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2019-10-19朱成芳
朱成芳
摘要: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迫在眉睫,互联网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由于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思想言论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发表,但是信息化传播必须遵循党的领导和管理,必须发展以正能量为主线的网络强国,促进国际互联网引领网络发展的正确方向,进而在网络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的意识形态规范网络平台内容发布,创新人才建设,建设体制机制来提升党的意识形态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互联网;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
一、信息化社会体现在人类的生存方式中
科技推动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技是时代发展最有力量的因素,是最具革命意义的。在马克思时代,通讯主要来自于报纸、电报等载体在传播,通过船、汽车铁路等交通工具来运输传播信息,为整个时代的信息交往沟通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和市场。马克思也因此为时代发展、技术革命、社会结构、社会权利结构之间关系提供了分析,让现代化人类认识信息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导。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越发先进,网络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的作用,因为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和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们的生活生产,并且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由于人是历史变革的主体,是技术发展的发明者,人以劳动创造的形式带来了信息时代,成为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如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亿多,居全球第一。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舆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虽然网络信息化为社会的生产和进步带来的技术支撑,但是网络这一新平台、新环境将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改变,它将影响人们的人文方向,在肯定信息技术的同时,又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二、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從冷战时期开始,信息就逐渐成为了人们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谁的信息资源更好就能生产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掌握第一手优质资源提供给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信息联系繁密的今天,具有强势地位的信息技术国家将对其他信息发展不先进的国家造成一定的威胁,拥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国家将对一些国家的秘密情报进行非法窃听和盗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家情报意味着国家发展的根本,如果被他国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盗取,这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和挑战。由于信息技术一直以来都呈现出资本主义大于社会主义的趋势,一些处于劣势地位的中东国家,不但没有解决日趋严重的劳动问题,反而利用信息发动战乱,挑拨国际间的和平发展。
而随着信息化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市场。中国即便网络用户数量居多,但是核心技术依然低于西方国家,很容易被其他强势网络技术攻击,甚至是以所谓的招募自由主义派的民主反动势力来散布谣言,不断侵蚀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西方一些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想方设法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围堵,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主流媒体主导作用受到巨大冲击,网络往往成为负面舆情发酵、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的难度。如今互联网存在着众多问题,将对国家利益产生威胁,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任务十分繁重。
三、深入认识加强网络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兴起,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了多样化、便捷化、即时化的平台,但同时也给各级党组织的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挑战和考验,特别是网络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侵入,信息盗取,散布谣言,挑拨是非,影响和平,煽动战争,网络攻击等事件也随之不断发生。因此,在这个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上,我们要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确保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方向,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要不断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方向、价值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凝聚亿万网民,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要加大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增强网络防御能力,加大网络管理和社序。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领域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要以更有力的领导、更有效的举措,坚决履行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做好思想稳定工作,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守住意识形态领域良好态势,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更好统一思想、凝魂聚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的极大便利,以至于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存在,但是在便捷于民的同时,网络优势的另一端也存在着极大的威胁,由于西方国家强大的信息技术导致我国的重要发展情报受到威胁和窃取,煽动我国人民的思想败坏,因此我们要加强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建设健康网络生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2018 (5).
[2]王水兴,周利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互联网治理的新认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
[3]许一飞,崔剑峰.网络和平演变:意识形态安全的严峻考验及应对策略[J].理论探讨,2015 (3).
[4]陈潭.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的创新转向[J].行政论坛,201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