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供应链的整合与创新研究

2019-10-18孙宇博

物流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新常态制造业

孙宇博

摘要: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供应链的重塑和整合过程。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是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江苏制造业急需进行企业运营模式的快速转变。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同时也形成了倒逼的压力。文章根据江苏制造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当前经济“新常态”形势,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探究江苏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供应链整合与创新的途径及方法,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制造业;转型升级;供应链整合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幅趋缓,生产制造成本控制、技术创新、营销策略等均已提升到极限,制造业的盈利空间也趋于缩小。江苏作为全国的制造业大省,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制造业。目前产业发展已进入供应链协同发展阶段,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化竞争,江苏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具备供应链协同发展的战略视野,在运营上突破企业界限,通过供应链整合优化创新来提升客户响应能力,实现企业发展与盈利。

1江苏省制造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1.1江苏省制造业的发展势头突显

(1)江苏制造业在全国占据较为突出的优势地位。江苏省堪称我国的制造业大省,江苏制造业在全国占据较为突出的优势地位。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江苏的制造业经济规模总量已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近年来制造业的发展迅速,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较好。2015-2017年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高于广东、浙江。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3.5万亿元、增长7.5%,占全国比重12.5%,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超过14%。制造业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由2015年的5365亿元增长至6521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比重由2015年的41%提高至46%。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地位继续保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支撑作用依然较大。制造业作为江苏省的主导产业,是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4.4%、13.5%,先进制造业占比从2012年的38.7%增长至45%左右。从行业领域看,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软件、新能源、海工装备等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全国第二,光伏、智能电网、海工装备等细分领域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50%、40%和30%以上。从投资结構看,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升至57.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9%,高耗能和过剩产能行业投资分别下降3.6%和12.8%。从利用外资看,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接近45%,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2017年智能电网、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77.2%、59.8%、39.5%。先进制造业占全省制造业比重持续上升,多个细分行业发展水平领先全国,提升存量、优化增量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进展。

(3)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2.7%,科技进步贡献率62.0%,建有研发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万家,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过90%,企业在全社会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的占比均超过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长,从2015年的1506.51亿元增长至1746.0亿元,占比约1.12%。此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330件、PCT专利申请399件,专利产出数量实现翻番。

1.2江苏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在整个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产业中名列前茅,但和发达国家制造业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差距,主要呈现出重单机、高重复、低技术、低收益、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观念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特征,需要不断升级。

(1)竞争优势单一,产业结构层次尚未优化,急需提升。在江苏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比重偏大,以价格为竞争手段,竞争优势单一,特别是钢铁、机械、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传统工业。江苏制造业整体结构不够合理,核心突出、上下延伸的强大产业链仍未形成,供应链仍然处于成本高、柔性低的管理状态。

(2)供应链资源整合力度不强,各企业间信息共享不够,缺乏合作创新能力。目前江苏还处于产业聚集发展阶段,制造业的核心地位不明显,对供应链上的其它企业的带动影响力不强,规模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难以有效构建整个供应链的群带经济。“小、散、低”的企业较多,产业附加值不高,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生产服务型企业难以嵌入制造业的供应链。各企业间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创新机制,很难做到无缝链接与信息共享,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速度较慢,供应链整体效率较低。

(3)从全球价值链看江苏制造业仍处于价值链低端。价值链高端制造所占比重相对偏低,即使是高科技行业,也主要集中在价值链低端环节。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企业较少,创新能力较弱,生产产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不强,仍处于劣势地位。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可持续增长的能力较弱,江苏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

(4)江苏制造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发展瓶颈。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各种资源要素供应之间的矛盾日趋显著。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高升、土地资源越来越缺乏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制造业的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目前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重工业化、高污染行业较多,环境约束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治理成本不断增加。种种此类问题将不断成为江苏制造业持续的发展瓶颈问题。

(5)传统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江苏省大部分制造企业仍然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多企业仍未采用精细化生产管理,物料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不准确,生产质量控制没有完全灌输到整个生产业务流程中去,导致产品质量不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响应速度慢,反应迟缓,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生产、采购、研发、销售等)运转不流畅、不透明,计划准确性不高,交易成本较高,影响了供应链对市场的响应能力。

