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审美的“源”在哪儿?

2019-10-20丁田鑫

艺术大观 2019年28期
关键词:审美色彩

摘要:阴阳经纬天地,立五行以正天时、正人事。先秦的人们希望以阴阳五行以上晓天意下率民心,通过将阴阳五行说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感知上天的旨意以求达到人通神灵天人合一的境界。形象其外,情居其里,不同的色彩能够传递出不同的信息,作为最能让上天感知到的外在形象以及让臣民恪守的内在信仰——服饰就成了先秦时期人们阴阳五行思想的突出体现。

关键词:阴阳五行说;先秦五色观;服饰内涵;审美;色彩

一、引言

《尚书正义》中记载:“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中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而先秦时期的人们在衣着方面与阴阳五行紧密相关,那么当时的服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故基于阴阳五行的视角来认识先秦时期的服装内涵。

二、阴阳五行的含义

早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以及金文中便可窥见出阴阳雏形之痕迹,可以推断出人们观察到,太阳的日光所能够普照的山坡称为“阳”阳处是光明的是比较高的地方;阴是太阳的日光所不能到达的山坡称为“阴”是比较暗淡的、比较低的地方。故《易经》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此时便将阴阳结合为一体,辩证的通过“阴”“阳”的结合、分离、对抗来解决人们所遇到的问题。

《尚书》是目前记载“五行”最早的文献,记载于周武王问道于箕子的话语,可见古人将五行理解为水、火、木、金、土皆为自然环境所见之物,并将其所性及作用进行分类。五行并非古人所遐想的,而是通过对周围事物、自然环境的理解后,将自己所认识到的世界归纳为“五行”;且古人发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被其他事物所消灭,并衍生出另一种物质(例如:河流、雨水滋润了土地,大地衍生出树木等)。

三、阴阳五行观对“衣”的体现

统治者们在各自主色的基础上制作冕服以作为出席重大活动与向上天祈祷、祭祀时的礼服。冕服的主体为玄衣、纁裳。玄即黑色,纁即浅红色或浅黄色,上衣黑色,下裳黄红色,用来象征天地的颜色,玄色为天,纁色为地。

“冕”起源于黄帝,备于尧舜,善于周代。除了阴阳五行观,“冕”在周代时被赋予了更多的寓意。“延”形状的前圆后方,色彩为上用玄色(黑色)下用纁色(淺红色或浅黄色)正是隐含着阴阳观中苍天与大地的象征表示天圆地方。天子的冕冠为十二旒,旒珠最多可用青、赤、黄、白、 黑五种色彩合成的缫 (藻) 和串有五种颜色的玉珠共同组成的玉藻,每旒所用玉的数量也用最多的十二玉为饰。“十二”是天之大数, 天子是上天之“子”, 十二是为了彰显天子乃上天所选定到人间的统领者,五种色彩则是将五行的颜色,以表示天子为大地万物的统领者。

冕服同样起源于古人的宗教祭祀以及古人对上天与大地的崇拜,正如冕服上的纹绣装饰般,正暗含着古人对发生在他们眼前的众多自然现象,在他们无法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时,就自然地归结为某种神奇的力量在操控着这一切变化,而这神奇的力量正是“天地”。例如当人们面临一些无法抵抗的灾难时(雷电、暴雨、地震等)他们就会越发地对“天地”产生一种敬畏,越发地想与“天地”对话,故而将他们所能够看到的自然现象画饰在服装上,穿上祭服期盼与“天地”对话。这些装饰后逐渐演变为“十二章纹”,它就是绘、绣在冕服上的图案样式,是夏商周以及以后封建社会时期服饰等级的标志。根据服装的用途章纹图案依次递减。例如: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帝王的皇恩浩荡,普照四方。山代表稳重性格,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

古人认为品德高尚的人才可以匹配得上相应得章纹,故十二章纹为天子所使用,公爵用九章,侯、伯分别用七章五章 。十二章纹正是将古人对“天地”——阴阳的敬畏与崇尚表现得淋漓尽致,冕服于是就成了表现与传达古人思想的“形式主义”,并充分利用冕服所具有的各种组件和图案特点, 以符号的形式承载并标示着先秦人们对阴阳思想的认知,传达出了人们的思想理念也寓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这些无一不显示出先秦阴阳五行贯穿宇宙、天地、自然,以至于使服装上呈现出阴柔与阳刚,看似阴柔实则透露着阳刚之气,两者难舍难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更是渗透入各个国家的旗帜颜色与服饰的主色。

四、小结

阴阳五行中的天人感应思想便是首先通过人的衣着服饰来表现:国家的整体服饰色彩以表示本国授何种天意所持何种道;君王的服饰向上天表示感知并顺从天意、尊崇天道,向臣民以宣扬王道君授天意来治理天下;臣子的服饰表示依据礼制向君上表示忠从王道、区分等级、统率下民;民间的服饰表示顺从王道、依时节而着服饰以顺气。阴阳五行思想渗入到人们所必需的“衣”中,以寄托整个国家的思想与志向。阴阳五行中并没有绝对的胜者也无绝对的败者,而是通过一种相生相克的圆形循环来维系天地宇宙间的运作。从最初物质外在形象简单归纳到五行相生相克的属性阐述再到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节气。由简单的唯物认识到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所蒙上一层属性论,再到成熟的具体运用于实际。阴阳五行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其中除了有统治者的侧面推动,更多的是其思想正符合当时物质生产力的所需的历史推动。

作者简介:丁田鑫,男,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研究方向为舞蹈表演与编导。

猜你喜欢

审美色彩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