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缄默无言,心中山河

2019-10-18吴正兵邬双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尼采尘埃力量

吴正兵 邬双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艺术与知识的吸取会叫人懂得缄默的力量,不是说丢失了激情,是遵从了自己。

——尼采《与孤独为伍》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想法与感受。

【名师题解】

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材料选自《与孤独为伍》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完整的表述是:“一个人如果生来不具有平易的性格,那么艺术与知识的陶冶必定可以使他变得性格平易。所谓文明教化而已,并且艺术与知识的吸取会叫人懂得缄默的力量,不是说丢失了激情,是遵从了自己。”从全句来看,材料的意思是艺术与知识能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议论文在确认主旨的基础上,要依据材料是否能成为观点的有力支撑,是否能进行理性分析,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得体等来赋分。

基本角度:吸取营养,懂得缄默。这里的缄默不是指闭口不说话,而是指在吸取了艺术与知识之后,人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渺小,人再面对社会、世界时,就懂得了去思考,去发现。

选材小贴士:人在看待问题时,常常需要新的维度。为何这么说?人性总是无法避免陷入自我,自以为是的后果常常是短视,只能接受自己的经验。学习跳脱本身的局限与认识,吸取艺术与知识的营养,提升自己,常知常新,善于思考。可以从这个角度寻找事例。

进阶角度:处变不惊,淡定从容。缄默不等于失去激情,而是在自己身上蓄积了“缄默的力量”,在吸取知识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掌握能力,提升认知,人在面对问题时,就能够处变不惊,淡定从容。

选材小贴士:淡定从容,悠然自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意时不自傲,失意时不自卑。面对别人的夸赞和外来的诱惑,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付诸一笑。因为淡定,所以从容;因为从容,所以优雅。可从体现这样主题的人物与事件中寻找素材。

升华角度:遵从自我,走进内心。当人们将艺术与知识内化于心时,就会变得成熟而又理智,就会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观照自己的内心,也会离心中的自我更近一点。

选材小贴士:海明威说,当开始在内心活得更严肃的时候,你一定会对外在要求得更加朴素。因为此时,我们会更加遵从内心的方式来选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可从遵从内心选择活成自己的古今人物事例或思想中取材。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

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忧虑和悔恨来打扰我们的生活。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

——卡耐基

哲学的精华就是: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

——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

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

——罗马政治学家、哲学家塞尼加

素材点拨:“身外物,不奢恋。”这是思悟后的清醒。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襟怀。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真正地摆脱心理的贫穷。且让我们记住,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

推荐素材二: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的经典文学,也是我国青少年推荐阅读书目之一,书中展现出美国那种“生活是富裕的,精神是困惑的”的社会状态,这样的状态也正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素材点拨:社会中不时发生的个别事件,如电话诈骗,以次充好,见到摔倒老人不扶,忽视遇到困难的人,对弱势群体落井下石等,这些现象昭示着国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少人的精神发展落在了物质发展之后。如何处理这种精神困惑,正成为今天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早在塞林格20世纪50年代撰写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也展现过这种较为普遍的精神困惑。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艺术与知识,就会让精神同样向前发展,也更接近“人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

推荐素材三:

二次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吕明玉,“没有什么东西比挽救一个生命更重要”;与歹徒斗智斗勇终将其擒住的毕庶岚,抓住刀刃的手至今仍留伤痕,一个手指失去了知觉;代管船员工资、苦等7年归还6000元的张茹文,物归原主心里石头总算落地;摆水果摊、拾到10万元辗转找到失主的刘长青,“不是自己的钱不能要,要了心里不踏实,再说人丢了钱也着急”;离休老人殷树山,把离休金都捐给了贫困地区,不求回报,妻子“与老伴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八年穿坏了几十双鞋的戚恩雨,日日走街串户,为社区服务,工作笔记上密密麻麻记载着塔山社区的各种小事琐事和处理意见……

素材点拨:故事或许有别,精神却是同一的。这许多朴素的人,嘴角眼角却洋溢着原始的幸福,满满的快要溢出。这种由内而外的自足,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值得”“太值了”“必须的”,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话质朴滚烫,在某一瞬间足以击中你心灵深处沉睡的柔软的角落。他们只是普通人,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和传播着人世间的善与美,不仅给他人送去惊喜,也收获更多的信任。所谓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大概就是如此吧,行动总是最好的答案与证明。

【素材演练】

不止富足,更要清醒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2)班

陈均熠

“艺术与知识的吸取会教人懂得缄默的力量,不是说丢失了激情,是遵从了自己。”尼采讲述了知识与艺术带给人的精神成长。吸取只是能富足精神,但思考才能让精神成为清醒的灵魂。清醒的富足才是时代所趋。

从表层看,艺术与知识的吸取让人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渺小。從深层看,这体现的是对知识乃至生活的谦逊态度与渴望精神。这便是“缄默的力量”,在吸取知识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掌握能力,提升认知,使人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处变不惊,淡定从容。

然而,在如今的信息爆炸时代,所谓艺术与知识的质量参差不齐,这对当代人群选择知识提出了高要求。吸取什么?怎么吸取?如何选择?这都是大众身临信息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因此,简单的吸取是不够的,还需要清醒的分析与判断。这份清醒是脱离勒庞所说“乌合之众”的自我辨析,也是跳离王小波口中“沉默的大多数”的独特定位,正是“遵从了自己”。

可见,尼采之言并非简单的精神获取,它从个人的价值意义出发映射出群体的风气导向。所谓“缄默”的社会力量,是能在狂热的网络暴力前三思后行,是能在重庆坠车案中身体力行,更是对俞敏洪歧视女性言论的批判与反思。这或许是艺术与知识对人精神提升的社会意义与社会要求。

有人会问:做到人人皆有清醒的富足精神太难,是不是个太理想的乌托邦?尼采所言的知识获取就一定能打造出“遵从自我”的人格吗?

