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人—国家—家庭”三维需求侧的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
2019-10-16许涛
[摘要]高质量就业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个人—国家—家庭”三维需求侧,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在个体自我本位、国家发展战略的精准需求、家庭代际传承的职业期许等方面的就业价值观,进而提出了家庭、社会、学校协同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策略,以促使大学生有业就、就好业、成事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价值观 三维需求侧
[作者简介]许涛(1972- ),女,重庆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研究员,硕士。(北京 100048)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8年度校级教育管理系列一般项目“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YYJG00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8-0062-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要“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强化各方面重视和支持就业的政策保障和社会导向。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也强调要把落实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放在突出位置,认真细致地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从结果导向上努力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因此,对高校来说,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也关系到民生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83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创业工作形势更为复杂严峻,出现了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经济运行总体较平稳,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基因工程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出现了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就业空间,传统行业不断转型升级,省会城市、新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总体稳定,創业环境不断优化,这些给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业形势、就业政策、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毕业生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息息相关,更直接受到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个人—国家—家庭”三维需求侧导向,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化及引导策略。
一、变与不变:新时代社会人力资本的主要矛盾转变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从人力资本内容的角度,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的投资而形成并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的综合。美国经济学家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从人力资本形成的角度,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外迁移的支出等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比。综合学者们关于人力资本的著述,普遍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对劳动者进行投资,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多种途径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这种资本通过自然人在社会系统中的学习、实践、成长,形成社会人固有的基本属性。
由于人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本在形成过程中也具有主动性和创造力,能够产生稀缺的创新能力,其能动的创新创造活动不仅促使企业产生新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创新产品和发展基础,而且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人力资本依附于人本身,因而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人力资本的作用影响很大。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通过长期的积累,蕴含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越来越丰富,其价值能够不断提升。
1.新时代社会人力资本的主要矛盾转变及其特征。在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与当时的中国国情和社会现状相符合。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社会人力资本的结构及主要矛盾也随之转变,高质量就业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即高校毕业生的素质能力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使得个别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面临较大压力。但从整个就业市场的求人倍率看,我国连续保持在1.2以上,就业岗位数大于求职人数,高校毕业生可以有比较多的岗位选择,就业岗位数总体上大于求职人数。尽管最近几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总的就业形势比较稳定,社会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都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社会整体就业压力仍然很大,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在1100万人以上。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量到质,直接体现为用人单位从对工作岗位数量的需求到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新时代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与之不完全匹配,加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与个人素质也不尽匹配,他们对求职就业的价值取向也与时俱变,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因此,教育部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提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①。这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
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不是能否找到工作,而是大学生对高质量工作岗位的需求和高质量工作岗位的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尽管每年毕业季都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但从近几年就业市场求人倍率1.2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并不是大学毕业生太多而没有就业岗位,而是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预期相比,高质量的工作岗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
3.基于家庭职业期许的就业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代际传承和心灵回归的新坐标。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以家族为核心的文化,其特殊性决定了家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家庭作为社会资本的一部分,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一样,在社会结构、社会网络中的关联和所处的位置可以给毕业生个体带来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未来的收益,对大学毕业生个人的资源配置起着重要作用。“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使他们更容易获得一些社会资源,如就业信息来源更直接容易、求职成本更低、好的就业机会首先获取、有稳定的经济支撑等,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个体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②
从代际传承价值观来看,家庭教育综合了传统的文化教育和社会的价值观教育,父母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取向。自己逐步向子女渗透意志和愿望,促使子女认同和接受家长的价值观和职业选择,积极参与到子女的职业选择中。家庭职业期许的就业价值正是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从而完成代际传承和心灵回归。
三、引导策略: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的突围与进路
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阐释了青年选择职业时三个层次的内容,其就业价值理论对当今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引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马克思认为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选择职业,倡导选择职业的自由是职业内在的生命力。其次,马克思强调要有独立和理性的思考,避免盲从、虚荣心、幻想、冲动和狂热。最后,他建议“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③。马克思提出的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理论不仅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价值引导的理论基础,更是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时的根本遵循。
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围绕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事,创新当代人才资源开发与使用的科学理念。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质是通过教育等方式将人的潜在劳动能力开发转变为现实的劳动能力。高校是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高校要利用好大学生群体的人力资源,创新新时代人才资源开发与使用的科学理念,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特性、成长环境进行了解和分析,深入研究职业环境和职业需求,合理引导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好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特性并实施有效开发,帮助大学毕业生了解就业岗位和人业互择的道理,使其人岗匹配、人企匹配,顺利地从学校走向社会。因此,高校不仅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更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树立学生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围绕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事的内在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同时,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拓展新兴业态就业空间,主动对接以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为特点的新业态人才需求,引导毕业生主动适应新就业形态、新用工方式,并支持和鼓励毕业生多元化就业,落实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和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真正发挥大学生的人力资源优势,使其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
2.加强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能力素质,对个体价值进行精准定位,实现有业就、就好业、成事业目标。大学生择业就业能力是一个多维度、多因素的复杂系统。瑞士教育家M.L.戈德斯密德经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归纳出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五个能力要素:“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出色的人际关系技巧;对丰富的科学知识的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广阔的视野。”④
影响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短期内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域的不均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以及择业认知、个体价值定位不精准等因素。其中,择业认知、个体价值定位不精准和能力素质结构不完善是制约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性因素。择业认知和个体价值定位是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前提条件,它包括对职业的选择和规划能力以及相应的素质,通过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现在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大学生不仅要提高择业就业的认知水平,对自身能力素质、个体价值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和精准定位,充分分析职业需求,了解职业的特性、现状及发展空间,还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完善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实现有业就、就好业、成事业的目标。
3.加强国家意识、国家使命、国家战略的系统教育,引导大学生把自我就业融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大熔炉。近年来,国家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扩大了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的规模。在政策引导方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旨在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以及农村基层、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国家对基层就业岗位的毕业生在待遇上予以保障,比如,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有相应的薪酬、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在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在校期间应征入伍服兵役的毕业生,可以享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鼓励政策。
高校要契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意识、国家使命、国家战略的系统教育,积极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引导毕业生去祖国最需要的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等地方就业创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引导大学生把自我就业、自我成才融入國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大熔炉。
4.树立大学生就业协同理念,重视家庭、社会、学校的协同创新,发挥好家庭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第一主体作用。高校就业教育是一个开放而复杂的系统,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力,教育主体间单独的优势相加并不等同于各主体相互协同的效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环境日益复杂,高校不仅需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内部关联性,构建社会需求与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招生与就业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还需要与社会用人单位、家庭等外部的优势资源进行互补,协同推进大学生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和就业质量的提升。这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持政治、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协同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和发挥好家庭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第一主体作用,本着全面发展和个性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家庭良好的家风,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社会目标逐步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子女,影响他们的就业价值观,从而实现个人就业价值观与社会发展、国家战略的协调一致,使其成为有理想信念、有价值追求的社会栋梁。
[注释]
①教育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召开[EB/OL].(2018-11-28)[2019-04-05].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811/t20181128_361821.html.
②许涛.高校视角下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1):64.
③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1(5):56.
④王芳.培育学生职业人格: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J].文教资料,2015(11):103.
[参考文献]
章晓,江玉岚.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探析——基于80后和90后大学生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4(10):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