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2019-10-20鲍怡菁王雅静杨彦科

世界家苑 2019年12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工匠精神

鲍怡菁 王雅静 杨彦科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崇尚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之类的品质,更是一种积极创新的精神。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本文通过探讨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关系,分析了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作用,进一步阐述了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体现。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課程思政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后面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特别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相对薄弱,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有待增强。高职院教育体系中各类专业之间的相通之处就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的培养过程中也尽显学生的职业道德。所以,工匠精神中体现的职业道德值得高职思政课教师在课程的讲授中深入挖掘和思考。这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1 工匠精神的起源及释义:

在中国,“工匠”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即社会分工中开始独立存在专门从事手工业的群体后才出现的,此时工匠主要代指从事木匠的群体。随着历史的发展,东汉时期工匠一词的含义已经基本覆盖全体的手工业者。正是因为根植于中华传统的丰厚土壤之中,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中那种德艺兼修、物我合一的境界,始终为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现在2000年8月《中国残疾人》杂志《“工匠精神”---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选拔赛观感》一文,文章首次提到了鲁班这一能工巧匠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工匠精神”,并提出正是鲁班等能工巧匠的工匠精神,“筑起了中华文明大厦的坚实底座”。从2000年到2015年,工匠精神的研究一直处于沉寂阶段,各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寥寥无几。直至2016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后,对工匠精神的强调和呼唤引起了巨大反响,2016年研究论文达到了2462篇,2017年9月已达到了1573篇。代表性文章有陈华文的《制造业大国,呼唤工匠精神》,刘铮的《不可或缺的工匠精神》,任志新的《打造工匠精神,圆中国制造梦》等,其核心观点是:制造强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只有“工匠魂”,才能实现“中国梦”。 目前我国关于工匠精神及职业院校德育教学方面的研究理论方面较多,也有部分研究者结合一些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与工匠精神的实践案例,但很少有研究是结合现状进行反思,并提出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改进和完善,研究缺乏深度,显得粗糙及表象,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与德育教学的相互渗透没有做过多的阐释。

工匠精神一直崇尚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之类的品质,只有在这种态度下生产的产品品质能够得以保障,有效增加经济收益。这种精神应用于当前教学环境尤为重要,特别是职业学院,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加快职业技能的掌握,实现快速就业,需要应用工匠精神不断发掘德育教学工作潜力。在此理论前提下,本文着重研究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等,进一步探讨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提升职业院校德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 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第一,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

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在长期职业实践过程中养成的职业道德素养、彰显的特有职业品质。这种道德素养是职业精神的萃取,是优秀文化的凝练,是成就工匠的深层次的精神品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育人的价值标高,成为职业教育人才“质检”的衡量标尺。它是引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道德规范和成才目标。

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之间有着相似性。从其实质来看,工匠精神首要强调的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爱岗是敬业的基础,而敬业是爱岗的升华。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从调研中发现,凡是获得“工匠”和“劳模”荣誉称号的工人,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很多人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年之久,干出了一番事业。

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之间有着一致性。从职业道德和“工匠”本身来说,都注重的是产品和服务品质的提升,产品的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也可以说追求极致、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获得各类“工匠”荣誉称号的工人的共同特点。从目的来看,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都是为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而产生的。

第二,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相互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工匠精神来源于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但是,这只是对工匠精神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还缺乏对新时代中国工匠精神特殊性的研究。

职业道德是工匠精神的基础。新时代的中国工匠精神,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工匠精神的内涵,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他是建立在职业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既是对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传统职业道德的学习借鉴;既是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而产生,又是职业道德在新时代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对于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首先要认识到职业道德是工匠精神的统领与根本。因而培养工匠精神必须铸牢道德之魂。人有了德之魂,才能立世生存、行之久远。所以,职业教育必须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铸魂”工程,把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相结合,提高新时代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延伸。工匠精神基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生成了独到的行为特征:执着、精技、崇德、求新等。从十九大报告来看,“工匠精神”是具有新時代内涵的,职业道德是工匠精神的根本,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灵魂。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是传统工匠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无“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判断一个工人能否称之为新时代“工匠”的一个重要标准。

3 工匠精神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及途径:

首先,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水平。工匠精神应进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固定的关于“工匠精神”的思想专题教育内容。要弘扬和塑造工匠精神,就要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并在平时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有意识的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其次,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中,有利于培育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职业操守。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习活动,充分利用专业第二课堂、实训、顶岗实习机会,强化工匠精神的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核心在践行,学生只有在实际的学习工作中才能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才会去注重培养和践行工匠精神。 对于培育和塑造学生工匠精神, 专业课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在专业实训、见习中塑造工匠精神。

最后,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教学中,有利于健全高职德育评价制度,推动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要想在学生素养上有所拔高,激励职业学生向具有“工匠精神”的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靠拢,学校应加强德育考核评价机制的革新。建立专门的信息平台和积分制度,充分考量学生在产品工艺上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实现德育的知行合一,培育“德技双馨”的现代职业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也要多元化。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调动全院资源,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工匠精神为抓手,在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同时,推动开展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赵琴琴,陈寒.高校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N].中国成人教育,2018-01.

[2]杨冬梅.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特征[N].工人日报,2019-11.

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学学会2019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 “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德育教学工作研究”(编号:SZJYB19-030)。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工匠精神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