诚然,群体达到才识渊博又理智清醒几乎不可能实现,单纯吸取知识的人也未必满足需求,但是它展现的是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与学习态度。尼采所指的“遵从自己”是一份返璞归真的学习本心,也是单纯简单的学习态度。恰恰是难以做到,社会中这类人才显得难能可贵;恰恰是大众在碎片信息繁富又不知方向的时代,才需要这样的勇气与决心。

综上所述,所吸取的知识需要思考,从而进行选择,以此摆脱庞大信息的桎梏。不只富足,亦要清醒,此乃时代所驱。

【教师评点】文章思路清晰,思考深入且具有思辨性。作者不仅看到了知识与艺术带给人的精神成长,更认识到不仅要吸取更要思考,才能让灵魂清醒,并进一步论证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分析与判断。作者从表层和深层对“缄默的力量”的理解与分析是比较深刻的,从“富足、清醒的灵魂”与“遵从自己”两方面来进一步探究这种力量的作用和意义,引人深思,最后上升到时代所趋的高度,立意高远。(指导教师/邬双)

尘埃落幕时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1)班

陈昱亮

信息时代的现实似乎总是迷惑,人们欣喜地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却惊觉自己竟已忘记了如何看、如何听,最后所得只是泥沙俱下的鱼目混珠。他们张嘴,话语吐出,顷刻被更多的话语冲散。天空中尘埃飞舞,却连人们真正追求的,那些闪烁着艺术与知识的星星都被遮掩了去。

似是众星们不大习惯喧闹,它们时刻缄默,就连光芒都尽可能地收敛。正如尼采的说法:“艺术与知识的吸取会叫人懂得缄默的力量,不是说丢失了激情,而是遵从了自己。”

缄默,是一种审视,也是一种思考。这样的姿态,如罗丹《思想者》呈现的一般,绝不会是喧闹开出的花朵。当一个人学习得越多,了解得越多,他迎来的必将是沉重而漫长的思考,因而苏格拉底痛苦,而乌合之众幸福。

尼采云:“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要听从内心的号召,从俗世的尘埃中剥离,去寻找那片最闪亮的星空。他无暇喧闹,就像攀上险峰的一刻,人们的选择不是高呼,而是屏息,在缄默中审视天地、审视自我。高呼的人获得了表面上的愉悦,但唯有缄默的人,才能得到更深的滋养,才能更深切地明白这趟旅途所带来的意义。

缄默也是与艺术和知识相伴的生活智慧,它看上去虽然没有表面的风流快活,却是一种开悟、一种解脱、一种心灵的豁达与自由。借用周国平在《安静》中的说法,“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追逐喧闹的人,不免会被喧闹所牵绊,被喧闹所困扰。他们寻求快感,寻求刺激,汲汲于那些短暂而喧腾的事物,如余秋雨所说,“浮华转瞬即逝,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这样的东西,如流水线上的产品般以一种极其惊人且工整的速度被制造出来,又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消散而去。这是空气中飘舞的绚丽尘埃,是一个时代的海市蜃楼。追逐这些尘埃的人绝不像庄周梦蝶,庄周梦蝶的结果是物我两忘,而追逐尘埃,最后只会被尘埃淹没。

因此,比起一时的快乐,人们在与真正的知识艺術交流后,能得到的结论便是追逐心灵的富足与自由,这也正是知识和艺术所带给我们的东西。它将我们外在的激情内化,使其成熟而理智,让人得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为谁而活,为何而活?而人们也只有在仔细思考并尝试着回答后,才能离心中的自我更近一点。

时代喧哗,尘埃飞舞,我们以缄默静待尘埃落幕。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太阳高悬,天空明亮。

【教师评点】作者认为缄默是对天地和自我的审视与思考,是心灵的豁达与自由,它能让我们认清自己、遵从内心,追求心灵的宁静与丰富、理性与自由,这就是缄默的意义与力量所在。在具体论证时,尼采、周国平、余秋雨等名家名言的引用,罗丹、苏格拉底、乌合之众、庄周梦蝶等作品或思想的化用,使得道理论证精彩而富有说服力;凝练优美的语言、喻证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文采斐然。此外,文中的对比论证、适时追问,以及结尾处诗意场景的描写,引人思考,回味无穷。(指导教师/邬双)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尼采尘埃力量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不染尘埃
尘埃有多老
尘埃不定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
尼采的语言本体论预设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