2新常态下江苏制造业面临的形势及要求

2.1新常态下江苏制造业面临的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幅趋缓,生产制造成本控制、技术创新、营销策略等均已提升到极限,制造业的盈利空间也趋于缩小。制造业作为江苏省的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江苏省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提到“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江苏制造业面临的紧急任务就是转型升级,整合供应链、企业创新才是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出路。为了迎接挑战、提升江苏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适应“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江苏制造业在运营商突破企业的边界,采取供应链整合策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打造无缝链接的、高效的供应链系统是江苏制造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2.2供应链整合是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适应新的经济模式的发展变化,迫使江苏制造业在运营上突破企业的边界,采取“供应链整合”的策略。展开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广泛协作,从供应链的整合中寻找竞争优势。供应链整合需要制造企业与供应链伙伴在资源协调、信息整合和组织互联等方面的战略性合作,以及管理组织内和跨组织流程的契合程度。有效的供应链整合管理能够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并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就是供应链的整合过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提升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有效的集成供应链管理能够使企业组织简化、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从原材料供应到产成品销售的整个物流流通时间、减少物资的库存,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产品质量。因此,供应链整合是江苏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江苏制造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有效手段。

3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供应链整合与创新途径

供应链整合是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通过资源整合、组织重构、流程再造等过程,在各节点企业间进行信息共享、文化互融、利益共赢、风险共担等,实现整个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处于集中控制状态,全面提升供应链对市场响应能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如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江苏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各方面的条件和契机。应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出江苏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供应链整合与创新的途径方法。

3.1树立协同与双赢的观念

供应链整合需要企业通过跨部门、跨地区和跨商业合作伙伴的整合、优化和协作,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技术以及不同方面的資源,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只有协同与双赢才能使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建立信任机制和协调机制的观念保障。因此,整个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必须树立相互信任、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观念。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有实现了双赢,各自的利益得到了满足,各节点企业才会消除顾虑,更愿意进行协同作战。协同竞争、互利双赢,要求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包括供应商、制造商、营销商、客户等)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追求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补偿机制

供应链整合不仅要树立协同竞争、互利双赢的观念,各节点企业如何愿意分享信息、分享利益,关键还要在供应链各企业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补偿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补偿机制是确保节点企业围绕供应链整体利益运行的制度保障。供应链整合管理过程中,要求各节点企业树立大局观念,即供应链整体利益重于个体利益,这样就必然会出现有一部分节点企业为保障整体利益而降低了自身的利益。鉴于此,就有必要建立一种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对这部分利益受损的节点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这种补偿来自何处?补偿的比例如何?因此,在充分考虑合作伙伴所承担的风险,企业努力水平和对供应链的贡献等诸多因素,通过Shapely值法、核心法、MCRS和Nash协商模型等方法来建立精确的可以量化的利益分配标准,最后找到一个利益的均衡点,达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利益的均衡分配。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补偿机制,能使各节点企业协调一致,同时也增强供应链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3构建服务型制造业供应链网络

在新常态下,制造业服务化是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中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转变观念,树立制造业服务化的管理理念,从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直至最终用户,实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服务型制造业供应链网络(如图1所示)。实现服务型制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完善企业服务型制造网络;(2)节点企业之间、节点企业与客户之间能够信息共享和无缝连接,并能有效挖掘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服务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3)企业在设计、生产、采购、销售等各个阶段,均形成了快速、高效的服务响应机制;(4)企业内部的知识网络完善,知识能够完全共享。

3.4形成新型的物联网供应链网络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如采购、物流、订货、零售终端等)的快速响应和同步操作,减少无增值的活动。首先,各环节要理念同步,要么追求成本效应,要么追求时间响应速度等,以共同的供应链目标进行协作,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其次,运作协调,供应链各环节运作活动能够协调一致,以便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和库存。再次,信息同步是运作同步的条件,信息没有延迟供应链各环节才可以快速响应。当今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均为我们在信息同步方面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3.5发展智能供应链

智能供应链整合顾名思义就是在供应链整合中加入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信息技术等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智能供应链可以带来诸如降低成本、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快响应速度、提升企业绩效和创造竞争优势等目标。智能供应链整合通过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协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对产品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节点企业(生产与供应商、中间商、下游用户等)进行关系的重新塑造,通过对现有供应链的整合,让流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达到供应链上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环节的共享,形成商业生态圈,促成各利益相关者共同进化,实现信息共享及价值共创,从而提高效率,最终实现整个商业生态圈发展壮大的目标,如图2所示。

4结论

在经济“新常态”下,江苏制造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各种倒逼的压力与挑战,江苏制造业急需进行转型升级。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就是供应链的整合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江苏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各方面的条件和契机。江苏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各种信息技术进行供应链的整合管理:首先要树立协同与双赢的观念,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补偿机制,然后要形成新型的物联网供应链网络,进而发展智能供应链。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新常态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