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稀动物的花样“保护伞”

2019-10-18李忠东

检察风云 2019年19期
关键词:坦桑尼亚保护伞大象

李忠东

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名录共包括96951个物种,其中濒临灭绝的物种达26840个。每年全球非法野生动物贸易额高达10亿美元,造成野生动物种群锐减。

实施多项举措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拥有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被誉为“非洲的伊甸园”。坦桑尼亚政府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宪法的一部分,积极保护稀有珍贵的野生动物。

不久前,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一份报告中呼吁坦桑尼亚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剩余的大象免遭盗猎,指出“如果盗猎的趋势持续下去,这里的大象将会在6年内消失”。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坦桑尼亚东南部鲁菲季河流域地区,以大象、狮子、黑犀牛、河马和长颈鹿闻名。它占地50000平方公里,是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天然游猎区之一。作为人类社会极为罕见的自然遗产区和蜚声世界的著名旅游胜地,它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据坦桑尼亚有关方面的调查,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自1976年起平均每年消失2500头大象。该国境内大象数量锐减至43521头,比2009年调查时的109051头减少了六成。

7月26日,坦桑尼亚总统约翰·马古富利下令将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一分为二,以限制狩猎者的进入。 马古富利里说:“我希望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被一分为二,上方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更大区域应该变成国家公园,禁止狩猎活动。此举将保护我们的野生动物物种,促进旅游业的增长。”

坦桑尼亚国家公园管理局董事长乔治·瓦伊塔拉表示,将与自然资源和旅游部紧密合作,减少盗猎事件的发生,必要时将动用准军事力量进行打击。

为了对犀牛和大象等珍稀动物提供更好的保护,由坦桑尼亚公园管理局和美国企业Aviation Unmanned组成的一家名叫Bathawk Recon的坦桑尼亚私人公司,部署侦察型无人机展开为期5天的测试。测试机型为美国产的Superbat DA 50,致力于探索无人机在反盗猎这件事上的潜力。Superbat DA 50配备了高清晰度数字和红外摄像头,能够在4570米的高空中放大和追踪躲在灌木丛里的盗猎者。该机可以在空中持续飞行8小时,续航里程可达30公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性能指标完全达到要求。Bathawk Recon公司还测试了另外两个型号的无人机,其中一架已经在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试飞过。这里森林茂盛,地形崎岖,给盗猎者们提供了诸多便利。无人机提供的实用技术已被证明在这种独特的地貌上非常有效,这意味今后很有可能被广泛部署。

创建科技平台

大象和犀牛是世界严重濒危动物,象牙偷猎导致大象数量在2006年到2015年间下降了20%。过去10年非洲象盗猎最为猖獗,估计现阶段数量约为41.5万头,较2006年减少了11.1万头。如今的偷盗者们都已经配备先进的GPS导航系统和致命的杀伤性武器,肆无忌惮地猎杀到象牙和犀牛角。多年来非洲野生动物巡逻队员枕戈待旦,守护着野犀牛和大象,时刻提防着盗猎者。可是人力终归是有限的,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还是有大量的入侵者钻了空子。在过去10年中,超过1000名非洲野生动物巡逻队员在与盗猎者和买卖者的战斗中献出了宝贵旳生命。

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领导的Vulcan慈善公司开发的“领域感知系统”(DAS) 平台,能用大数据预知整个地区面临的威胁,通过研究珍稀动物的活动情况,抢在偷猎者前面采取行动。作为一款软件程序,DAS并不新颖迷人,却利用科技完成了人力所不及的事情,很可能是当今时代最具吸引力的慈善事业。凭借这个指挥和控制系统,巡逻队员可以对从肯尼亚到坦桑尼亚的偷猎威胁进行记录并做出反应。

“迄今为止,DAS是最大规模的以科技为核心的动物保护项目。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拉斯维加斯赌场的一个综合摄像头系统,只不过监控作弊的赌区经理换成了公园的管理人员,赌桌两旁的保安也换成了巡逻队员。”艾伦指出,“出现警报时,管理人员阻止的不是几十万美元的赌博损失,而是派遣增援力量拯救仅存的大象中的一头,或者犀牛中的一只。”

