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圣桑《D大调双簧管奏鸣曲》的艺术表现风格
2019-10-20孙洁
孙洁
摘要:双簧管,被誉为器乐中的“女高音”,也被称为“田园似的牧歌”,这样众多的头衔与它独特的音色是分不开的。双簧管的音色是明亮而聚拢的,这种特别的音色无论是在室内乐演奏或者乐团等需要众多乐器齐奏的环境里,仍然可以让听众清晰地听到它的旋律,双簧管的音色是悠扬的,抒情性十足,也正是因此,双簧管经常被赋予大片段的抒情主题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和我国经典曲目《梁祝》等,圣桑《D大调奏鸣曲》是双簧管的必备曲目之一,无论是从音乐的流畅,音色与旋律的和谐还是指法的顺畅程度来说,这部曲子都完美契合了双簧管本身的特性。《D大调奏鸣曲》就像是为双簧管量身打造的礼服一般,两者相辅相成,都因为对方而迸发出了更加惊艳的颜色。
关键词:圣桑;D大调奏鸣曲;双簧管
第一章 圣桑与双簧管
双簧管属于木管簧片乐器,从十七世纪的萌芽,到十八世纪的推广,明亮而悠扬的音色与强烈的抒情性使它迅速被听众所接受。双簧管在乐团中常担任solo(主旋律)的部分,是非常出色的独奏乐器,同时它也是乐团中的校音乐器。
圣桑是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也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圣桑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时期中的典型风格却又不缺乏古典主义时期的严谨,他音乐作品的节奏与节拍张弛有度的自由性、曲调包罗万象,融合了众多民间的音乐风格,使圣桑的音乐极具多变性、不同民族音乐融合的旋律以及乐曲中所具有的强烈情感性,他不追求绝对的节拍与和声结构,却也不拘泥于自由与严谨的极端,他在两者之间寻求到了很好的平衡。
圣桑的音乐创作内容很广,管弦乐、色彩乐器甚至声乐都是他的涉猎范围,《D大调双簧管奏鸣曲》无论是對创作者本人,还是对双簧管而言,都是极为耀眼的一部作品。
第二章 D大调双簧管奏鸣曲
《D大调奏鸣曲》的三个乐章具有三个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却又在细节上彼此连接,使听众在感受这部奏鸣曲丰富的内容时,依然觉得是一部完整的曲目。下面就对三个乐章进行简单的解析。
一、第一乐章
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为较快的行板,旋律由三组一个四份休止符和两个四分音符的单音开始,三拍子的节奏本身就带着流动性的特质,加上D大调的旋律和音程跨度大小的圆融转换,在平铺的节奏中又添加了几个三十二分音符的装饰音,一段清丽,温柔又带有写灵动的抒情乐句流淌而出。圣桑的创作风格与双簧管的演奏风格是极为契合的,他了解双簧管最动人的音区在哪里,也很好的发掘出了双簧管音色的优点。旋律流动中又不乏适当的休止作为点缀,过渡自然的带入了下一个乐段中,就像乘着一艘小船,在两岸连山的江流中缓缓前进,每一个转弯都是愉悦而舒畅的,转弯后又会看到新的风景。在下一个风景中,音调转为沉静而优雅的低声部,依然很富有情感的长线条旋律把双簧管声音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圣桑在发展部做了转调处理,升D和降E的同音替换,使转调圆润如意。其后是大篇幅的连音旋律,虽然在调式调性上发生了变化,但音乐的连贯性和音乐风格却没有发生改变。发展部的节奏和旋律相比呈示部更加的自由,在这段乐曲中,情感的抒发是最重要的。在发展部的结尾并没有回到降E调的主音处,而是落在了升F音上,目的是为了再次的同音转换回D大调上,连音线的运用使整个发展部包括转调处都自然温暖,如歌的旋律在双簧管清亮温柔的演奏中充分展现出来。
调式的回归同时也做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尾的主题再现自然的接入,在呈示部的基础上稍作修改,更加激昂的旋律以及大幅度的音程跳转连接使这个乐章进入了高潮的部分,最后的弱音记号和减慢的标志又使情绪缓缓降落,在一个高音的轻声细语中结束。
二、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是更加轻快的,带有了一丝船歌的韵味,这种田园风格的清新旋律用双簧管明亮又柔美的音色诠释,极具画面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个乐章的引子和结束的部分,所运用的更像是中国元素,和中间片段的连接也没有违和感,整体听起来就是圆融一体的。让我们不禁感叹音乐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引子部分的三十二分音符充满了俏皮与灵气,紧接着进入的八分音符三连音,把我们瞬间带入初升起太阳的林间,还隐隐带着雾气与露水,耳边甚至隐约传来鸟儿的轻啼声,一片仙境一般的美好景象,好似世外桃源的一天由此展开。
