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思政元素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2019-10-20骆敏
骆敏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充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文以《焊接结构生产课程》为例,探讨了理工类专业课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开发及实施,以共同做好新时代的育人工作。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工科专业课;教学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就是“其他各门课”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思政”视觉下的专业课教学,只有基于系统思维,潜心研究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特点,充分挖掘各种思政资源,进行科学的教学内容设计,改进教学手段,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本研究以工科类“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焊接结构生产》为例,其实施路径如下。
一、工科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标准设置的研究
深入研究本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挖掘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寻找合适的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修正教学标准,设计合理的教学项目。以焊接专业为例,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船舶、桥梁、航空航天、压力容器、机车制造、风力发电、机械装备等各行各业,据2004年统计,焊接就占整个钢材消耗量的40~60%,是我国制造业三大基本技术之一。近几年的大型工程如深海探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北京新航运站建设等都离不开焊接技术的应用,焊接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制造业水平,这就更需要我们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全面提高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具备珍惜韶华、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工科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研究
在以往的专业课教学中,授课老师更多的是将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量大,对思政教学涉及较少。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毕业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终身学习等可持续能力。因此,作为高职学校的工科类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学术素养,[2]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义不容辞。
(一)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步骤上,梳理原有的专业知识点和课程项目,对照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在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挖掘可进行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精心设计教案。以《焊接结构生产》为例:在焊接结构应力和变形的原理部分,结合焊接应力图和变形数据的测定,可以补充广大焊接科技人员如何进行科研研究和试验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能沉下心来进行学习,在将来的工作中也应踏踏实实,耐得住寂寞。又如,在焊接工艺装备设计部分,要求学生查找标准,不断改进方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还可以补充我国在装备业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配合所使用的教材,开发一些融入思政元素的校本教材,待机成熟后,可以结合专业课教材,编写具有思政元素的专业课教材和开发网络课程资源。
由此可见,只要用心,专业课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可以挖掘出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授课时配合教学内容一并讲授,在教书的同时育人,通过思政教育的案例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触类旁通。[3]
(二)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
1.教师身正为范,以德施教
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必须深入学习高校政治思想理论,以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勇于改革、创新。其次要不断提升自已的职业修养和学术水平,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例如:要做到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提前到岗做好上课准备工作、用心备课、认真讲课,认真批改作业和耐心地辅导答疑,关心学生,应始终以积极的心态传播正能量,以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加强课堂管理,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
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还处于行为养成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要勇于管理学生,发现学生有松懈现象要及时指出,晓之以理,鼓励学生要积极向上。
3.丰富各种教学方法,展示思政元素
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背后创造者的高尚情操和人格以及强大的精神追求。
(1)利用案例分析开展思政教学。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案例法教学运用的比较多,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案例的讲解中可以补充其背景故事,开展思政教育,讲解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内涵、责任意识、规章意识、团队精神和身心素质等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例如,在讲解焊接结构的应用与发展时,可以加入焊接大国工匠高风林的事迹,引导、鼓励学生以他为榜样,做好职业规划,脚踏实地,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刻苦努力和奋起直追的精神。在讲解焊接结构制造的相关工序时,可以补充一些由于不遵守操作规程而发生事故的案例,引导学生要具备责任心,按规则办事的职业道德。
(2)利用视频、课件展示思政元素。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视频播放运用的较多,也可以挖掘课件中图片、视频背后的故事来开展思政教育。如在展示《焊接结构生产》中航空航天,桥梁、船舶等结构图片时,可补充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故事等我国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的成就,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而鼓励学生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3)采用互动等方式加强思政效果。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专业教学内容设置项目,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方式,营造课程思政的环境与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和引导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思考和探究。
总之,通过案例与理论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德施教”的教学目的,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三、工科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研究
教学效果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思政”教学也不例外。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增加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可以发现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中的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方案设计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打下基础。
“课程思政”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专业伦理和科学的信仰,良好的行为习惯。[4]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应以生为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研究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对学科专业价值、职业操守的认知、对与学科专业相关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不僅是思政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的职责,也是每一位专业课任课教师的职责。只要每位教师都能很好地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长期不懈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潜移默化,一定能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华网,2016.12.8.
[2]邱伟光.论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定与实施重点.思想理论教育,2018.08.
[3]匡江红.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管理观察,2018.01.
[4]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思想理论教育,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