作为全球十佳榜上软件开发者设计的产品,DAS依靠巡逻队员的随身无线电设备、动物追踪标签和包括卫星在内的一系列环境传感器,将一切信息发回一个集中的计算机系统,在监控地图上呈现出特定的威胁,并在闭合电路监控室的大屏幕上显现出来。它还会将无线电、车辆、飞机以及动物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聚集到公园管理人员的实时仪表板上,实现可视化。利用这个仪表板,DAS用户可以检测或预先排除任何非法活动。DAS地图就像公园管理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比如说,一个偷猎者想要冲破管理人员设置的地理栅栏传感器,那么步枪的图标将会显现在警卫室的大屏幕上并发出警报,同时显示附近植入微芯片的大象和携带无线电的巡逻队员。

2016年10月,DAS首次投放野外,部署在肯尼亚勒瓦野生动物保护区,确保大象可以自由安全地漫步。随后又被带到奥扎拉国家公园,它成立于1935年,是刚果共和国最古老的国家公园之一。自从2016年11月以来,DAS已经安装在21个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艾伦希望到全面投入使用时, DAS将覆盖23.3万平方公里的地区,为非洲野生动物密集的最偏远地带送去超级网络连接。

铺设生命之路

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增大,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为了使生物种群恢复活力,如何帮助它们摆脱人类的干扰成为首要问题。绿桥和涵洞等动物通道的尝试,为动物铺设出一条新的生命之路。建立野生动物通道有许多成功的先例,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是其中的代表。

班夫国家公园建于1885年,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1960年开始全年对外开放,上百万游客通过泛加高速公路前往,生态系统开始受到影响和破坏。特别是泛加高速公路穿过班夫国家公园,给野生动物的迁徙带来了麻烦。当它们找不到彼此时,就会发生局部灭绝,尤其是原始森林中移动性差的物种。例如,灰熊受泛加高速公路的影响已经产生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

为了减缓此类问题,当地在泛加高速公路班夫国家公园路段设置了24个野生动物通道。科学家通过检测发现,包括鹿、驼鹿、黑熊、棕熊、狮子、狼、驼鹿等在内的10种大型哺乳动物过去25年里已经使用通道84000次。而且动物们还适应这一结构物的“学习曲线”。例如灰熊从通道通过的次数已经从最初的一年7次增加到现在的100次以上,每次通过的数量维持在2-4只之间。狼通过的次数从2次增加到约140次,每次通过的数量从最初2只到后来20多只。

一项研究表明,在短短的3公里距离内,野生动物与车辆的碰撞事故从平均每年12起减少到2.5起,事故损失降低了90%。正是这样的统计数据促使了野生动物通道的增加。当地计划在泛加高速公路班夫国家公园路段再增设17处动物通道,以提升靠近路易丝湖附近村庄路段的交通安全水平。

托尼·克林杰是西部运输中心的资深野生动物生物学者,发现不同的动物选择走地上还是地下通道时偏好各异,因此施工之前进行监测非常重要。虽然那些早已习惯人类建筑的动物几乎立即就开始使用野生动物通道,甚至避开了建筑设备,比如丛林狼和鹿,但其他动物则需要更长的学习时间。麋鹿、灰熊和美洲狮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适应动物通道,而狼獾、猞猁、狼和食鱼貂则可能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另外围栏也有助于引导动物远离危险的公路交叉口,转而选择地上和地下通道。

“灰熊、麋鹿、鹿和驼鹿更喜欢开放的大型通道,美洲狮和黑熊喜欢更狭小的通道,通道的光线更暗,覆盖物更多。这些倾向与每一种动物的进化方式密切相关,比如黑熊和美洲狮的自然栖息地位于森林中,而不是草地上,因此这类动物会对穿行于大型的开放式通道感到不适。为此我们创建了相应的生态系统,如在通道的一侧设置岩石和矮树丛,另一侧则种上青草。”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猜你喜欢

坦桑尼亚保护伞大象
被铲除的“保护伞”
坦桑尼亚2020/2021财年粮食供应充足
一个小奖品
冯成康:一心为华人华侨撑起保护伞
认真的大象
杨国杰设计作品
大象
为小朋友们撑起“保护伞”
坦桑尼亚:泥做小零食
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