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叔叔的故事

2019-10-18项静

天涯 2019年5期
关键词:叔叔

项静

生活在别处

在沙漠海洋

纵横他茫茫的肉体与精神的冒险之旅

洪水的幽魂刚刚消散

——兰波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富村的大街小巷里,满满都是孩子的身影,他们蹒跚着到场院上学步,咿咿呀呀地讲话,然后步入学堂,稍后成为学校动物,深居简出,等他们成为跟父母身高等量的青年时刻,就是庄稼的成熟期,等着外面世界的收割。这个狭小的地界年复一年增加的就是这样不断膨胀的忧伤。

叔叔回家祭奠爷爷的时候,一个人坚持要到老家那条山路上自己走一次,那条路常年没有人走,已经蒿草漫地了。抗战时期修建的地道,六十多年来潜藏在地下,除了一些星星点点的传说,即使我们天天在上边走,都知晓还有如此庞大巧妙的地下藏身之所,全村老少可以从四个方向奔赴这里集中,并且可以聚在一个窟窿中,召开全体人员会议。2010年地道被罕见的大水冲陷了,村里人都惊奇地跑来看,七八米宽的巷子整个塌陷了,把路横行截断,行人只有绕着墙角才勉强通行。叔叔小心翼翼地走着,他的脚步不那么矫健了,随着他哈腰、用力跃过沟坎,腰里挂着的钥匙在微胖的身躯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他回头跟我说,刚才手被墙角石头碰了一层皮。他脱掉外套,哀叹道,走路都走出大汗了。我想八成是心情紧张所致,但他的兴致高涨。我们走过山后地主坟,那高大的坟茔对我来说是童年的噩梦,奶奶说过去穷人的孩子,像我那么大有一些就卖给地主家,陪葬在坟里面,一男一女两个儿童,守着死去的地主,添置香火,直到坟墓内食品吃完,活活饿死而陪葬。我们爬上山坡,俯视整个村落,静悄悄地,鸡、鸭、猪、牛、羊、狗这些农村家常动物变得稀有。家禽会让院子脏乱,人们失去了耐心,从前养狗防贼,现在养狗招贼,野味的商机让一些人专门在附近乡村偷狗。用上液化气之后,村子少有袅袅炊烟的田园暖色,只有对面山头的松柏依然是苍青色的,夕阳下的巨石阵折射出嶙峋的影子。

叔叔已经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了,除了年老的几位爷爷奶奶,用手遮着太阳,仔细打望他,等到他叫出叔叔伯伯婶子大娘,说出自己是传贵家的四小子,就会看到他们抹眼泪,激动地叫道,天爷爷哎,你竟是小志辉,多少年没回来了啊?叔叔递上烟,从1990年春上出去的,算到2010年满二十年了。这句话他一天说了十几次,每一次都像第一次说一样,像扳着手指算一遍似的,缓慢地说出来。他有时候拿出手机让人家看高他一头的孩子,指着自己稀疏的头发说,看,我也老了。老人们笑他,你再老在我们跟前都是孩子。他英勇而豪爽的童年旧事,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些称他为孩子的人还记得。有人把你当作孩子,就像青草叶子上的露水滴落到根部,再次品尝到早上带有阳光甜爽的味道。

叔叔是1968年出生的,那一年村庄的出生高峰,老太太们都说,那年真是邪门,一下子多出十来个孩子。生产队老队长都急眼了,都在家养孩子,这样怎么搞生产?耽误劳动。女人们就骂他,管天管地还管人家生孩子,孩子想来谁能挡得住?叔叔、齐工、小武、增叔、新民、孙带、孙明、梁双、梁成、小展,他们一起按照上天的旨意,不约而同跑到富村来。这一年世界上发生了那么多重要的事件,跟他们的世界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系,那样的热情与这里的一切隔山隔水,但他们有他们的热情。

