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鲍勃·迪伦抗议民谣的艺术价值
2019-10-20王文山
王文山
摘要: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迷惘和彷徨。鲍勃·迪伦和他的民谣音乐横空出世,为当时的美国带来了一股新风潮,也为美国的摇滚乐做出了不可比拟的贡献。抗议民谣领域内的鲍勃·迪伦的想法与动机仍然是一个谜,因此本文研究鲍勃·迪伦与他的民谣音乐,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探讨艺术价值。
关键词:鲍勃·迪伦;抗议性民谣;摇滚乐;艺术价值
一、鲍勃·迪伦的抗议民谣之路
鲍勃·迪伦自幼就展现出了对音乐的狂热和非凡的音乐才能。10岁自学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加入摇滚乐队大学时期渐渐对民谣产生兴趣,并开始以鲍勃·迪伦这一艺名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内演出;大一选择退学,搬到纽约开始专职进行音乐创作,并继续从事民谣演出。由于鲍勃·迪伦的歌词含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使得他的歌词受众多文艺青年和以Robert Shelton为首的大批乐评人的追捧,并在圈内渐渐名声大噪,在一众民谣歌手当中脱颖而出,继而被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星探所注意,于同年签下了第一份唱片合约。公司将鲍勃迪伦打造成年轻一代民谣歌手中的未来之星。
1962年鲍勃·迪伦出版了他第一张个人专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美国社会并不稳定,各种社会性事件层出不穷,他的处女专辑采用客观的立场,审视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各类事件。于1963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受偶像Woody Guthrie影响创作出了适应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不朽抗议歌曲《Blowing In The Wind》,鲍勃·迪伦本人也凭借这首歌一跃成为超级巨星。1963年与Joan Beaz联合演唱《Only A Pawn In Their Game 》和《Keep Your Eyes On The Prize》。正是在这次事件中,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伟大的演说《I Have A Dream》。逐渐的鲍勃·迪伦被人们视为社会活动的代言人,但他慢慢地开始对这一身份产生反感,他拒绝被人们的印象所束缚,他不想变成别人眼中的自己。不久之后,鲍勃·迪伦突然拒绝被视为民族音乐先锋的形象,并在1965年Newport folk festival不顾自己抗议民谣歌手的身份,放弃了原声吉他独奏,突然转用电吉他和乐队演奏。这次的表演也被视为鲍勃·迪伦事业的转折点,但相对应的社会形象和在民谣界的影响力,并未因此而发生明显下降。
二、赋予音乐独特的魅力
使用音乐作为武器这种观念,自幼就根植于鲍勃·迪伦的脑海中。早在他14岁时就通过收音机、电视机和大量唱片领略到了摇滚乐的狂热与神奇,还有音乐除了其本身具有的艺术属性之外的另一种属性——社会属性。来到纽约后不仅受偶像美国创作民谣歌手Woody Guthrie开始用民谣表达自己的思想,之后又通过随女友参加社会活动,被大量真实的社会案例所深深触动,他开始决定要为社会公益做一些什么,于是开始在自己的音乐中加入与社会生活、事件有关的歌词。鲍勃·迪伦的《The Death of Emmett Till》于1962年发表,这首歌的发表标志着鲍勃·迪伦开始转型到抗议民谣创作和演唱,音乐被赋予了更多社会属性。
传播媒体的原因也是鲍勃·迪伦选择用音乐参与社会活动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末电视节目将摇滚乐向白人中产阶级播放和推广,公众的品位和文化价值发生了改变,紧接着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进入媒体时代,音箱制品平台和新兴的电视传媒正在崛起:晶体管收音机、有线电视等传播媒介拥有率都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使得音乐的传播较其他形式来得更为便利、有效也更具影响力。同时,音乐不仅仅以一种声音形式存在,还是一种能被不同人群感知的特殊文化语言,更容易刺激人的感官,产生出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震撼力量。音乐代表了人类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们表达情绪的一种媒介。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一些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便应运而生,这些音乐有的是为了抒发不满情绪,而另一些则是为了揭示一些社会现状,呼吁号召更多的人去正确面对。
三、手段还是真实想法
