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窗 外

2019-10-20邱芃苡

作文·初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景象小河草坪

邱芃苡

导语: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朝无门慧开禅师的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年四季都有风花雪月这样的美好景象在身边,我们如果能够欣赏这样的风景,就会有美好的享受。

当然,有时候你的心情会由于种种原因而或忧或悲,或愁或苦。此时,抬眼观景,景象也会随着你的心情而有所不同。

无论是因欣赏美景而心生愉悦,还是因心情变化而感受到不同的景象,你都可以将眼前之景绘于笔下,让自己的情感融入景中,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让人起心弦共鸣之情。

怎样绘景融情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就是说,在绘景融情的过程中,要恪守“真”这一原则。

写出“真景物”者,绘景如在眼前;表达“真感情”者,融情能动人心。

要写出“真景物”,首先得会“细观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眼前的景象。如苏轼观察庐山一样,要横看、侧观,还要远观、近察,再到高处瞧瞧、低处瞅瞅;这样,景象的不同特点就会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就能看到或“成岭”或“成峰”的不同风景。

要写出“真景物”,还可以动用不同的感觉。“怒号”的风声,“穿林打叶”的雨声,惊起的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声音,这是通过听觉描写展现自然界中多样的声音之状。“似珍珠”的露水,“似弓”的弯月,大漠之上“直”冲云霄的“孤烟”,长河尽头下坠的浑圆的落日,能够让眼前显现不同景物的形态之美。苏轼“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诗中来自嗅觉的“香”带来的是独特的芳馨。王国维笔下“玉盘寸断葱芽嫩”让源于触觉的嫩嫩的葱芽似乎顿然活在眼前。摹写来自不同角度的感觉会让你笔下的景象鮮活起来。

要写出“真景物”,一定得选准能绘出“真景物”的最恰切的词语。读到“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你的眼前出现市场上那种喧嚷不已、人声鼎沸、充满活力的景象了吗?你是否感觉到那朵朵红杏挤挤攘攘、你说我笑、生机盎然、热热闹闹的状态?读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与“细”时,你可曾想象到细细的春雨悄无声息地在夜晚滋润大地的情形?运用最恰切的词语描摹,才能让你看到的景象活起来,亮起来,动起来……

写“真景物”并不排斥想象。只要这想象是你在欣赏景物的过程中自然生发的,是跟你描绘的“景物”有内在关联的就可以。如李白看到飞流直下的瀑布,将其想象为从九天落下的银河,以渲染其非凡的气势,就恰切地表现出了瀑布壮观的景象,也表达了自己观景时的惊叹。

要写出“真景物”,一定得融入你真挚的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动笔之前,构思之时,想到要写的景象,你的心中会涌起怎样的情感?是惊奇?是赞叹?是喜悦?是忧伤?“一切景语皆情语”,将这样源自内心的真情融入要描绘的景象之中,景象自会因情而动人。

当真感情融入真景物,你笔下的景象就会有血有肉,鲜活动人,呈现出独特的境界。

(张英华老师)

我家小区里有一条小河,从书房的窗口向下望,刚好能看到它。

河的两岸是两块大草坪,有一座小小的木桥横跨小河,连接着两块草坪,人可以从木桥上面走过去。河很浅,但是很长,弯弯曲曲的,流经半个小区,最后汇入一个大大的湖,光是透过我家的窗户能够看见的小河的弯就有五个。

这条河很温柔,河底的几块大石头,大概也就十几厘米高吧,平时,河面竟都盖不住它们。只有到下雨的时候,河水涨起来了,像偷吃了点心的贪吃的孩子,嘴巴里塞得满满的,小小的脸蛋涨得通红,才能勉强盖过它们的顶。

平日里,两块大草坪和小河一样静静的,也很温柔。这两块草坪上的草不像其他草坪上的草那么尖,那么硬,而是软软的,坐上去很舒服,好像坐在塞满了棉花的坐垫上。草坪上清一色都是嫩绿的草,没有任何花朵,好像刚刚出世还不懂事的小女孩,天真无邪,还不懂得打扮自己,只把最真实的自己毫无保留地展现给大家。只有到下雨的时候,而且必须是连下好几天雨之后,草坪才会露出一点点调皮的面容——在挨着的两棵小草间的那一点点缝隙里,冒出几个小小的白色的蘑菇。但是就连这蘑菇也是纯白色的,不含一点杂质。蘑菇很小,跟人的大拇指差不多大,数量也不多,就只有几个,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给嫩绿的草坪缀上一点点装饰。

从窗口看小河,小河是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但实际上,在安静平和的河面之下,有着不一样的风景——活泼的小鱼在河里尽情游玩。河里的鱼很小,最大的也不过一个手指关节那么长,小的就更不用说了。它们很机警,总是只在河底活动,从河面上看,根本看不到它们的行踪。偶尔有几个小孩到河边捞鱼,一般情况下是空手而归,因为河里的小鱼游得太快了!

窗外的小河总是在那儿,像个熟悉的老朋友,静静地陪伴着我。窗外的世界,比我想象的还要美丽。

(指导老师 高良连)

简 评

“两块大草坪和小河一样静静的,也很温柔”,这样的句子让人想到《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好像刚刚出世还不懂事的小女孩”,这样的比喻句让人想到《春》的作者朱自清。本文展示了两种语言风格——质朴无华与精心雕琢。你更欣赏哪一种呢?初学写作者为了将事物、人物写细致,发挥想象力,写点比喻句,是无可厚非的;待到有了一定的写作本领,或许就不需要这么刻意了,“恰如其分”是写作最好的状态。本文作者就达到了这一写作状态,我手写我心。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运用自如,重点写了窗外的草坪与小河,表达出对窗外世界的赞美与喜爱。

(郭培旺老师)

猜你喜欢

景象小河草坪
清澈的小河
Eval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c Injury by Traditional Drugs
草坪理发
冬天的景象
黑白键
大草坪
爱护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