叔叔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比他们大几岁的人,我大伯爸爸那一拨几乎都是读书不错的,不管有没有学到知识,毕竟都读到了高中,从性格上来讲,好像有点不一样,那一代偏文一点,少年老成。叔叔这一群几乎都是大人们眼里调皮捣蛋的,没有一个读书好的,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互相影响的原因。叔叔读初中的时候,和齐工、小武、增叔、新民一起逃学,在放学路上的山谷里,他们挖出半身深的圆形地窖,把玉米、地瓜埋在里面,点燃碎树枝、废旧木头,直到发出刺激味蕾的香气,饱餐一顿,踩着放学的铃声回家。有时候也会惹来祸事,被早上巡视庄稼的叔伯大爷们抓到,扭送到学校去,但他们劣性不改,消停三天就会故伎重演。我奶奶说这些孩子都坏出了名,他们不怕家长和老师,小脚的奶奶拿着笤帚满院子追,到最后他从房顶上跳到别人家跑了。他们最爱玩自己制造的火枪,人手一把。用高硬度的铁丝,不能轻易弯曲的,做成枪的形状,从废旧轮胎上或者上拆下来的弹簧,再找点轮胎上的内胎皮条,借着皮条和弹簧的力量,火柴与火柴皮摩擦生火,带着力量和火焰,发射在乡村的黑色天空里,远远看去,跟闪烁的群星连为一体,那是他们的狂欢和美学。

叔叔有一大箱子连环画本,都是一些关于英雄和革命故事的,《武松打虎》《一支驳壳枪》《水上交通站》《大泽烈火》《三国演义》等,手掌一样大,上面是黑白插图,下边是小字写的故事,我后来读小学的时候还一直迷恋这些小书,看起来好像是从电影中一帧一帧截下来的。不爱读书的叔叔们经常像宝贝一样交换这些连环画本,它们给了叔叔们最初的英雄的幻想。叔叔像宝贝一样珍藏着,离开富村的时候,他还把它们都打包装在一个箱子里——后来都毁坏在我的手里。他走得太远太久了,没有办法保护他的宝藏了。叔叔们都在长身体的年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地瓜面的窝窝头能吃得让奶奶心口犯疼,一笼窝窝头两口一个眨眼就进肚了,虎头虎脑没心没肺,一个人吃好几个人的饭量,却从不知道收着肚子。吃饱了就去实现英雄梦想,叔叔们都是打架的好手。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战争文化的影响,还是少年时代内心无处发泄的冲动作祟,他们到处挥舞和展示着拳头,他们搞不同村的少年“战争”,也发动不同学校的“战争”,脸上身上总是旧伤没去新伤又来。我奶奶还私下担心叔叔的手,他有一双有断掌纹的手,传说这种手一巴掌可以把人打死,她特别担心儿子一不小心出了命案。她总是想尽办法监视着叔叔,把他困在村里,不要出去惹事。

村里也不太平,虽然人口不多,但基本按照姓氏不同分成不同的派系,他们彼此都清楚,家族之间多少都有矛盾,大人们表面上维持着客气和体面,暗地里都有着各自的算计。小孩子尚未学会掩饰,不同家族的孩子经常打群架。大人们遇到这种场面会象征性地训斥一下自己的孩子,拉開那些扭打在一起的小身体。回到家里就变脸,盘问打架吃亏了吗?怎么这么不会打架呢,那小子那么矮,你还打不过,白吃这么多粮食。叔叔们则聚在山后或者田野的角落,总结战斗经验,批评谁没有出力,商量下次的战术,按照田忌赛马的方式,安排对战的选手。

按照家族亲疏拉帮结派,叔叔总是保护着三爷爷家的小武,他有点懦弱,总是一副被人欺负的样子,三爷爷懦弱,懦弱会遗传。一个人在村里有没有地位,可以从大事情上看,比如举行葬礼的时候,全村人都会去帮衬,有社会地位的人就会被安排去做执事,分派活,迎送客人,没有什么地位的一般会被安排去埋人,三爷爷干了一辈子埋人的活。少年的世界里也是欺软怕硬的,小武有事没事总被人找茬的,尤其是被齐工叔叔呼来喝去,有事就拿他出去顶梁子。齐工是另一家族的头领,虽然一直和叔叔一起玩耍,但打架的时候他们从不客气,叔叔没少因为齐工欺负小武而打他,又一次把齐工打得头上开了瓢,血流了一脸,吓得齐工的妈妈看一眼就昏死过去。我奶奶提着一篮子鸡蛋,低头哈腰地去齐工家赔礼道歉。但过不了几天,叔叔们又混在一起,他们的关系时好时坏,全凭一时的义气。

1980年夏天,他们结伙去远游。去哪里?从最高的山头凤凰岭上远远看到了南望河,南望河像一条瀑布挂在空中,激动人心,有河就有鱼,他们异想天开要去捕鱼。他们收拾了一包袱馒头,一人灌了一玻璃瓶水,扯了窗户上的纱窗和一个漏筐,朝着南方出发,齐工带了两个同族的伙伴,由于临时出发没来得及通知其他人,叔叔只带了小武一起出发。

