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与维护

2019-10-20刘君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5期
关键词:运行维护继电保护电力系统

刘君

【摘 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给予了更大的关注。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取决于继电保护装置设计是否合理以及装置的自身质量。而且在继电保护装置完成安装之后,还会受到工作环境和维修人员以及外界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为了能够确保电力系统安全顺利的运行,避免出现各种恶性安全事故。本文重点对继电保护的运行和维护进行分析,并提供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

引言

电力能源是世界各领域发展的重要能源,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现代电力工程包括电能的产生、输送以及分配。电力系统必须根据电力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否则就会因故障而引发安全事故,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继电保护装置来实现,该装置能够及时对系统故障做出反应,并以警报的方式通知维护人员,促使故障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处理。要想真正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必须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制定出科学恰当的继电保护装置操作方案,并使用质量合格的继电保护装置和科学的防范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1继电保护装置

1.1运行特点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电力系统故障时及时传递信号,并控制其他设备,将故障的影响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并且还能切除故障。此外,继电装置在运行时也会出现问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1)拒动故障,即未能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及时发出信号并切断故障。(2)误动故障,主要指保护装置出现信号或动作报错的现象。这主要指的是传统的保护装置,当前所研究出的继电装置具有自动化特点,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测,获取最具时效性的信息,掌握各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并且能够远程监督与控制设备。

1.2基本要求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继电装置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选择性即在系统异常时必须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并选择性切除,以免影响其他部位。2)灵敏性即明确自身所涵盖的保护范围,仅反应自身所负责的区域,确保能够及时动作。3)速动性即必须立即对故障做出反应并加以切除,以免故障因得不到处理而演变为更大的问题,影响系统其他部分。4)可靠性其是最为基本的一项要求,否则保护装置就难以对系统故障做出反应,这样就会导致故障的影响范围持续扩大,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出现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必然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3继电保护出现的问题

1)继电保护系统软件错误运行

软件系统出现偏差,使保护装置出现错误工作,甚至不工作的情况。主要包括缺乏正确的需求分析定义、软件程序设计、编码以及测试方式出现偏差、定值输入不准确等。

2)继电保护系统硬件装置缺乏一定的可靠性

假如继电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以及继电保护辅助装置和装置的通道、接口、断路器等无论哪一项电力网络元件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会使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主接线的可靠性受到影响。继电保护硬件质量的优劣对系统保护的可靠性起决定作用。

3)人为原因

安装人员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线,甚至出现接错线的情况。检修和运行人员的工作疏忽都会造成继电保护缺乏可靠性。

4)计算机保护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计算机设备的加入给电网运行人员带来了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达到了系统的智能化的操作方式。但是,当前的计算机设备具备了以往设备不具备的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综合有效地利用。但是由于计算机设备一般是独立运行,不具备数据分析能力。

2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

(1)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主要体现在数据的处理和数据的分析上,目前,继电保护技术通过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完善电力系统的信息体系,确保电力信息的准确性。同时,网络信息的应用能提高系统数据分析的效率,通过对比以往数据,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现状。信号的收集也能使电力系统的优化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通过图像,也能发现电力系统运行的细节,为整改电力系统运行模式提供指导方向。

(2)应用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如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系统能自动地发现出现问题的地方,并在运行中尽可能忽略故障,保护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性能。电力系统包括变压器、发电机、电阻等重要的用电元件,每个元件间有固定的间距,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强调各元件间的衔接,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避免电力系统运行震荡对电能的损耗,提高电能的输出效率。

(3)应用互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需要安装互感器实现互感技术的应用。常用的互感器分为光学互感器和光电流互感器两种,主要有绝缘高压、传导速度快的优势,互感器种类的选择需要结合电力系统的各种参数和运行要求,以此才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互感器的应用不仅能节约能源,更能实现系统信号的准确传递,拓宽电力系统的运行范围和路径。

(4)应用编程控制技术。编程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电力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系统设备的应用难度。因为计算机编程语言能很好的操作整个系统,处理难度较大的指令和逻辑关系,让电力系统的运行变得更加简单,降低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编程控制技术的应用也能淘汰传统的触点继电器设备,使電力系统的运作更加顺畅,促进我国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维护要点

(1)操作标准。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实施,对电力系统的寿命有极大影响,因此,作为维护系统的工作人员,规范自己的操作标准十分重要。电力系统中,每套设备都有自己的维护方法,正常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是保证设备和系统寿命的最佳途径,定期检查设备也是维护设备的基础,工作人员要对潜在细节严密勘察,一旦发现设备中的小问题,便要及时处理,确保该问题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设备的安全隐患要完全解除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在投入使用后,工作人员追踪该安全隐患的情况,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安全隐患影响最小的状态。

(2)实施安全的装置技术。由于气候环境等不同条件,各个地区的电力系统运行情况有较大区别,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量也有较大区别,各个地区都有专门的电力负荷需求,因此,在日常操作中,一定要注意根据电力负荷需求调整周围环境,将环境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必须保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安全性能,在维护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影响安全性的地方,一定要向上级部门及时汇报,以最快速度解决安全问题,使保护技术的维护工作积极到位,同时,工作人员间互相监督装置技术的操作是否安全,也能直接保证装置技术的安全性。

(3)随时对状态进行检修。定期检修是继电保护系统能维护电力系统的基础,但定期并不意味着频率多就行,要尽可能地检修经常容易出问题的设备位点,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工作人员对设备的细节需要烂熟于心,每个设备细节对应的功能都必须掌握,在检修工作中,才能效率高地检测设备的安全状态,从细节中检验出设备的安全问题,以便及时地对设备进行维修,避免产生更大的安全隐患及造成更大的财务损失。

4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科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普及率越来越广,现代科技的发展目标逐渐转向为网络化、自动化一体化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也不例外,这样的发展要求保护技术在创新之余,保证技术质量,工作人员实施保护技术时认真负责,对维持电力系统的寿命也有重大意义,未来我国的发展重心也将继续放在科技发展上,使我国科学技术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张伟.浅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7(23):242-243.

[2]贺晓焕.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8):232.

[3]王宁.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故障与排除[J].电子制作,2015(10):221.

猜你喜欢

运行维护继电保护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系统在10kV配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措施探讨
消弧线圈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探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试析配电电缆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检修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