基准选用毛坯的几何中心,粗基准位置比较可靠、简单易测量。
(2)精基准:因结构不规则,没有相对容易找到的定位基准,本次工艺方案的关键性难点是如何确定定位基准,结合零件的结构特点,本次工艺方案设计是:增加辅助工艺块,自己设定定位基准。
在零件的两端增加辅助工艺块,工艺块长度方向的两条边垂直于零件的最长直边,定位基准为长度方向的中心和零件直边的交汇处。该定位基准定位可靠,方便测量,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均可用该基准。
4.2.2 工装的合理设计
精加工曲面一后,零件壁厚变薄,与工装板的接触面积变小,装夹困难,易发生倾斜,且存在变形,导致精加工后的曲面二与曲面一易产生错位,为曲面三的加工增加了较大的困难。
为了保证曲面二加工后的尺寸稳定,装夹可靠,操作方便,故本次工艺方案研究为增加辅助工装,增大零件与工装的接触面积。为了保证两个曲面不发生错位现象,故两曲面的加工基准必须统一,精加工曲面一时,在工艺块的两端做出两定位孔,采用两定位孔定位装夹,精加工曲面二,这样能有效保证两曲面的基准重合统一,保证尺寸稳定,定位可靠。采用辅助工装装夹,有效的解决了零件壁厚较薄,接触面积较小,装夹困难的问题。
4.2.3 工艺方法的选择
根据工艺流程安排,划分为三个阶段: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
粗加工阶段:去除多余余量,选较大尺寸的刀具,选用大的吃刀量和切削速度,缩短加工时间,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兼顾经济性和加工成本,但该阶段切削力较大,要防止零件的松动。
半精加工阶段:进一步减少余量,该阶段要注意控制零件的变形和余量的保证。
精加工阶段:该阶段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益、经济性和加工成本,要着重注意控制零件的变形,工件的定位可靠稳定,产品尺寸的有效保证,加工工序的先后顺序,以及装夹的方便,稳定可靠。加工过程中采用试切的方法,观察零件的振动情况,并进行尺寸的检测[2]。试切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的控制、进给量的控制、及背吃刀量的控制),以达到最优的结果。
4.2.4 刀具的合理选择
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切削性能、工序内容、切削用量等因素,合理选择刀具,综合考虑生产率、刀具的耐用度,以达到适用、安全、经济的目的。粗加工选择较大尺寸的刀具,精加工要求准确加工出每个细微结构,选择小尺寸的刀具。
桁条由连续不规则的曲面构成,故选用刀尖带有R的立铣刀,零件为曲面,可以看做由许许多多细小的圆弧面构成,刀具铣削圆弧时,刀尖圆弧R上一点始终与圆弧面相切铣削,利用直线插补的方法,加工出所需要的曲面。
5效果验证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通过本次工艺方案研究,该零件装夹方便可靠,尺寸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本次工艺方案合理可靠,能较好的实现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为同类型零件的加工奠定了基础。
6结论
综上所述,产品多样化复杂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技术的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不被市场淘汰。本次工艺方案研究,从零件的结构特点出发分析,合理选择加工方法,合理选用定位基准,实现了装夹稳定可靠,尺寸得到了有效保证,为后续类似零件的工艺方案设计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占齐,杨莉.机床数控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22-23.
[2]关慧贞,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6-32
(作者单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