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2019-10-20鞠宏伟李凤银
鞠宏伟 李凤银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支撑。文章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着重从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差异,实验室建设改革,實践教学考核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多元智能;实践教学;地方高校
一、绪论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仍然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而地方高校受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的限制,实践教学方面更为薄弱。因而,进一步加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众多地方高校的迫切任务。多元智能理论是由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创立的全新智能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众多教育机构就开始研究并实践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已然成为指导素质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带来了诸多启示,引领我们在实践教学的理念转变、体系优化、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凸显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助推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战略实施。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传统的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能。与传统的一元化智能理论相比较,加德纳教授的研究揭示了多元的人类智能体系,且提出了更为实用的智能概念。加德纳教授认为“智能”是一种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创造的产品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团体所需要的。在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框架中,人的智能至少包括下列八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数理—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视觉—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知—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1]人类同时拥有相互独立、同等重要的多种智能。人的智力潜能的表现的方式和达到的程度,依赖于这个人出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并依赖于他在那种文化中的经历和体验。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智能结构,智能组合的方式、程度各不相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尊重和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才能差异,而不是忽视和尽量缩小。智能本身不具有道德性,不能说那种智能是道德的,那种智能是不道德的,要赋予智能以人性。教育的宗旨应是开发学生多种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差异,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具备多元才能,这是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研究项目给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启示。这样的信念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当许多教师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提供的模型实施教学时,他们会发现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强项。因而当学生的实践学习遇到障碍时,老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强项来克服弱项。要积极地开发性地因材施教。当前,许多地方高校采取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包括提高实践教学占比、提高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数量、对学生开放实验室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注重学生的智能差异性而采取的诸多改革,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不同智能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国家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改善多元智能培养环境
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一定是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这与多元智能理论对智能的定位相一致。实验室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
1.实验室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实验室建设改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所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的新理念新思想,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地方高校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实际工作中,要围绕地方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形成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互动模式,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形成“互联网+实验室”的先进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2.加强实验资源整合,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
加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在实验室设计建设、实验设备配备及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并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在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的同时,要注意整合实验设备资源,尤其是要提高大型设备的聚集度,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大实验共享平台建设力度,提高实验资源的共享性。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建设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验需求的智慧实验室,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突破传统实验室的局限性,共享虚拟实验资源。[3]
(三)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引入多元智能评价模式
当前,人们已越来越关注标准测验对教育资源、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的影响,标准测验过分重视死记硬背知识,而未对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充分的评价。加德纳将评估定义为:获得有关人类个体拥有的技能和潜力等信息的过程。强调评估的过程化,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获取信息。据此,我们在实践教学考核时,要使用有益于经常的、系统的、有用的考核方法和工具。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多元发展的智能评价体系。传统的实践教学考核注重实验理论和实验报告册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过程的考核,不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4]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考核。考核应该贯穿于学生的预习实验,操作仪器设备及实验总结报告的整个过程,从而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实验课程情况。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还应与学生科研立项、发表论文、各类学科竞赛获奖等成果联系。[5]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型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进一步深化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育人效果,对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既是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客观形势需要,也是地方高校持续提高办学水平的内在要求。多元智能理论是我们在进行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可资借鉴的一种有价值的教育理论。我们要在理解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与我们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有时代特色、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为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教育强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健全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美]坎贝尔,等著,霍力岩,等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376-388(第3版).
[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纪念版)[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250-275.
[3]胡蔓,朱德建,冉栋刚.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室建设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6(4):9-12.
[4]刘云庆,王兴磊,张艺,等.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3):203-205.
[5]葛镜,余泽太,严建桥,等.高校实验教学和管理新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3):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