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及改进措施
2019-10-20王金虎
王金虎
摘 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通病在施工过程中在所难免,预防和杜绝质量通病,提高工艺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保证措施
近年来,混凝土在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差,存在少许的麻面、蜂窝、裂缝等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如不能根除,将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下面就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处理措施及外观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定义
气泡:当混凝土用水量过多,塌落度大,水分蒸发后形成气泡或者未进行充分振捣,混凝土空气未排出而形成的现象。
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和直径与深度均小于5mm的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
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孔洞: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或蜂窝较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包括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和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
(一)气泡
产生原因: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或现场计量有误。②模板表面不光滑,脱模剂太多、太粘,将滞留混凝土中的水珠及气泡,从而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气孔。 ③振动棒振捣的间距过大,振捣时间短,使混凝土中的水珠及气泡没能全部逸至表面,从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气孔。。
处理措施:修补材料:①普通硅酸盐水泥(罐内水泥);②滑石粉;③ 108胶。对于直径2mm的气泡及水纹在短期拆完模板后采用修補材料涂抹的修补方式,1-2天后,采用砂纸打磨。对于气泡直径大于2mm混凝土表面应采用砂纸打磨表面,使用修补材料修补,用灰刀抹缝,龄期达到后,砂纸打磨。
(二)麻面、蜂窝、露筋、孔洞
产生原因:① 模板接缝不严,板缝处漏浆,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模板未满涂隔离剂;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或现场计量有误;③ 振捣不密实、漏振;④ 混凝土搅拌不均,和易性不好;⑤混凝土入模时自由倾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⑥底模未放垫块或垫块脱落,导致钢筋移动;⑦钢筋间距过小,石子粒径过大,振捣不仔细;⑧拆模过早和拆模措施不当、以及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等。
处理措施: (1)麻面①用稀草酸溶液将该脱模剂油点或污点用毛刷洗净,于修补前用水湿透。②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为细砂,粒径最大不超过1mm。③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2—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灰桶中拌和,随拌随用。④用刮刀将砂浆压入麻点内,随即刮平。⑤修补完成后,即用草帘或土工布进行保湿养护。为了保证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要用白水泥进行拌合。
(2)蜂窝
小蜂窝
①将修补部分的软弱部分凿除,将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②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用中粗砂。③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2-1:3,搅拌均匀。为了保证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需要掺白水泥进行拌合,黑水泥:白水泥比例为 7:3。④按照抹灰的操作方法,用抹子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在棱角部位用靠尺将棱角取直。⑤修补完成后,即用草帘或土工布进行保湿养护。
较大蜂窝的修补
①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冲洗干净后,支摸,用细石混凝土(比原强度高一级)仔细填塞捣实,修补完成后,用草帘进行保湿养护。 ②清除困难并影响承载力时,可埋压浆管、排水管,表面抹砂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3)漏筋
表面漏筋: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冲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1:2.5水泥砂浆,填满漏筋部分,再抹平。漏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骨料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强度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环氧树脂混凝土填塞并压实。
(4)孔洞
①将混凝土孔洞周围的疏混凝土及浆膜凿除,上部向外上斜,下部方正水平。②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后,修补前用湿麻袋或湿棉纱头填满,使旧混凝土内表面充分湿润。③水灰比可控制在0.5之内。为了保证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需要掺白水泥进行拌合,黑水泥:白水泥比例为 7:3。④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强度高一级。为了保证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要用白水泥进行拌合。⑤为减小新旧混凝土之间的孔隙,混凝土可加微量膨胀剂。⑥浇注时,外部应比修补部分稍高。⑦修补部分达到构件设计强度时,将外部凿平。⑧分层捣实以免新旧混凝土接触面上出现裂缝。
(三)裂缝
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 一是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时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得不到散发,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使混凝土的形变超过极限而引起的裂缝。二是在炎热或大风天气,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在混凝土浇筑后数小时仍处于塑性状态时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处理措施:
(1)细微裂缝(宽度小于0.5mm)①用注浆器将环氧树脂溶液粘结剂或甲凝溶液粘结剂注入裂缝内。②注射时易在干燥、有阳光的环境下进行,裂缝部分应干燥,可用喷灯或电风筒吹干;在缝内湿气逸出后进行。③注射时,从裂缝的下端开始,针头应插入缝内,缓慢注入,使粘结剂在缝内向上填充,缝内空气向上逸出。
(2)浅裂缝(深度小于10mm)①顺裂缝走向用凿刀将裂缝外部扩凿成V,宽约5~6mm,深度等于原裂缝。②用毛刷将V形槽内颗粒及粉尘清除,用喷灯或电风筒吹干。③用漆工刮刀或抹灰工小抹刀将环氧树脂胶泥压填在V形槽中,反复搓动,务使紧密粘结。④缝面按需要错成与构件面齐平。
(3)深裂缝
将微细裂缝和浅裂缝两种措施合并使用。①顺裂缝走向用小凿刀将裂缝外部扩凿成V形槽,宽约5~10②按上述方法进行清理、吹干。③先用微细裂缝的修补方法向深缝内注入环氧树脂溶液粘结剂或甲凝溶液粘结剂,填补深裂缝。④上部开凿的槽坑按浅裂缝修补方法压填环氧胶泥粘结剂。
三、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保证措施
(一)控制钢筋施工
①钢筋表面必须除锈、清洁。②钢筋下料准确,安装正确,保护层厚度适宜,固定牢靠。③浇筑时保证垫块的数量和质量,以防露筋。
(二)控制模板制作安装
①对使用的模板进行精密加工。②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③模板在安装前,应均匀涂刷脱模剂。④模板支撑应牢固,接缝严密、尺寸准确。
(三)控制混凝土施工
①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进场检验,严格按配合比配料,准确控制水灰比、坍落度、搅拌时间。②混凝土运输与浇筑的间歇时间必须在初凝时间以内保证连续施工、分层浇筑。③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小于2m,正确掌握振捣间距、时间,防止离析现象。
(四)控制混凝土养护
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养护方法,正确控制养护时间、次数、养护用水,特别是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五)控制混凝土拆模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合理安排拆模顺序,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并且拆模时由专人进行看护。
四、结语
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承担的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努力提高质量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严格工序、专业检验,减少质量通病 ,坚持以工匠精神,筑造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程小栓.预制混凝土箱涵外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12(0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