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2019-10-20朴书庆
摘要:舞蹈从一产生起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音乐是舞蹈创作的灵魂,而舞蹈创作则促进了音乐意境的完美展现。在人们对舞蹈创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加强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舞蹈创作;应用
在舞蹈艺术长期发展过程中,舞蹈和音乐的结合很顺其自然,也有它们共同的科学依据。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是听觉艺术,而舞蹈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时间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舞蹈要表达内容与情绪,必须依赖音乐去完成,做到舞蹈与音乐,视觉与听觉的高度统一。“乐之在耳者为声,在目者为容”,生动而又具体地说明了音乐和舞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在大多舞蹈表演中,都需要通过音乐去表达舞蹈的情感和内涵,“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一、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一)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舞蹈与音乐共生存,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来的节拍或歌唱相伴和。
(二)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是节奏,这是它们结合的自然基础。舞蹈和音乐都有节奏,舞蹈更需要音乐来强化节奏感。原始舞蹈之所以一开始就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根本原因在于节奏。
(三)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
(四)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舞蹈作品不是把动作设计成之后,再配上音乐的,而是在进行动作设计之前就必须有音乐。
(五)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和姿态是世界万物中最美、最能打动人的动作和姿态,与之组织得最美、最动听的声音即音乐艺术相结合,将给人带来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并从而产生社会作用,这是一种“天作之合”。
舞蹈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舞蹈通过人自身来展现,以动作为表现手段。而动作的美化必定纳入一定的节奏规范内。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指出:“跳舞的特质是在动作的节奏的调整。没有一种跳舞没有节奏”。在舞蹈艺术中舞蹈与音乐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又相辅相成的,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
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舞蹈家对于自己表演的作品的组成部分的音乐当然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起内心的感情,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
音乐可以为舞蹈服务,好的音乐能使表演者准确自信的表达舞蹈作品的内涵,清晰合理的音乐结构能使群舞演员准确无误的把握舞蹈动作,表现舞蹈场面,好的音乐可以激发演员的情感和表演的欲望,为舞蹈添砖加彩,也会激发观众的共鸣,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统一,为舞蹈作品的成功创造了条件。音乐可以作为它的语言,表现出舞蹈的环境和剧情等等,如舞蹈剧《好大的风》第一段“回忆”中,音乐以电声模拟刮风的效果,由远至近,由小变大,把故事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舞蹈和音乐各自独立的时候,散发着各自的艺术魅力,他们各自有着特殊性和局限性,当他们相互补充,紧密配合时才会有共同一个目标与任务,有共同一个主题和艺术形象。这就达到了音乐为舞蹈服务,真正达到了视觉和听觉的统一和和谐。
二、结语
音乐是以优美的声音来创造听觉的形象,舞蹈是以优美的动作来创造视觉形象,两者的结合,构成时空中流动的舞蹈艺术。舞蹈发展到了今天,以其极大地包容性融合了各种类型的音乐特点,也使舞蹈个性和整体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音乐可以渲染气氛,加强风格特点,突出舞蹈形象,而舞蹈可以具体表现音乐,解释音乐,相互促进,相互表现,舞蹈创作者要会应用音乐,舞蹈应与音乐相结合,相互发展,互为因果,融为一体,只要处理好舞蹈与音乐的特殊关系,让音乐为舞蹈服务,就能使舞蹈艺术丰富和提高,舞蹈创作者就会创造出好的成功的舞蹈作品,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2]陈小玲.浅谈怎样在舞蹈作品中更好地运用技巧[J].成功(教育),2010(06):210.
[3]朱红.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再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01):87-91.
作者简介:朴书庆,女,籍贯延吉市,学历为研究生,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舞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