一路上都开心的时光,初夏的天气,还没有那么热,脚底生风,顾不得累,他们在大路上扬起尘土,在田间小道上伸开双手,手抚高粱的籽粒。过了正午,他们脚底磨起了水泡,膝盖酸软,倒在山坡上睡一会儿,他们文不对题地朗诵“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前方就是沙家浜”来给自己打气。他们路过邻近的县城,除了齐工叔,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进城,看到五层高的楼房,他们一心想进去看看。正门上挂着大牌子,是政府大院,看大门的大爷拦住不让进,一群半大小子一看就没正事儿。叔叔们绕到院子的后墙,挨着后墙有一排高大的白杨树,齐工垫底,叔叔们一个接着一个踩着彼此的肩膀翻上墙,顺着白杨树溜进去。叔叔们从家属院溜溜达达,到了伙房,然后分头进到楼道里,屏住呼吸按压住内心的紧张,假装是来办事的。

他们最后被赶了出来。小武由于过于紧张,被一个路过的工作人员问了一句,同志你找谁?他哑口无言,差点哭出来,最后憋出一句话,我们几个人路过进来看看。一会儿几个人都被工作人员截住了。叔叔嬉皮笑脸说,进来解手。工作人员赶着他们去上厕所,等他们出来,又把他们送到楼梯口,催他们赶紧走,这里不是玩的地方,小小兔崽子们真会找地方,来这里面上厕所!叔叔到后门接了齐工,继续往前赶路,他们喜滋滋地回忆,那所楼房里的样式、办公室里的家具和工作人员的派头,这里的新鲜事儿够他们回去吹嘘一阵了。

傍晚终于到达南望河,他们背诵“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条河突然让他们明白了书本上这首诗和诗人,美让人不得不写诗。接下来的难题让他们无心捕鱼。水喝完了可以灌点河水,馒头吃完了,身上几乎没有钱,几张毛票买不上多少东西。没办法跟家里联系,按照来的速度走回去,到家应该是明天早上了。他们看着夕阳西下,掉转头往回赶,又饿又累,内心还充满对黑夜的恐惧,山上有狼、麻虎、蛇,可能还有厉鬼。他们忘记了原路,只要是向北的方向没错,总会到家。越过一座山梁,他们坐在石头上休息,叔叔回头看到一片坟茔,小武听了吓得直接尿裤子了,齐工呵斥他一点用没有,小武哇哇大哭,谁都止不住,在别人的坟前哭本来就是大忌讳,齐工站起来给了他一巴掌。叔叔见不得别人对小武不好,立刻冲上去跟齐工扭打起来,后来是一个人和齐工家族的三个人打,他们打得叔叔鼻青脸肿,叔叔就是不认输,他们默默地打,抱在一起翻滚,在月光下不出声地彼此撕扯,最后打累了躺在石头上喘粗气。夜空中山谷里的虫鸣野叫,让他们进退维谷,他们绝望地望着天,希望天快点泛白,想着家中父老们焦急的寻找,他们甚至还想到万一找到他们,必然有一顿棒打脚踢。他们忍不住掉眼泪,最后抱在一起低声抽泣,像经历了生死灾难,他们说,我们活着到家,以后再也不打架了,生死与共。

他们手牵手走了一晚上,在田野里,迎上了村里派出去寻找他们的一队人马,父母们正地毯式从村庄出发,四处呼喊着他们的名字往外扩散。饥饿和困倦让叔叔们见着亲人立刻瘫软下来,他们松开手,放松地躺在地上。回家之后他们没有挨打,差点失去孩子的父母们互相劝慰,压住了怒火,毕竟孩子安全回家了。第二天他们又是生龙活虎的一群人,这次历险经历让他们知道世界很大,让他们体会了生死之交。他们模仿故事中的英雄好汉说,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不再听凭身体内的冲动而挥出拳头,他们感觉到了一夜长大的筋骨和心灵被抻开的痛感。

小展姑姑是叔叔们心里共同的妹妹,她瘦弱文静。不同派系的男生打架,从不牵涉女孩子进去,因为他们都看过一部电影《战争让女人离开》。小展姑姑是和他们一起读书的唯一女孩,也是最早辍学的。那时候辍学是说不上就不上了,不会有现在失学那么痛苦,在富村大部分女孩对读书都没那么看重,读到初中就是最高学历了,能认字能算账,就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小展退学后,叔叔们依然去家里找她玩,如果家里有活,叔叔们就七手八脚地帮她干完,帮她挑水、推磨、垫猪圈、牛栏、打围墙,这些都是他们在自己家逃避的劳动。小展姑姑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指挥着叔叔们,他们干完活,挤在小展姑姑家的脸盆边洗手,香皂的味道格外浓郁,整个院子里都能闻到。

