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4亿中国人一起上了“三堂课”

2019-10-18吴健

新民周刊 2019年39期
关键词:方队我军东风

吴健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参加阅兵式,总规模约1.5万人,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此次国庆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人民军队全面改革重塑后的首次集中亮相。

举国同庆新中国70华诞,14亿中国人一起上了“三堂课”:一堂新中国的历史课,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一堂新时代的思政课。

让我们回看阅兵,重温这三堂课……

“米秒不差”的“中国精度”

“这是一张国家名片。”每每报道国庆阅兵,外界总会对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队津津乐道,以至于有人形容,“中国精神”和“中国精度”就在受阅官兵的步伐里,是千金不换的国家形象。

尽管随着我军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阅兵中的徒步方队总量呈控制乃至下降趋势,但今年依然纳编了15个,并且每个都走得天衣无缝。按照序列,仪仗方队第一个登场,和以往國庆阅兵的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相比,此番仪仗方队不仅规模创下新的纪录,而且首次在国庆阅兵中高擎党旗、国旗、军旗通过天安门,更在于我军仪仗大队全面改革后首次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名义亮相。“我们在看流动的‘吉尼斯纪录。”曾有战友在仪仗队服役的退伍兵龙刀(网名)告诉记者,徒步方队的排面达到整齐划一难度最大,世界各国阅兵横排面人数最多不超过20人,可仪仗大队受阅是25人,无出其右,而且从阅兵后公开的信息看,由他们领衔的所有徒步方队都以1022步、8分30秒的速度准确地从阅兵调整线到达阅兵疏散线,其中从敬礼线到礼毕线96米,不多不少128步,1分零6秒,与联合军乐团的阅兵曲珠联璧合。

尽管随着我军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阅兵中的徒步方队总量呈控制乃至下降趋势,但今年依然纳编了15个,并且每个都走得天衣无缝。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作重要讲话。

的确,笔者反复回看阅兵,无论高级军官组成的领导指挥方队,还是老百姓出来的民兵方队,刀切般整齐的步伐令人叹为观止——横成线、竖成线、斜也成线,整个方队如同浑然一体的板块,坚不可摧。更厉害的是,32个地面装备方队,12个空中梯队,同样以优异的阵形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据多次参与阅兵训练的专家介绍,七十年的国庆阅兵经验积累,我军受阅车辆和飞机驾驶组训水平可谓世界领先,“百米单车误差全部控制在0.2秒,距离误差控制在0.02米,而世界阅兵百米单车误差是在0.5秒,距离误差在0.3米就算高水平了。而空中梯队从不同的空域‘米秒不差地同时临空,更是把阅兵式推向高潮。”观察此次阅兵车辆,通过广场的时速应在10公里左右,算下来,车辆方队在差不多200米的受阅距离上要行驶72秒上下,如此慢的速度,那么精确地保持阵形,显见我军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加快机械化步伐

都说“人上一千,彻地连天;人上一万,无边无沿”,可仔细观察我们的国庆阅兵往昔,徒步跨过天安门的受阅战士却越来越少。“记得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大庆的时候,望着滚滚而来的装甲车队,开国大典的阅兵副总指挥杨成武曾感慨地说:‘我们的军队发展变化真是大啊!”《兵器》杂志执行主编肖宁告诉笔者,这位老将军清晰记得1949年受阅部队的几个数字:海军只有两个排,空军只有17架飞机,受阅的16400名官兵中,技术兵种仅占总数的3%。那时五百万解放军,绝大多数是步兵。

七十年回首,今昔巨变。雄伟的天安门作证:1954年阅兵,技术兵种与非技术兵种的比例为1:1;1959年阅兵,比例为3:1;1984年阅兵的46个方阵中,空中梯队4个,步兵方队5个;1999年大阅兵的52个方阵中,空中梯队10个,步兵方队只有2个。而2019年受阅大军的构成如前所述,机械化已发展到成熟阶段,正向提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重点是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一支精干、质高、战斗力强的精兵劲旅轮廓已现。

三军仪仗队首次高擎党旗、国旗、军旗通过天安门。

很长时间里,从革命年代走来的解放军只有较低的物质条件,尤其“陆军老大哥”在新中国成立头20年里处于“有限摩托化、初步机械化”的状态,轻装徒步步兵占比仍然偏高,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技术兵种有待发展。因此,我军提出以进一步完善机械化带动陆军整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20年基本完成军队机械化”的目标。

