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融资创新研究

2019-10-18张功臣赵克强侯武彬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账本债权供应商

张功臣,赵克强,侯武彬

(齐鲁银行,山东 济南 250001)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企业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日趋复杂,处在供应链中的企业为银行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机会,也对银行业务管理和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应链金融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协作,为全产业链条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在业务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数据信息不对称、应收账款无法拆分流转、交易效率低等问题。

1 供应链金融面临挑战

1.1 数据有效性问题

传统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一旦出现交易纠纷,需要进行责任划分,而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的关联方比较复杂,不仅有核心企业、供应商,还涉及不同的代理人和中介,导致原始交易记录的全生命周期追溯很难得到保证。因此,需要一种安全、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多方存储解决方案,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1.2 信用传递问题

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快速灵活融资服务通道,而核心企业的信用无法通过供应链平台辐射到链条上的末端中小企业,导致急需融资的末端的中小微企业无法获取来自核心企业的信用凭证,而这些企业自身又缺少可用于抵押融资的资产,从而使中小微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金融机构需要进行贸易真实性审核,对供应链上的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分析,为供应链客户核定授信额度,相对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效率。

2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研究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开放性、独立性、安全性等特征,为解决供应链金融的挑战提供了新思路。运用区块链的P2P动态组网、共享账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解决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多方信任、信用的传递和拆分,以及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效率问题,助力供应链金融打破瓶颈、创新发展。[2]

(1)解决供应链金融多方信任关系问题

在多层级供应链中,核心问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供应商无法有效建立信任体系。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利用该技术的P2P网络将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等供应链上的相关方连接在一起,通过“多方维护、共同写入”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将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给每个参与者,确保链上共同协作的安全、有效,从而建立起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方信任供应链体系。

(2)解决供应链信任传递及拆分流转问题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平台随着供应链条的延伸,信任度将加速下滑,尤其对于中心化的信息平台,还存在数据篡改问题,更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任可以沿供应链条做无衰减的传播。首先,区块链采用P2P网络结构,企业可以获得与其相关的完整账本信息,实现分布式共同管理,避免系统数据篡改问题;其次,企业的债权凭据可灵活拆分,任何拆分行为都会记录在链上不可篡改;最后,借助区块链账本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整合贸易流、物流和资金流,实现实时监控及溯源,路径清晰透明。

(3)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效率

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如合同签订、业务审批、融资申请、企业担保等业务)涉及多方协作,审核机制严格、流程复杂、资金到账周期长,且手续费用昂贵,大大降低了业务处理效率。区块链共识机制将确保链上内容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以快速地获取相关证据,利用区块链特有的智能合约功能,在满足融资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3 应链金融创新实践

基于区块链控制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每个参与者对区块中账本的读写权限,结合区块链本身的P2P动态组网、账本共享、共识机制以及智能合约形成一个高可控性、高安全性的联盟链。

利用联盟链的特性,可将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及上下游企业等各个主体的业务数据和贸易数据上链并存储,以区块链技术作为信任传递的基础深度,赋能供应链金融中的各个中小微企业,借助区块链技术促使供应链金融各方建立“技术信任”体系。

下面结合具体业务场景阐述联盟链在供应链金融各个环节中的应用。

3.1 合同签约

供应链金融中的上下游企业通过节点认证后参与到联盟链中进行共识和交易。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上下游企业通过联盟链的节点上传合同原件(如采购合同),经双方认定无误后进行电子签名认证,合同即可生效。合同签约完成后,将合同进行广播得到全网共识,并写到区块链上。基于区块链的合同签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区块链的合同签约流程图

当核心企业与一级供应商达成采购意向后,双方会协调并拟定一份采购合同,并将合同上传至区块链账本中,进行全网广播,确保合同上链且不可篡改后,区块链中核心企业及供应商要对账本中的合同进行签署操作,借助第三方CA机构为区块链网络中的各节点颁发的数字证书为合同签名,签名后的合同保存在区块链账本中作为合同存证。

3.2 债权确权

合同签订双方在确定应收和应付权利后,生成债权应收应付合约,并将合约写入区块链。在联盟链中引入第三方保理机构节点,在债权合约共识生效后为其进行债务担保及资产托管等业务,并将相关数据写入区块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债权确权解决了传统ERP对接改造繁琐的弊端,同时利用区块链的存证及业务溯源的优势解决了债权纠纷及债权变动等问题。基于区块链的债权确权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区块链的债权确权流程图

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后,各企业通过节点生成债务凭据并进行债务确权。当核心企业和供应商分别确认了应付和应收账款后,形成债务凭据单进行全网广播。在联盟链中的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根据区块链中产生的凭据做背书、鉴定和担保。其中,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托管和融资贷款服务,担保公司提供债务担保,所有业务流程和交易信息都会写入区块链账本,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3.3 企业融资

区块链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供应关系、合约及债务关系全部公开,从而建立基于技术的信任体系。联盟链中的数据沿着供应链条做无衰减的传播,从而实现供应链金融信任的多级传递。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流程图

通过拆分一级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签订的债务凭据,使得二级供应商及以下供应商均能够获得在供应链中应收账款的债务凭据,从而向金融机构及保理公司提出融资申请。债务凭据的拆分及融资过程中涉及的业务流程均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中,形成可信任、可追溯但不可篡改的记账模式。

3.4 债权转让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债权透明化流动,企业间债权的拆分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并保证不可篡改,债权可以在有效额度内进行有效拆分并记录。一旦出现债权纠纷,可以借助区块链溯源功能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债权追溯及责任划分。基于区块链的债权的拆分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区块链的债权拆分流程图

三级供应商要获取拆分后的债权凭据需要通过一级供应商拆分、二级供应商拆分两个流程,拆分过程中各级供应商将留存属于自己的债权存证。各级供应商按照采购合同自身应收账款及下一供应商应收账款进行拆分,拆分过程及凭据全部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中,解决了债权拆分溯源问题。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特点的分析,将联盟链引入供应链金融,经过实践证明,将供应链金融业务数据上链,通过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结构实现了信息同步与共享,利用链式共享账本解决了数据追溯与信息防伪,采用密码算法解决了关键数据保护和授权访问,根据智能合约的编程特性规范了业务交易。通过联盟链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流程及数据进行数据存证、数据共享及业务协同办理,丰富了业务模式和应用场景,提升了交易数据的信任度和安全性,为供应链的业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账本债权供应商
债权让与效力探究
供应商和客户是否可以抑制企业在职消费?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第三人侵害债权之类型探析
丢失的红色账本
大树爷爷的账本
试论电子债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额抵押权转移登记的新规定
2016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