1984年秋天令人忧伤,叔叔们初中毕业,他们跟小展姑姑一样成为社会青年。在农民们最忙碌的秋季,他们从学校收拾书包回家,书包里装着对于他们来说再也没有用处的书和作业本。没有一个人考上高中或者中专,老师刻薄的毕业寄语中说,希望你们以后认真修理地球,早日过上吃饱喝足的生活。他们不愿意读书,更不愿意修理地球,他们抗拒干农活。村里老一輩的人说,这群人滑头滑脑,都是一副没出息的样儿。叔叔们厌恶学校和老师,他们对课本没感觉,真到离开的时候才觉得有点眷恋,那一天回家的路显得格外漫长。叔叔说,那天是条分界线,以前总觉得日子潇洒自由,过得踏实,那天以后觉得轻飘而迷糊。

叔叔成了社会青年,听到招工的信息,就去试试,征兵也去试了,平时在家闲着,也不肯帮爷爷种地,爷爷整天看他不顺眼。他们聚在东厢房里,打开录音机听邓丽君的《小城故事》、齐秦的《狼》,一起到梁双家看足球比赛,咋咋呼呼,让人看不惯。早上太阳上山一尺高,叔叔在被窝里还没动静,晚上混在其他几位叔叔家中打扑克,晚饭的时候我奶奶满村里找他,时间长了奶奶不再满村庄找他,他们在谁家打扑克牌就吃在谁家。爷爷的话一成不变,庄稼人要都像你们这样,什么家败不了?叔叔照旧早上不起晚上不睡,被骂急了也会顶撞一句,你有什么家底,还要我来败坏?爷爷气得拿着扫帚满院子追着叔叔打,但是他再也追不上叔叔。

家里唯一能让叔叔早起的就是大白,大白浑身雪白,是一只聪明伶俐的狗。初中毕业的叔叔们都是半大小伙子了,不好意思挣着头去打架,好斗的狗却成了叔叔们的打架帮手,承载着他们好斗的意志。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条狗,看家护院一晚上之后,早晨是出来放风的时段,也是打架的最佳时机。男人们早起出工干活,女人们烧饭,街上没有多少人走动,狗们溜溜达达,万有引力一样,聚集到宽阔的场院上,嘿嘿呜呜,互相对望试探几番之后,就撕咬在一块。狗通人性,狗的敌人基本上对应着叔叔们的“对手”,狗打架都是看主人,一次交战之后,是长期连绵不绝的对抗,见面就撕咬,直到分出胜负,叔叔们都喜欢跟着观战,暗地里是他们的较劲儿。如果大白沾上风昂首阔步地回家,叔叔就勤快地帮奶奶连挑几桶水。大白体形玲珑,遇到个头威猛的狗,就是吃亏的时候,被梁双的狗咬得脖子鲜血直流,好多天精神萎靡。叔叔眼巴巴地看着它难受,自己琢磨出一个计策,给大白做了一个护脖,用硬皮条做成一个圆套,套上锥上密密麻麻的钉子,钉子尖朝外支棱着。看叔叔早上回家的神情就知道战果了,大白威风凛凛跟在后边。不久村里的狗整齐划一戴上了同款护脖。

村里的世界年复一年,没有太大惊奇,驚奇的事情总会过去。1939年农历三月,抗日战争的一次战斗在富村前面火光冲天地进行了两天,现在抬头打望依然能看到山头上的碉堡和废旧工事。死亡和流血过去之后,除了阴雨天里的闲聊,其他时间没人说起这些故事,就连梁爽的爷爷被鬼子刺死的事,也没有人去渲染它,奶奶就怪爷爷他多事,不该跟日本兵搭话,否则也不会丧命。他们关心牛圈、猪圈,小牛出生了,修补一下侧翼,搭建一个小型的依着原来的,过个一年半载卖了小牛犊,大牛还是原来的日子。他们到镇上集市里卖掉自己的粮食,来享有一点生活的改观,他们因为添置一把镰刀锄具而仔细掂量。他们除了年节很少享用丰盛的菜肴和新衣服,稳固的生活中和金钱保持着彼此尚有尊严的关系。但跟诗人们对田园淡泊生活的向往相比,并不协调,它简陋粗糙的外部和辛苦的本质,一点都不吸引年轻人。安详平和来自于,所有的人或者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叔叔们都没有农民的样子,这是他们自觉的追求。族长二爷爷经常说,人干狗不干的事情他们都干。这是骂人极严厉的话,叔叔们满不在乎,时代真的变了。