主题部分,是由更加轻快的9/8拍进行的,小符点的节奏型赋予了乐曲灵动欢快的韵味,让听者不禁想到了圆舞曲的节奏,忍不住会心一笑,跟着乐曲摆动起来,这一点在下一个乐句中后半拍进且连续带装饰音的单音符中也可以得到体现。在随后的转调上,圣桑沿用了第一乐章的同音转调手法,使乐曲自然过渡到了g小调,进行了短暂的七个小节的离调,并且用同样的手法又回到了G大调的调式中,只有一个小的装饰音作为转调的点缀,可以说是很别出心裁地运用了。同音转调也许是圣桑创作乐曲时的小爱好,这种自然而圆融的转调方式无疑和整首乐曲的风格极为搭配,同时也使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得到了很好地连接。
到了第二乐段,它的整体音域是要低于第一乐段的,并且在节奏和重音上都比之前激烈很多,符点音后的十六分音符使乐句的旋律更加富有流动性,甚至隐隐感觉得到水花激烈的飞起,流动至一个高音处达到高潮的部分。随后的弱音符号显示乐曲又回到了轻柔如流水般的旋律,在一个无限的长音中引入结尾部分。
尾声处的旋律是开始的变奏,一二乐句是掐头去尾的基本重复,到了第三个乐句中改为了四个连续的三连音,旋律的速度又一次放缓,并以八分音符的大跨度单音跳跃和四分音符作为结束,使慢速的旋律依然动人,仿佛一缕烛光渐渐远去,充满意境。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是最为欢乐的一个乐章,从乐谱中的molto allegro(活泼的快板)就可以展现出来,在这一乐章里很难找到西方乐曲的传统结构,它更像是一部即兴完成的灵感之作,整首乐章一气呵成。大篇幅的八分和十六分音符的快速演奏,和小符点大跨度音程的反复大跳,我们很难找到这个月章中的连接或可以分段的地方。
这个乐章转调的地方非常多,从F大调到降A大调,还有F大调与D大调地来回交替,中间经历过六次的调式变化,一直到最终没有回到开始的调式,而是完结在D大调上,可以看出变化是十分复杂的。比起前两个乐章偏向古典主义的大家闺秀,第三乐章更具有浪漫主义自由奔放的特质。
乐章的开头是一连串的同音三连音再加上一个自下而上的三连音音阶,颇有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开头的韵味,紧接着是八度音程的快速大跳,在降落至谷底时再由流畅的音阶演奏出如流水一般的动感,整体看起来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急促激烈之感,使这一部分的乐曲显得十分诙谐有趣。
这一乐章的演奏难度远胜于前两个乐章,无论是在演奏技法的基本功还是对于气息的把握,保持音量和音色的稳定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同样的,这样的难度同时也使整首乐曲的内涵更加丰富,增加了它的厚重感。
四、总结
圣桑的这首由双簧管演奏的作品,就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画卷,既有甜美的自然风光,也有浓郁的人文氛围。一路上,我们从最初的晨林薄雾、闲适安然,到小桥流水、山间渔歌,直至最后的飞湍瀑流,砯崖转石,每一卷都是截然不同的,却也觉得它们是一体的。对于乐器本身来说,这首乐曲展示了双簧管演奏风格的无限可能,也让无数听者重新认识了这一乐器,它可以高雅端庄,也可以如泣如诉,可以闲适淡然,也可以激烈动荡,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参考文献:
[1]周文娟.浅谈“双簧管与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以圣桑双簧管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J].歌海,2009(03):76-77.
[2]刘贺明.圣桑《D大调双簧管奏鸣曲》的艺术特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2(02):205-207.
[3]殷岚.试析圣桑音乐创作中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萌芽[D].湖南师范大学,2007
[4]郭世权.双簧管的音色在浪漫作品中的应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