关于鲍勃·迪伦是将抗议性民谣当作自己成名的手段还是用来抒发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这一分歧一直都存在争议。不少人坚信鲍勃迪伦本人与他们同是为一个理想而奋斗,单强匹马将民谣变成了具有社会属性的音乐。而另一派他们的观点则认为鲍勃·迪伦歌曲不过是一种音乐形式而已,是唱片公司结合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为其进行的商业包罢了已。关于这个话题从未缺乏争议,争论到现如今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答案。经过分析鲍勃·迪伦的歌曲、纪录片,传记、新闻采访等资料,不难发现鲍勃·迪伦的音乐与本人性格,并非与公众认为的那样,而是音乐具有社会属性,而其本人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人。
鲍勃·迪伦的歌曲可以被视为抗议性民谣,是因为他的歌词中含有符合当时社会需求的元素,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实践,容易让人产生关联。早期作品的歌词大多含义深刻,富有文学性和哲理性,经常使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同时又暗含讽刺意味。之后的作品虽是写泛泛的歌词,但人们可以自己填补空白。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不同的人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可以根据他们自己个人的理解和体会读到他们自己想读出的东西。这些年轻人通过鲍勃·迪伦的作品读出了他们迷失的信仰,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精神领袖。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使得鲍勃·迪伦的歌曲具有更长的“保质期”,他的音乐可以在60年代甚至60年代之后的社会中,被人不断传唱。
对于鲍勃·迪伦的立场一直是存在争论的,但是他本人表示自己是一个比较出纯粹的音乐人,他只想写歌和表演,不想参与各类主题的社会活动,不想被舆论和媒体贴上抗议歌手的标签。他的作品中也只有早期的《Blowin in the wind》被明确定与社会运动相关联的歌曲。他“宣布自己的艺术独立于运动和国家事务”(Peedie,2006,17),除此之外他还相信“歌曲不会改变世界”,1965年的《Newport folk. Festival》上將一贯的木吉他和口弦琴表达的温婉,转换成暴雨般急促的鼓声与电吉他,放弃用民谣表达社会情绪。根据James杂志1989年认为:“改变他的音乐意味着改变他的社会活动,取代他的原声吉意味着在观众和演奏者之间建立一种隔离。他这些都证明了鲍勃·迪伦本人不想参与过多的社会活动。”至于他异见者的形象则完全是媒体和公众舆论将他塑造成的,与他本人的意愿偏离。一旦一种身份被固定在观众心中或者媒体的印象里,那么他就永远无法逃脱。他的作品仅仅是他自己对生活的反映,全都是来按自己内心而作、抒发自己心声。
四、鲍勃·迪伦在抗议性民谣中的地位及影响
鲍勃·迪伦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抗议民谣歌手。他不仅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抗议民谣素材,而且是最早让美国民众意识到民谣的文化力量,而且并力量可以用来改变大众的思想。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美国,鲍勃·迪伦的歌开了先河,他的成功地启发后辈将民谣与文学、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鲍勃·迪伦为抗议性民谣起到开创性作用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鲍勃·迪伦的抗议性民谣使得歌词上升到了更高的地位,影响了John Lennon和Paul McCartney及他们之后的众多歌手,使他们将深刻内涵的歌词同音乐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也影响了一代年轻人,让他们去更深的思考。
由鲍勃·迪伦抗议性民谣引起的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摇滚乐热潮,使得摇滚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美国流行歌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摇滚乐带来了大批的优秀创作者和乐手。更重要的是重新给予摇滚乐一次新生命,让摇滚乐具有思想和内涵。鲍勃·迪伦的抗议性民谣更是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凭借他本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吸引了美国媒体和大众去关注社会。
参考文献:
[1]刘翠翠.国内鲍勃·迪伦诗歌研究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26(4):88-92.
[2]陆修远.鲍勃·迪伦摇滚艺术价值探源[D].浙江师范大学,2010.
[3]王化学.正典不拒绝民谣与摇滚——从鲍勃·迪伦获诺奖说起[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38(5):84-89+142.
[4]佚名.掌阅首发《鲍勃·迪伦传》电子书[J].新闻知识,2016(11):18.
[5]Trever Hagen.Ecomusicology. Rock, folk, and the environment by Pedelty, Mark[J].Social Anthropology,2014,22(1).
[6]王翔.中国“民谣—摇滚”中“青年主体”的流变(1986-2013)[D].上海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