齐工是最早脱离这种生活的,他父亲是富村为数很少有公职的,年轻的时候当过游击队员,建国后成为国家干部。他主动要求退休,把这个无所事事的儿子弄到县自来水厂做工人。齐工的母亲是个很慈祥的妇人,十分富态,说话也很温和细腻,遇到我和奶奶总是问一句,志辉找到合适的活儿了吗?有活干他们才能消停,齐工上班后就不一样了。奶奶为叔叔没有长进而难为情,也为家里无法给他找份工作而歉疚和气短。爷爷就比较粗暴,他说其他三个儿子都自己出去找事做,结婚生孩子,只有他是糊不上墙的泥巴。

齐工上班以后,新民去当兵了,梁双、梁城、孙明也都陆续出去谋事,临时工也好,下煤窑也好,都不在街上混了,连小武都跟着亲戚去山西了。奶奶不肯让他去山西,也不肯让他去附近的矿上,她想,慢慢在家等,总会有机会。叔叔特别不耐烦,在家就是一个横眉怒目的形象。奶奶到处托人给叔叔介绍对象,有个女人管着,也能让他定定心,这让叔叔更烦恼。他喜欢小展姑姑,齐工他们离开富村后,只有他还经常去找小展姑姑聊天,帮她做家务活,陪她去山上割草。可是奶奶冷淡地跟他说,你跟小展不行,她家不是一般的穷啊,家里孩子多得像一窝老鼠,大大小小的,她又是老大,家里还指望着她赚点彩礼改善生活呢,咱们家没那么多钱,你以后也负不起这个家累。在富村,叔叔确实快乐不起来了,连大白都失去了对手,蔫在家里耷拉着脑袋。

在叔叔不快乐的时候,村里发生了许多变化。大坝子口的传玉家买了一台14寸的彩色电视机,他是一辈子让人说闲话的吝啬鬼,靠着在山西挖煤窑赚到的钱买了个新鲜奇特的玩意,他在村里威武了一阵子。村里的其他几台黑白电视黯然失色,他成了最先进的,村里眼皮薄的人开始不露声色地夸他。大队书记整天在喇叭上说我们要修路,才能致富,要求年轻劳动力们出工去大会战,一起把致富的路修起来。叔叔逃得了家里的劳动,集体的他逃不了,谁家没人去,就要交雇工的钱。小展姑姑家里三五不时地就有媒婆上门,小展姑姑跟叔叔打招呼变得讪讪的,不像从前那么自然。奶奶颠着解放脚在村里四处走动的时候,她听到的都是相亲中水涨船高的见面钱、换庚帖钱、彩礼钱、家具四大件,这些钻进奶奶的心里闹着她的平静。这是什么形势哎?怎么女孩家都这么能要东西了?早知道这么值钱,生几个闺女多有福气。

叔叔也开始去相亲了,奶奶给他打点好的一身行头,崭新的小夹克外套,锃亮的皮鞋,一包精装大鸡烟,每一次叔叔都是灰头丧气地回来。叔叔没有什么正式工作,农民在一个年轻男子的相亲市场上几乎不能说出口,很多次都经不起女方的询问。爷爷替他找了一个厉害的木匠师傅,那时候结婚市场上四大件流行,木匠是一个有头面的职业。叔叔跟着师傅整天做着重复的木匠活,备料的时候跟师傅两个人一上一下,“刺啦刺啦”地锯木料。然后帮着师傅伸展绳墨,师傅朝他伸出手,他要适时地递上茶杯、曲尺、铅笔,师傅拿铅笔画线,他要站在对面帮着校正。一天的活结束之后,他在师傅身后,把刨子、凿子、锯子、墨斗放进大工具箱里。他的力气大大地超越了这个行业的需要,他把墨斗狠狠地摔在桌子上,溅出星星点点的墨点,他锯木料时走过线,他忍受不了师傅的严厉和脾气,最后他回家说,他不适合当木匠。

