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怀念童年
2019-10-18兰启昌
兰启昌
每到六一,看到各种朋友圈,我都没有什么感觉。
昨天,我突然意识到,我从来没有怀念过童年,也从来不想回到童年。
原因很简单,童年过得不快乐。
父母关系不融洽、学习压力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考虑过自杀。
我当时想,如果用刀,估計过程会很痛苦;直接跳河,会比较干脆利落。最后没实施,也许是怕痛,也许是因为心有不甘。
以前,这样的话题,我肯定不会在公开场合谈及,这是不算光彩的隐私,也不想博人同情。
直到我最近看到一些孩子,一些可能和我的童年一样不快乐的孩子,我想把这篇文章写给他们。
1
今年来,大概每周会打一次羽毛球,我遇到三对印象深刻的母子。
第一对,妈妈和男孩坐在旁边的休息区,整整半个小时,妈妈都一直在以教训的口吻训话:
你知道什么是垃圾人吗?你这样的就叫垃圾人。
我看你的言行都很有问题。
你是爸妈的孩子,你知不知道爸妈为你付出了多少?
话题来回重复。男孩每次想反驳,很快就被她妈压制住了。
第二对,妈妈和小孩在打球,两个人打得都不错,几个回合后,小孩有些累,就坐在地板上,妈妈等了一会,问道:你还要不要打球了?
小孩说:不想打了。
这时候,她妈二话不说,掉头就走,小孩赶紧起身,追了出去。
第三对,一家三口打球,爸爸站一边,妈妈和大概七岁左右的男孩在一边。
和身强力壮的大人相比,这个男孩,不论是臂长,还是移动速度都不占优势。
只要男孩接球没接好,她妈就一脸嫌弃,大声批评。打了一会,小孩觉得没意思,就坐在旁边休息,一脸丧气。
过了一会,她妈走过来,用羽毛球拍拍在他身上,说:为什么不打了呢?小男孩默默不说话。
这位妈妈,即使不说话,脸上也露出一股肃杀之气。“相由心生”,我突然很赞同这四个字。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绝望,那就是孩子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
2
这是一个无比焦虑的时代,教育是焦虑的重灾区。
很多小学生,从周一到周日,从早到晚,几乎每天都在上课,学完语文、数学、英语,然后要去学钢琴、跆拳道各种兴趣班。
各种研究已经表明,这种军备竞赛式的教育,不一定能给孩子幸福的人生。
在提供养育条件之外,孩子最需要的是爱、理解与支持,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非必需品。
只有这样,孩子的心里才会有一个安全的港湾,才有勇气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如果你想让孩子变得杰出,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送他去最好的学校,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
孩子不喜欢被教,他擅长模仿和感受。你葆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孩子就会爱知识;你心胸开放,孩子就很难成为封闭型人格。
至于那些把孩子成绩当做攀比工具的家长,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
一个好父母,至少应该有这几点素质:
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个体,而不是附庸。他不是实现父母理想、替父母争面子的工具。
认真地听孩子的话,错过交心的关键时期,已经你想听都没机会了。
理解儿童与大人在心智、体力、情绪上的不同,适当地包容。
3
童年给人的影响非常非常深,很多时候,你甚至感受不到。正因如此,才有“原生家庭”这个词。
如果你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恭喜你,是幸运儿;如果你的童年不快乐,没关系,这是世界的常态,这样的人非常非常多。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如今,每往前走一步,我就感觉自己的能力增长一分,自由也因此多一分,能选择的幸福也越来越多。
现在回想起来,我不感激那些曾经灰暗的时刻,我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不断往前走。
如果你还没有成年,感到不快乐,请一定要坚持,好好爱自己。
成长的过程,就是丰满我们的羽翼,等到有一天,你长出了翅膀,就能飞向真正辽阔的天地。
如果你成年了,曾有过不快乐的童年,请与过去和解,对自己好一点。
接纳自己,热爱自己,原谅自己身上所有的不完美。童年无法被舍弃,它们是跟随一生的印记。
不论过去如何,我们都有权利,也有自由,去过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