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甜滋滋
2019-10-16王雁南
王雁南
水果丰美的夏天已经过去了,整个夏季,你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我最爱吃甜美多汁的葡萄!汪曾祺先生在《葡萄月令》里这样形容葡萄:“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虽然葡萄很常见,但你知道吗?它的老家并不是中国。据考古资料记载,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栽培,那么,葡萄是什么时候来到中国的呢?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首先到达的便是大宛国。大宛王热情地招待了他。张骞回国后禀报武帝,说这个有着几十万人口的国家农牧业兴盛,那里不仅有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还盛产稻、麥和其他植物,其中就包括葡萄。葡萄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在中国落地生根,直到今天它也深受人们喜爱。
除了作为美味直接享用,葡萄还有许多种吃法。经过日晒去除水分后制成的葡萄干方便储藏,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小零食。葡萄酒以葡萄为原料酿制,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除此之外,葡萄的根和藤叶都是中药药材呢。
葡萄藤苍劲有力,果实玲珑圆润,许多工匠会用玉石或玻璃制成葡萄模样的工艺品,晶莹剔透,十分适宜观赏。画家的作品中也时常见到它的身影。 葡萄纹饰也在香囊、铜镜、瓷杯等古代日用品中随处可见,比如明代成化斗彩葡萄纹杯,现在也是价值不菲的古董呢!
葡萄如此美丽味美,文人墨客们更是对它不惜笔墨。我国的古诗词中,葡萄的身影常常出现,最著名的要算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文学典故中也有不少和葡萄相关的。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中就有一则《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只狐狸路过果园,夏天天气炎热,它见葡萄架子上有串成熟的葡萄,看上去味美多汁好吃极了。“太好了!我正口渴呢!”它这样想着,跳起来想要去够那串葡萄,它试了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后退几步再前冲跳起,可是都失败了。“哼!”它悻悻离开时自言自语道,“这些葡萄一看就是酸的,肯定不好吃。”后来,人们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讽刺那些自己不做或做不到某件事就说时机不成熟的人。还有“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绕口令,谁不会念几句呢?
酸甜可口的葡萄,晶莹剔透的葡萄,汁水丰美的葡萄……只要念一念这个名字,就觉得口齿生津。现在的你,是不是很想去吃一串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