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本触动灵魂
2019-10-18赵恒平
赵恒平
1.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四实验中学的阅读追求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四实验中学虽然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但是学校从建校开始,就把打造书香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五张名片之一。学校通过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表达习惯,涵咏学生文化。
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的不同在于,能够让学生真正完整地走进一个人物,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与文本生活的碰撞交流中,自然地激发心中的情愫,产生思维碰撞,产生触发写作灵感,实现从无话可说到下笔千言的转变。
2.选择《家》作为阅读文本的背景和理由
《家》是人教版必修二名著导读推荐阅读书目,是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第8位。
《家》中主人公之一觉慧、鸣凤与高一学生年龄相近,学生站在百年后的今天,与百年前的同龄人对话,稍加引导,很容易激发自己的情愫,理解书中描述的不合理现象,实现思想的碰撞,产生自己的感悟。觉慧的“自己把幸福拿过来”,做“自己的主人”等思想,在当下的环境中,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3.阅读过程
1、准备阶段
学生人手购买一本《家》(统一版本),教师指导批注式阅读方法,提出阅读要求。
老师课堂导读、指导批注式阅读方法、提出阅读要求等1課时,全书阅读时间4天(五一假期),课堂深度阅读3课时,课堂写作时间2课时,单独指导批改时间1周,课堂交流分享时间3课时。
2、阅读指导
(1)两种眼光:一是当代人的眼光,即用百年后的“我”视角,居高临下地去审视文本中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经历和遭遇,发现不合理之处,并给予同情或者批判。二是当时人的眼光,即把自己假设为百年前的“我”,以当时人的心境走进文本,走进当时人的内心,观看当时人的活动,理解当时人的想法。
(2)阅读母题及表现
阅读母题:叛逆和驯服。
阅读母题表现:①高老太爷与遗老系列;②觉新、觉民、觉慧系列③鸣凤等仆人系列;④梅芬、瑞珏、琴表姐系列;⑤其他人系列。
选择理由: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用作家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
在崩溃前夕,众生必将为自己的前途等,表现不同,有拼命维护旧传统的,有拼命奔向新世界的,有无动于衷的。所以通过对文本中典型人物的故事经历提炼,去传递主题。
3、阅读活动
学生通读文本,并随时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到相应文本处,阅读完文本后,依据母题选择其中的一个系列再次进行深度阅读、重点阅读。老师依据学生选择的阅读系列,从知网等下载相应分析文章,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走向深度阅读、研究性阅读。学生边读边做好摘录、记录下自己的思考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作文或者小论文,并接受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