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成大宦游桂林摩崖题刻研究

2019-10-20边恩慈

艺术大观 2019年28期
关键词:范成大桂林文人

摘要:桂林石刻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将石刻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古人评:桂林诸山无一处无摩崖。历代书家到此,以摩崖为形式,以题名、题记、题诗、题榜为体裁,以记载开启山林,抒发内心感受、留存优游踪迹。本文以范成大宦游桂林题刻为例,研究其种类、特点及影响。

关键词:范成大;桂林石刻

一、范成大宦游桂林

范成大为南宋名臣,字致能,号石湖,平江吴郡人。周必大于《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中所记:“历典名藩,所至礼贤下士仁民爱物,凡可兴利除害,不顾难易必……去思遗爱,所在歌舞之。”范成大至桂做官近两年时间,他重民生,抓利害,为桂林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其于桂所作诗文著作也为后世研究了解桂地提供重要帮助。

二、范成大于桂题刻心态

范成大于桂期间,正是此地石刻发展的兴盛时期。桂林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众多文人雅客到此一游,且用题名、题记或题诗的独特方式来表达对此地的喜爱之情,故有当今所流传下来的众多文人题刻。

在历史上,大多数的官员尚文,多重身份于一身。如范成大概是朝廷官员,也是文学家。在宋代的大背景下,重视文人。在宋代强大的官员队伍中,大都是由文人组成。文人在此被格外重视。但在此状况之下,竞争极大,弱者无奈流落偏远地区,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因此不同的人到桂有不同的心态。文人的题刻心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诗人记录当下自己的情感状态,与客观事物无关;其二,诗人到此游览优美的自然景观而触景生情,记录自己对所见所闻的感触,借景抒情;三是旅桂者借他人诗词歌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每位至此地之人心态不同,状态不同,题刻不同。

三、范成大于桂题刻

范成大宦游桂林,先后在七星岩、屏风岩、中隐山、龙隐岩等地题刻留痕。做官期间,正是其书法创作的活跃期,书风端庄典雅,缜密谨严。其中代表性题刻《范成大复水月洞铭并序》于象鼻山水月洞崖内:“水月洞剜漓山之麓,梁空踞江,春水时至,湍流贯之。石门正圆,如满月涌,光景穿漢,望之皎然,名宾其实旧矣。近岁或以一时燕私,更其号“朝阳”,邦人弗从。且隐山东洞既曰朝阳矣,不应相重。”

此件作品点画圆劲,结构方整,带有较强的颜真卿的书法特征。其另一件留存作品《范成大壶天观铭并序》,是范成大游屏风山时有感而题。《桂海虞衡志》一册中有记:“凡穴洞皆幽暗逼仄,秉烛而游。唯屏风岩高广壁立,如康庄大厦,延纳晖景,内外昭彻。石湖居士命之曰“空明之洞。”……居士曰:“世所有相,如空浮华,心目颠倒,细差别。故善巧者,能于宝珠,及以芥子,乃至毫端,出现尘杀彼观瞻者,不觉不知,况一壶哉!”客悟且笑,曰:“然则游戏神通邪!”居士亦笑,而为之铭:心尘目华,三昧现前。我提一壶,维上下。此三昧门,溥施游者。”

此外,其刻于七星岩口东侧西向的《范成大碧虚铭》,与前两件作品风格类似,皆为真书,都未脱去颜真卿的影子。《碧虚铭(额)》记:“唐郑冠卿遇日华、月华君于栖霞之洞,与之笛,不能成声,倾壶酒饮之,虞得滴沥;独记其赠诗二篇。出门见二樵者,问曰:“洞中乐乎?”畦步亦失所在。吴人范成大小筑其处,以识幽讨。按诗卒章云:“不缘过去行方便,那得今朝会碧虚”。”

此作品在用笔上,点画圆厚有张力,少曲线,多直线,用笔果断肯定;在结体上,以方正为主,收放自然;在章法上,横成行,纵成列,整体秩序感较强。对比变化丰富但不躁动,和谐统一。任何一种艺术风格的产生都源于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各种客观因素影响之下建立自己的艺术观,在自然书写过程中,借笔抒发自己的情感。范成大另一件存世作品《鹿鸣燕诗并记》摹刻于伏波山还珠洞北壁东南向。以此形式激发桂林学子发奋图强。因其书写环境不同,故其风格特征有所不同。史料记:“淳熙元年秋九月,桂林鹿鸣燕,太守范成大赋诗以劝驾维南吾国最多儒,耸观招招赴陇书。竹实秋风辞穴凤,桃花 春浪脱渊鱼。月宫移种新栽桂,江水朝宗旧凿渠。况有龙头坊井在,明年应表第三闾。”

较前三件作品,产生较强的对比变化。此件更加灵动多变,特点为:第一,点画灵动自如,用笔多变;第二,结构紧密,但又充满意趣;第三,章法变化丰富但整体和谐统一,排列有序,从章法中可见其潇洒自在之气。在书写中能表达自己的书写感受与艺术风格,展示其独特的文化修养。

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部分题刻残破流失。尚存几件基本完好。其作品楷书常带行书笔意,表现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桂海虞衡志》记:“今朝真做游仙梦,不似骚人赋子虚”,可见其将广西自然景观与个人艺术思想相融合,为其后艺术道路做重要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宋]范成大.齐治平.桂海虞衡志校補[M].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2]于北山.范成大年谱[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周去非,杨武泉.[M].岭外代答校注.中华书局,2006.

[4]陈振濂.书学美学说[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5]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6]桂林市文物局,林京海.桂林文博研究文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边恩慈(1994.9-),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广西艺术学院书法与篆刻方向研究生。

猜你喜欢

范成大桂林文人
桂林行
乐!乘动车,看桂林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喜晴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改善生态 平衡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