此次阅兵,我军机械化水平之高令人振奋。行驶在装备方阵最前端的装甲战斗车辆,铁甲铮铮、长枪所指,展现了势不可挡的气势。99A主战坦克、15式轻型坦克、04A履带式步兵战车、05A式两栖突击车、03式空降战车……从重到轻,伴随着我军战士上天下海入地,时刻都有装甲突击力量支撑,体现了“全域作战”的新理念。

现代战争讲究各作战要素合成,继装甲战车方队出现的自行火炮方队便是前者的“完美搭档”,箱式火箭炮和155毫米车载炮都是全新压制武器,具有射程远、火力覆盖范围广、打击精度高、平台通用性好等特点,主要用于远距离火力压制和摧毁,既可对作战地域实施全纵深火力打击,也可与海军、空军、火箭军协同完成联合火力打击任务。不仅如此,各军兵种后续受阅的防空、岸舰、地地等导弹系统都与地面作战力量形成“功能衔接”,确保“攻防兼备”,特别是这些武器系统全都实现自行化,宣告我军主战装备实现机械化普及。

此外,贯穿在整个阅兵方阵中的各种高机动轮式车辆,更是我军各军兵种整体向机械化迈进的重要标志。除了基于8×8、6×6系列轮式底盘开发的各型装甲车辆外,不同造型的猛士高机动车是装备方队中最常见的车型,既有作为战旗方队运载车的一代猛士车,又有多轴重装的三代猛士装甲突击车。有意思的是,供陆军特战部队使用的6×6轮式全地形车小巧玲珑,各种地形上都能如履平地,还能由直升机、运输机携带,可谓“一车百用”,颠覆“只靠战士两条腿打天下”的模式。

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突发性强、节奏快等特点,需要实现武装力量快速部署和装备投送,战略空中投送和战术空中突击能力是主要指标。

打造攻防兼备利剑

当凛凛车阵开过之际,天空中响起轰鸣声,那是我军空中梯队呼啸而至。新世纪以来,人民空军兵力结构进一步朝攻防力量配套、兵(机)种比例协调方向发展,既有能稳定全国空防的国土防空力量,又有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空中打击的空中进攻力量,国产先进机型逐步成为主流。这次阅兵,空中梯队里的歼-20、歼-16、歼-10C等歼击机体现了空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而携带巡航导弹的轰-6N、轰-6K战略轰炸机以雄壮气势震惊世界,这种具备远程奔袭、大区域巡逻、防区外战略打击能力的轰炸机令空军远程打击范围一下子延伸到了数千公里之外,成为保卫和平不可小觑的力量,也是中国空军进一步强化战略空军建设的标志之一。

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突发性强、节奏快等特点,需要实现武装力量快速部署和装备投送,战略空中投送和战术空中突击能力是主要指标。阅兵中,运-20战略运输机和运-9战术运输机先后登场,为人民军队履行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支撑,空中投送距离、速度、安全性和高原飞行适应性等实现了全面跃升。与运输机发展息息相关的兵种就是空降兵,作为空军“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力量体系的重要部分,他们能超越地面障碍、实施远距离奔袭,是现代立体战争的重要突击力量,他们所使用的03式空降战车拥有机关炮、反坦克导弹等重火力,能跑能打还能飞,从运输机上伞降,可出其不意,迅速动摇敌防御体系。很显然,新型运输机和空降战车搭配,使中国空降兵从“会跳伞的轻步兵”变成“载车装甲化、高度机动化、兵员精锐化的重装空降部队”,能遂行信息化条件下战略威慑、战役突击、特种作战等多样化任务。

除了战略运输外,战术空中突击也是致胜的常见手段。在受阅空中梯队里,人们欣喜地看到从大型运输直升机、通用直升机再到护航的武装直升机一应俱全,组成强大的“旋翼军团”,这些隶属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群让中国军人有名的“铁脚板”炼成“飞天侠”,在未来战争中积极发挥立体突击、快速反应、远程机动的优势!

