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院后勤管理中统计指标设置与台账管理
2019-10-19王东
王东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后勤管理统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为医疗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保障。本文认为医院后勤管理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统计管理的指标,进而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做好统计台账管理,建立科学指标体系,以提升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
關键词:医院后勤管理;统计指标;台账管理
医院后勤管理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医院的设备、水、电、气、暖、食等一系列事物进行管理。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流入流出比较复杂,因管理不当、监管不严可能导致财务账目比较混乱,造成资金成本上的浪费。因此,将统计管理应用到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之中,有助于更好地对后勤管理工作的资金进行控制,整理好医院后勤工作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账目,做好资金的管控,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现象。
一、医院后勤管理中统计指标的确定以及特点
(一)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
后勤管理是对保证医疗一线的后勤支持系统的综合管理,机构庞大,系统繁杂,门类繁多,涉及面广,对象包括物资、后勤设备、基本建设和后勤服务自身。医院后勤管理因其在单位中履行的服务职能,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为安全性、计划性、时效性、经济性、服务性、管理性、技术性等方面。其中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是后勤保障的重中之重,唯有在安全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后勤工作的开展才会更加平稳顺利。
(二)明确统计指标
医院后勤管理中统计指标的构建要充分结合医院后勤的工作内容,将其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物资管理统计指标、基建房产管理统计指标、设备管理统计指标、生活服务管理统计指标。根据一级指标中事物的具体工作细节,再划分二级指标。将所有后勤管理工作明确细分成为各项具体指标,将其系统地形成一个统计台账。按照医院后勤工作统计管理指标设计台账,对每一项工作内容的资金流入流出进行统一的标记管理,这样便能够通过台账系统来了解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一项资金使用情况,理清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账务,避免出现财务混乱现象。
二、医院后勤管理统计台账管理对策
(一)组建专门的统计台账管理队伍
医院后勤管理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组建专门的统计台账管理队伍,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和相关账目多而杂,仅凭个人的力量很难及时完成。因此医院可以成立专门的统计台账管理队伍,将不同指标的台账分为不同人员进行管理,最后由台账管理领导进行统一的汇总,统一进行监控管理。明确台账管理人员的职能和义务,真实、准确地记录每一笔支出和收入,避免出现混乱现象。同时要明确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台账管理人员的监督考核,避免出现徇私舞弊、包庇他人的现象出现。医院的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医院后勤管理统计工作者的监控,按照定时监控、突发监控对医院后勤管理统计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审查。
(二)定期完成台账统计核对工作
医院后勤管理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定期做好台账的核对工作以及汇总工作。按照天、周、月、年的核对与汇总相关规定,每一天结束后对当天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核对,每周对本周的台账内容进行汇总核对,以此类推,以加强对台账准确性的核对检查。医院后勤管理统计人员,要能根据台账所显示的财务统计数据信息,判断出医院财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和风险。若是发现医院财务存在隐患风险,要及时将信息报告给有关领导,启动财务预警方案,避免因为财务风险给医院的发展带来损失。
(三)利用智能化台账管理技术
医院后勤管理统计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技术手段,准确、高效的完成台账统计以及管理工作。在这里,建议医院参照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结合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统计工作的实际操作状况,重新设计自己的ERP系统,统计台账工作人员可以利用ERP系统完成相关物料统计、财务报表统计等工作。
ERP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明确ERP系统的使用权限。利用ERP系统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赋予相关职能人员ERP使用权限,避免出现随意更改数据现象的发生。在台账管理时,修改权限只有院相关业务分管领导才能够进行修改,普通工作人员具备登记、统计的权限,对医院后勤工作的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统计管理;其二,加强对台账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让其能够熟练应用ERP系统做好统计台账管理工作。ERP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如何操作需要对台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其能够熟练应用ERP系统,避免出现使用风险。
(四)运用管理学方法,加强质量管理
医院病房新大楼启用以来,硬件设施得以飞跃发展,但22万平方维修保养工作模式还停留在被动的报修维修上,维修数量庞大、维修效率不高,一些维修症结没有仔细找寻,维修人员疲于应付,部分医护反馈问题不能及时落实。为解决以上现象,后勤部门采用品管模式,成立“动力圈”,经过引入PDCA工具后,南扩新门诊楼周维修量由469次下降至365次,下降率达22.17%,提高了医患服务满意率。有了成功案例,医院后勤规定每个科结合自身情况,每年都要成立品管圈。
三、结语
医院后勤管理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医院后勤工作的具体事务,建立科学的工作实施指标,构建医院后勤统计管理台账,构建台账管理团队,充分利用ERP软件开展台账管理工作,明确台账管理的制度规定,做好台账管理审计工作,以更好地保证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兴.探究信息化管理在提高医院后勤管理质量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 (A1):222.
[2]涂宣成,肖厅超,王道雄,等.建设现代医院后勤质量管理体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8 (1):1-2,5.
[3]朱一俊,陈华平,邵婷婷,等.基于构建节约型医院后勤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27 (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