有一段时间,我爸爸单位经常发生偷盗事件,附近的农民经常半夜进去拿东西,机器、农具、化肥,甚至连伙房的粮油都被带走,单位延请了一位梁山泊武功世家的师傅来教授员工散打的功夫。叔叔身体好,又喜欢打打杀杀,爸爸就让叔叔去跟着学散打,看家护院,强身健体,也有可能留在那里,那又是他一段快乐的时光。吃住在那里,学了三个多月,身体强健了很多,也学会了一些基本招数,整个人精神了很多。但是镇聘企业后来陆续缩编,不允许招工,叔叔又被退回家里待业。

几经周折,1987年村村通公路修好了,镇上在现场开了一次隆重的庆工大会。叔叔是修桥筑路人中的一分子,大会战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村南的大沟架上了一座崭新的大桥,截断的路终于变成通途,桥头上是一个纪念碑,刻着“致富桥”,红色大字,大队书记自豪地说,我们这一辈子就是自己说什么功劳没有,这个桥也不答应,我们可以对子孙后代交代了。路通了之后到城里去方便多了,新的习惯接踵而来,缺钱花的苦恼,挣不到钱的耻辱,要得到钱的疯狂愿望累积着,没有几个年轻人还保持着生活的热情,他们忙碌着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去证明自己有用有前途。叔叔的离开是必然的,但也一定是极其痛苦的,他眼看着伙伴们四散而去,没有等到自己的机会,却等到了小展姑姑的婚礼,一度让他尴尬而心酸。他在走投无路中去走他哥哥的老路,去东北寻找机会。之后叔叔除了给我爸爸写信、通电话,到后来微信视频聊天,他和过去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了。

叔叔在村庄里的童稚岁月充满了民间野性的乐趣,成年的时间线一步步逼近他,挥舞着野蛮和残酷的大棒驱赶他,他带着生存的困窘和无所适从舍弃了生养之地,黯然离场,以后还有很多人沿着他这条路离开富村,包括像我这样的读书人。他在另一片土地上延续着蛮横的性格、暴躁的脾气,在亲朋好友间传播着他的消息和流言,他打打杀杀的故事在我所不知道的空间里继续上演,让家里人揪心而担忧。他在新天地里继续着他的哥们义氣,结交好友,到处寻找生存的可能,朋友帮他盖房子,帮他介绍女朋友,正是靠着亲戚朋友,他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结婚生子。从哈尔滨转移到辽宁后,他跟上了一个跟他性格投合的工厂厂长,帮他负责员工管理,站稳脚后,他带了他在各地结交的平民朋友过去,那里几乎成了他的第二个“富村”,叔叔言语间都是一副大哥的派头,他口里经常出现“我削他”“他如果敢,我就揍他”这样的话,我听了总觉得刺耳又尴尬,我爸爸经常提醒他,马上五十岁的人了,应该稳重点,总有打不动的一天。

他关心一起混富村“世界”的朋友们的近况,在电话的闲聊中,他存留着同伴们一知半解的人生概况。小武好多年都没有找到媳妇,最后姐姐给他换了一个媳妇,父母死后,他也成了一家之主,每年开春就跟着建筑安装公司出门,秋收或者年末回家一次,养活老婆和孩子,生活不好不坏可以自给自足。齐工父母去世后就没再回来过,他的兄弟姐妹都在县城,即便二十分钟的路程,这里已经没有他的念想。他没有学历,公家单位反而限制了他,一开始拿着几百块钱的工资,后来陆续涨到两千多块,随着时代漂浮,在县城里勤俭持家。村里人在城里见到他,他抱怨还不如在农村,起码买菜吃饭不要钱。梁双算是进步最大的,出身于一个赤贫家庭,几乎无望娶亲生子,但他是幸运的,三十岁的时候托人从四川买回来一个女人做了老婆,四川女人勤快能干又精明,来到我们村里,落地生根,生了一个聪明的男孩,孩子特别争气一路考上了名牌大学。新民靠着亲戚在政府开车,混了几年后,在政府裁减临时工的时候,他看准了时机开了镇上最早的一家复印店,生意兴隆。孙明在部队受到提拔回来,团级干部提前退休,拿了一笔转业费,在镇上跟人合伙开了一家大型超市。梁成运气不好,安装队上做架子工,刷外墙的时候掉了下来,瘫在床上三四年了。小展结婚后日子不错,在城郊的六里屯开了家饭店,以前尺八的腰现在已经成水桶了,成了八面玲珑的老板娘。

