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校园公共艺术建设
2019-10-20刘慧芳
摘要:公共艺术是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高校独特内涵和校园文化的物质承载者。本文通过调研大学校园内的公共艺术建设,同时结合作品案例分析,进行开放性创作,以华理欲望线为例,创造出可以与观者互动的公共艺术作品,为校园公共艺术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校园;公共艺术;华理欲望线
一、高校公共艺术内涵
公共艺术以公共场域的社会文化、美学功能、生态环境属性作为研究目标,和公众进行思想和行为的审美交流。它是为了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社会的审美水平,获得视觉美感享受,为民众提供公益性质服务的存在形式和艺术运作,而不是某种特定的艺术流派或风格。
校园公共艺术具备地域性特征,因为它主要依赖于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地理范围之内,而不是像广场等开放场地的公共艺术。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是艺术公众化,平民化的存在形式,同时也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体现。高校的主要群体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它是传播科学技术、先进思想和中华文明的空间,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场所,另外,大学师生们的文化程度和审美角度与一般的社会群体不同,正因为这些因素,致使校园环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居住环境或商业环境。在大学校园中,公共艺术既要注重对精神文化元素的传承,也要考虑符合一定的物质基础条件。言而总之,校园公共艺术具有其独特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
二、公共艺术作品“华理欲望线”概述
校园公共艺术对大学艺术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生活中影响着大学校园里学生和老师的艺术素养。因此,设计出了符合华北理工占地面积大特点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华理欲望线”。此作品的设计初衷是因为年轻人喜欢便捷,很多同学喜欢抄近路,于是就会在草地上踏出一条条小路,我把它称作“欲望线”。这样的欲望线在大学校园内有许多,它体现了大学生们既匆忙又具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活。此次项目的意图是想表达大学生是咋样节省时间的。我以华北理工大学的一个边门为起点,在门口划一条起跑线,之后沿着规划好的欲望线撒上白粉。同时,在一些路段上树立小牌子,上面写一些幽默的时间寓意的语言。该项目的创新点在于作品反映的是发生在校园中、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情。这是令大学生们深感亲切的作品,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
此作品能从艺术美观方面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从情感传达的角度引起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和建设。校园公共艺术,是华北理工大学校园特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载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亲和力,有助于华北理工大学校园文化的宣传。可以让广大师生更加地了解校园文化,增强对学校的记忆,自然而然的产生归属感和情感维系。
三、校园公共艺术现状及改进的策略研究
第一,现在,在中国许多大学继承的是近代以来国外注重质量和性能的高校规划机制。高校公共艺术在空间的安排上,一般把校园入口的公共景观区作为向校园范畴过渡的场域,这种布置是很多大学所重视的部分。通常相同的设置方式为在大学校门口的开阔空间景观区建设公共艺术品,打算让观者进入校园的第一眼就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让观者失望的是,在进入校园里面,则看到的是设计得很潦草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要对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现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设计规划。首先,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为大学校园的建设做长期的规划,确定不同时期的建设任务和思路,确定架构,在建设刚开始的时候做足够的调研。其次,要突出重点,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二,经过到不同省份、不同学校调研,发现校园公共艺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过于雷同,很多学校建设的公共艺术作品在造型、选材上循规蹈矩,千篇一律,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大学虽然是标志着文明集散地,但其公共艺术建设有的甚至不如广场的公共艺术建设。因此,要注重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地域性,建设既拥有地方特色又具有时代精神的独特高校。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承担的是一所高校的学科特点、人文内涵和历史积淀。因此在对高校公共艺术进行建设时,必须要着重考虑大学的地域性,剖析高校自身的地域文化和与此相关的历史脉络。
第三,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属性是其公共性,这要求它必须考虑与公众的互动性。造成大学校园公共艺术作品雷同单一、信息传达不到位的原因是建设的作品内容本身经常脱离学校的历史文脉和文化气质,而只是简单的在展示艺术家自己的想法或学校的教育意愿。学生对其缺乏共识和认同,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难以建立起互动审美关系,更谈不上共享和交流互动。因此要加强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例如:将新媒体艺术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在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中引入新媒体艺术,这样可以丰富公共艺术的建设方式。
参考文献:
[1]江哲丰,张淞.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价值及其数据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2]刘伟.公共艺术的内涵与创作[J].吉林工程技術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2):51-53.
[3]刘刚.公共艺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艺术[J].装饰,2005(04):48.
[4]翁剑青.公共艺术属于“大众文化”吗?——兼谈公共艺术与多元文化状态的关系[J].雕塑,2010(01):62-64.
作者简介:刘慧芳,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