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做好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劳模先进的先树、宣传的探索和研究

2019-10-19牛程

企业文化 2019年18期

牛程

摘要:劳模精神是工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时代进步的文化力量,新时代工人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劳模精神。因此,本文简要介绍劳模精神的內容,并从三个层面给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劳模先进的先树、宣传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先进劳模;产业工人队伍;模范宣传

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中都发表讲话,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1]。其中传递出的理念正是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理念,研究劳模先进的先树和宣传,能够激励更多劳动群众参与到新时代的奋斗和建设中。

一、劳模精神的概述

在革命战争的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劳模精神,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劳模精神的具体内容得到了充实但也发生了变化,可无论怎样变化,劳模精神始终包含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和人文精神,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在每个时代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层次。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在劳模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优秀品质,正是因为劳动模范表彰制度的形成,才让劳模精神发扬光大,这项制度对艰苦奋斗的劳动模范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劳模精神就是从模范者的三观和精神风尚中提取出来的。具体地说,劳模精神包含为民族振兴不断奋斗的主人公精神;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不为名利、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2]。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崭新的阶段,工业的转型势在必行,但同时压力重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型工业的发展就需要积极融合中国多年累积的劳模精神,从中获取力量,攻克难关。要在传统工业的发展中找到精神来源,并不断创新,提升效率,找到转型的新途径。要让劳模精神成为工业生产的文化和精神力量,实现我国变为制造强国的伟大目标。

二、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劳模先进的先树、宣传的具体措施

(一)从劳模精神中汲取文化力量

从古至今,我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劳模。例如,解放战争时期的吴运铎,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步枪,在没有科学仪器的辅助之下,他每年为战争前线生产60万发子弹,同时,他还自主创新,研制出了枪榴弹,为战争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他曾说,只要他活着一天,就要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天;新中国成立初期,梁军成为我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垦荒的女性,加入北大荒的拓荒行列中,成为我国翻耕历史上的耀眼明星,她的名字不被大众熟知,但是她的形象永远印在了第三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上;新时代的大国工匠高凤林,自技校毕业之后,就加入到火箭发动机焊接行列中,在工作的几十年内,他一次又一次作为世界第一人克服了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中的难题,为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虽然经历过最贫穷、物资严重不足的时期,但是却从不缺少劳模和劳模精神,一个个平凡的劳模,坚守岗位,默默无闻,在自己的行业内奉献全部力量。

纵观中国目前的工业制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成为新时代的劳模,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精益求精,靠着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传承和坚守着文化和精神的追求,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在工业产品中,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产品,都体现着劳模精神,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内涵,这一点也是组成新时代工业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制定了产品规范、质量标准,在行业内树立起了标杆,这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坚守。最关键的是,劳模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工人队伍的模范。这些将是工业文化的精髓。因此,要想树立先进劳动模范,就需要现在劳模精神中汲取文化力量。

(二)加大劳模精神的宣传力度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建国后,党和政府都对劳模精神的宣传高度重视,通过劳模的评选,肯定劳模作出的贡献,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宣传伟大的劳模精神。最明显的就是劳模的评选人数,截止至目前,由党和国家授予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已经有数万人,并且评选劳模已经成为一种制度。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多次肯定和关心全国的劳动者,在2018年的春节团拜会中,曾发表讲话,“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总书记还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对辛苦工作的劳动者给予了肯定,并鼓励新时期的工人队伍应该有自己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为加大劳模精神的宣传,中央电视台特别推出《大国工匠》的系列节目,向广大受众展示了一批坚守岗位的先进劳模,这些劳模的事迹得到了受众们的强烈反响。此外,党和政府也提出,要加强工业文化精神的新闻宣传力度,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劳模精神,充分调动精神具备的感染力,为新时代工人队伍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力量。

(三)重视劳模精神的企业文化建设

劳模精神中有一项内容是以振兴民族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每个劳动者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管理者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就需要激发出员工内心深处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员工积极向上的拼搏和奋斗精神,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企业管理者需要定期开展学习会,了解劳模的先进事迹,学习劳模的伟大精神,要使员工主动向劳动模范看齐,时刻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当成自己的任务,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胸怀天下,发挥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的作用,将自己充足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要在工作内容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奉献自己的力量。

企业在弘扬劳模精神时,要侧重于劳模精神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企业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向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学习,要立足本职,不断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企业员工要有大局意识,识大体,并且敢于奉献,当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调整利益关系,将国家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将整体的利益放在个别的利益之前,将长远的利益放在暂时的利益之前。企业的管理者要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创造小岗位上的大价值。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企业文化的精神来源,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强国的力量来源。

企业在宣传企业文化时,要重视劳模精神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创新是时代进步动力的源泉,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关键。而创新的主体,就是每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企业没有创新精神,其发展一眼望得到头,如果国家没有创新精神,发展进步将失去活力。因此,企业的文化中应该包含勇于创新的精神,要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积极在自己的领域内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来当做自己的资本,要在企业竞争中不断创新,推动企业乃至国家各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四)做好劳模的管理工作

做好劳模的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的员工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也是企业的主人公。他们代表着企业的活力,为企业的创造性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劳模本身就是各行各业中的模范,他们在普通的职工群众中出生,也在普通的职工群众中成长。因此,要想做好企业的劳模宣传,就需要做好劳模的管理工作,通过劳模的先进事迹激励更多普通的员工向其靠拢,及时将劳模创造出的先进生产经验传递给企业的员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动力。企业可以建立规范的劳模推选奖励机制和劳模交流机制,公开、透明的将员工公认的劳动模范推选出来,并让劳模主动接受其余员工的监督。同时,定期开展劳模交流会,让劳模精神在企业内部传递,真正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结论

劳模精神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动力,也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追求,无论是党和国家,还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重视劳模精神的宣传和充实,积极树立时代典范,宣传劳模精神,组建新时代的工人队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国家的工业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哲.弘扬劳模精神 引领工业文化[J].广西节能,2017 (04):11-12.

[2]赵亮亮.关于进一步做好劳模管理服务工作的研究与思考[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7,32 (03):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