叔叔回家探亲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稳重,跟那些当年自己嬉笑过的老人们问寒叙暖,他们都喊他的学名——志辉。他碰到了梁双、新民、小武,一起去给长辈们拜年,他们聊聊彼此的收入、老婆孩子的情况,他们谈谈在外边工作的见闻,也谈谈身上新添的毛病,腰椎间盘突出、咽喉炎、胃溃疡,彼此推荐着亲身验证过的民间偏方。他们彼此加了微信,建了好友群,就像重新返回少年时代,用红包和表情包表达着亲近,掩饰着孤单。过年后他们一起喝了几场大酒,叔叔喝多了就絮絮叨叨,他说他们那一拨人都混得一般,就像那些老人们骂我们的,都没什么出息,他恼了,嘤嘤地哭出了声。

我在叔叔写来的信里看到叔叔和婶婶的结婚照片,看到他儿子的满月照片。在电话里听到他离开哈尔滨到了辽宁盘锦,知道他在那里买了自己的房子,后来老家建开发区,他又拿到一套小房子,从他的笑声里能够感觉到他特别满意自己的生活。在微信上看到他晒出的家庭聚餐,吃火锅喝啤酒,看到他晒出自己和朋友们吃烧烤和海鲜。在家族微信群里能听到他喝醉了之后,半是怨怒半是玩笑地骂我们年轻一辈的孩子,不给他打电话。高兴了他就发红包,我们这些子侄辈们抢完了,队形整齐地感谢叔叔,让人能想到屏幕后面他笑呵呵的醉汉脸。

叔叔对我们家的下一代特别慷慨,谁有困难,他都尽力帮忙。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要交五百块钱报一个竞赛辅导,爸爸不在家,妈妈肯定凑不齐这些钱,我写信给叔叔,一周后就接到叔叔的钱和信,他说在你遇到苦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叔叔,他心里很高兴。以后在我生活的每一个节点,叔叔都会关心我,读大学的时候他帮我付过学费,博士毕业的时候接到他的电话,他主动给我五千块钱让我周转过渡用,买房子的时候他给我打了三万块,说多少是他的心意。叔叔是我们富村世界里走出来的行侠仗义者,他随时施展他对别人的爱与义。

叔叔更宠爱自己的孩子,他跟婶婶两个人的工资都花在儿子身上,弟弟读了一个本地一所非常一般的大学,但是花销一点都不客气,几乎婶婶一个人的工资都不够他开支。但叔叔乐此不疲,谈起自己给儿子花的钱一脸自豪,他欣赏儿子会花钱买名牌衣服,到健身房健身,跟朋友们出入各种所谓社交活动,希望花钱给他见世面。他还攒钱准备给他付首付、买车,说起儿子一个月消费几千块钱,半是佯装愤怒,半是炫耀,一点都不心疼自己的工资。他说只有会花钱,才会去挣钱,会花钱才能结交朋友,他看不上抠抠索索的孩子,或许在他的想象中,世界永远是江湖的模样。

在关于世界的想象上,我跟叔叔出现了巨大的分歧,我不喜欢叔叔的教育方式,也不认同弟弟的行为。叔叔寄希望于我能给弟弟找一份工作,可惜以我在社会上的资源和能力,几乎没有可能,这一点多少让他非常失望。而由于观念和年龄差不同,我和弟弟也几乎谈不拢。我期望家族里的弟弟妹妹们都靠自己的努力读书就业,或者考不上大学也要勤俭、踏实,靠力气养活自己。我不客气地指出了叔叔的教育误区,普通人家却按照富二代的方式养育孩子,在这些问题上我表现出了自己的傲慢与坚持,让叔叔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他感觉到巨大的羞辱,但又不占理。

去年春节,叔叔因为我没有给他微信拜年而生气。我觉得他小题大做,为了避免他道德绑架和过年生气,我敷衍地在家人群里给他拜了年。他在年夜饭的时间持续给我发微信,不谈分歧,也不谈我对弟弟的不认同,他就说自己很伤心,我的侄女过年连个拜年微信都不给我发,我做人失败呀,发个微信打个电话也没那么难呀,那是做叔叔的失败。从浑浊的嗓音和连续的重复,听得出来他特别难过,为亲人之间的疏远和奇怪的尴尬。他的急公好义没有换来坚如磐石的友情,好像也失去了部分亲情。他从爷爷那一代继承来的失败与辛酸中,挣扎着走出一条路,希望后代能够走得更平稳一点,但后代们不按照他的想法走,更不理解他。