国产先进战机成为空军主力。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句网络俗语居然被用到国庆阅兵的正式解说词上,说明火箭军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极其重要的地位。

占据信息对抗高地

古往今来,战争逻辑始终是:创新求变者胜出,保守僵化者落败。信息化正是助推中国军队弯道超车、换挡提速的神兵利器。当今世界,信息化战争引领潮流,一体化联合作战主宰战场,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中国军队已实现从“钢铁比拼”到“硅片较量”的跨越式变革,通过构建无形信息化网络,使“嵌入”战场的每个单兵、每辆战车、每架战鹰、每艘战舰都不再孤单,不断提高着我军精确感知、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精确评估、精确保障能力。

对阅兵有细致观察的上海警察王笑梦介绍,今年有多达四个信息化方队受阅,以更强的自信全景式地向世界呈现出中国信息化作战部队的崭新面貌,使得我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然能够“耳聪目明、臂长拳硬”。我军首次展示多种专用的信息化指挥、信息侦测、数据干扰、区域拦阻制干扰、电子对抗、频谱监测、无线电接入节点、卫星通信等信息化车辆,既能独立遂行作战,又能够支援战略方向的联合作战,夺取复杂电磁状态下的电磁主动权。此外,士兵们单兵装备的信息化程度也有所提升,可以在阅兵方队中看到战士们佩戴有头盔式夜视观瞄设备等新式的信息化装备。

空中战场更是信息化交锋的集中地,非对称、非线式、非接触的空中精确火力打击+空中信息战已经成为高技术条件下空中作战的基本样式。作为新质作战力量,近年来中国空军信息化机种发展迅速,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电子干扰机、无人机等机型谱系逐步完善,性能大幅提升,阅兵机群中就有不少這样的特种信息化战机。除了有人机外,代表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中国无人机在这次阅兵中可谓是全面展示。无侦-8超音速无人侦察机、攻击-2察打一体攻击无人机、攻击-11隐身飞翼攻击无人机、反辐射无人机、战场侦察无人机、火炮校射无人机、通信干扰无人机、雷达干扰无人机……让人眼花缭乱,这些无人机是我军信息化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敌预警探测、指挥通信体系等进行断链、致盲、破网,并直接对敌方重要目标进行“踹门打击”,必将成为未来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战略威慑大国支撑

礼炮炮弹进行环保处理,鸣放近乎为零污染。

各少数民族观礼代表为祖国自豪。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句网络俗语居然被用到国庆阅兵的正式解说词上,说明火箭军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极其重要的地位。“东风-17、东风-100、东风-26A、东风-31AG、东风-5B、东风-41……各种款式任你选购,你喜欢哪一种呢?”网上关于受阅的火箭军东风导弹性能展开热烈的讨论,再次掀起一股“东风热”!

火箭军受阅的这几款导弹都极具代表性。其中最受人瞩目的是万众期待的东风-41机动发射洲际导弹。作为中国战略核威慑能力的最强象征,此前的阅兵新闻发布会上,有日本记者直接点名询问东风-41是否会亮相,可见它的关注度之高,而阅兵式上多达16枚东风-41同时亮相,显示这种“国之重器”已经进入批量装备阶段。早在2014年,美国国防部就在年度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提到,中国正在发展能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的东风-41洲际导弹,它采用公路机动式部署方式,射程比东风-31洲际导弹更远,而分导式弹头让它能同时打击多个战略目标,具备更强的突防能力,对现役的导弹防御体系构成严峻挑战。

此外,首次公开亮相的东风-17中近程弹道导弹直接露出了高超音速的乘波体弹头,弹头战斗部并不会飞出大气层,而是在临近空间进行滑翔飞行,可巧妙躲避敌方的雷达探测,还能在高超音速状态下大幅增加敌方拦截的难度。另一种新露面的战役战术导弹是长剑-100巡航导弹,这种导弹尺寸巨大,从发射车看虽然和东风-10巡航导弹使用的是同一系列载车,但从8轮变成10轮,发射箱体积和长度也增大不少,过去能够装载3枚东风-10巡航导弹的发射车只能够搭载2枚长剑-100巡航导弹。而解说更直接称这是一种超音速巡航导弹,相对来说,美俄的战略巡航导弹基本上都是亚音速的,显示了中国在战略巡航导弹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受邀参加国庆观礼者举起手机拍摄。

此外,阅兵后很快就公布了整个阅兵活动的高清卫星照片,从太空俯视场面更加宏大,也从侧面展示了中国太空技术的新进步,这是阅兵之外的国力展示!

猜你喜欢

方队我军东风
东风Honda全新XR-V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共和国阅兵中的女兵方队
盛世庆典谱写壮丽华章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国成立70周年阅兵精彩回顾(二)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关于东风四号要不要取消的一场争论
胜利日大阅兵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