叔叔的大白狗聪明伶俐,在叔叔风光无限的青春岁月里,它充当了无数次先锋,和叔叔的对手们家的狗继续主人间的战争。在1988年打狗运动的枪声和棍棒中它變得小心谨慎了起来,掩藏了以前的锐气。大街上,自行车后车座上托着一条条死狗忧戚而过,打狗队开着摩托车走街串巷,偶遇的狗,被围追堵截,绑在树上打得脑袋开花,让人看了常常忍不住呕吐。为保全自己的性命,爷爷把大白狗藏在厢房里,怕它听到人来不合时宜地出来吠叫,又把它转移到山边的地窖里,它躲过了一场又一场突袭式的打狗运动,但却没有顶住全部捕杀的命令,不忍心把它让打狗队捕杀,也不可能自己亲手打死它,只好把它卖掉。大白狗留给家人永远的痛楚记忆是,临走的时刻它大颗大颗的眼泪。

这样的场景如果被叔叔看到,情何以堪?叔叔已经离开富村以后,忙于生计大概也忘记了他的亲密伙伴,或者不忍心再提及这桩生老病死的伤心事。探亲的时候他遍寻亲朋好友叙旧,但是从来没有听他提到那只狗。我想起叔叔,就会想起大白狗,它和叔叔们的年轻时代紧紧连接在一起,英勇好斗和年轻一样有神采,不知道神秘是害怕和恐惧,凭着力气乱冲乱撞。大白狗临走对家人流下的伤心泪,又让人内心凄怆,就像叔叔在微信里对我的抱怨,大白狗被我们遗弃了,叔叔的生活和世界无意中被我也遗弃了。

在家族生活中耳濡目染,爱恨交织,特别希望亲人之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不然就会把生活弄得一团糟,像大伯、爸爸,每个人都为了兄弟和亲戚们各种操心,亲人之间彼此牺牲、抱团,伴随附加的抱怨、猜忌和反目、和解。我已经任由自己变成一个现代人,一个保持距离的人,可以跟邻居热情地闲聊,说着显得颇有交情的话,但是距离稍微拉近,仍然觉得是互相冒犯,在住了七八年的地方,邻居阿姨突然出现在客厅,嘴上客气,心里却期望她早点离开解除尴尬。可以跟朋友们逛街吃饭,喝酒聊天,但不会问别人的私人生活,不是个人私德的好坏,而是觉得那里有一条清楚的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同样的,距离让我无法理解叔叔对自己孩子倾泻不辨是非的爱,也无法理解他赤手空拳闯世界的艰辛和不希望这种艰辛再次压在儿子身上的苦心。

想起叔叔在微信中喋喋不休的质问,简单粗糙,没有逻辑,好像一道时间的伤口悬在空中,以它的不讲道理对视着越来越发达和精致理性的时代。可能只有在这种搅成一锅粥似的彼此缠绕和纠结中,在互相抱怨、伤害、攻击中,才能建立起互相捕捉到的距离,那里有一个属于他的集体,他能体会到彼此和安全。叔叔是火象星座的人,按照本能热烈地活着,无法熟练地处理世界的实利主义部分,爱或者恨都显赫地付诸行动,他可能终生都不能走向“文明”时代。

无数的人在讲故事,尤其是在那些有重要意义的年份,建国七十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发生了多少让人牵心挂怀的故事啊。而叔叔的人生履历上没什么亮点,说起来都是琐屑旧事,绕来绕去也成不了一个故事。小人物并不代表生活的全部正义,就像他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小人物一样,但他的梦想和欲望也没有高昂过,一直贴着地平线,在一个普通平民可及的范围内,沉在生活的泥潭里。他改不掉暴躁的脾气,但拳头不再可以让他一较高低。他在朋友、家庭中随意播撒他的爱,并要求同样热烈的回报,溺爱儿子是反求溺爱,助人而希求感激和回报。时间给予过我们很多不情愿接受的馈赠,混进了不按比例勾兑的爱怨、梦想、失意和顽强的野蛮生长,在家庭与社会环线中,生命之谜越来越浑浊不清。不知道此时此刻,什么纵横在他茫茫的肉体与精神之路上。

猜你喜欢

叔叔
Chapter 1 Help from a rich man
长腿叔叔的三次长高
为什么不能蒙着头睡觉?
海上空军基地
提示一下
和警察叔叔手拉手
万米高空中的“交警叔叔”
熊叔叔
熊叔叔的生日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