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的土壤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2019-10-16王薇斌
王薇斌
游戏是一种古老的活动形式,在中国具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游戏仅仅作为一种娱乐健身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游戏的功能日益丰富,人们赋予游戏新的价值,使游戏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人们将游戏与教育有机融合一体,寓教育于游戏之中,通过游戏活动开展德育、益智、审美、健体等教育活动,让游戏绽放出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光芒。小学科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以科学知识传播、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精神蕴育为主旨,似乎与游戏毫无联系,传统的科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阅读聆听为辅,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活动单调,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科学与游戏走到一起,游戏进入科学课堂,打破了游戏与科学课程的隔离,让两者实现了有效对接。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游戏的土壤中播撒科学的种子,现以《研究磁铁》一课的教学为例,浅谈科学游戏资源的应用策略。
一、借用游戏激发科学学习兴趣
由于科学具有浓厚的理性化色彩,科学给学生一种疏远的感觉,加之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多数学生难以对科学产生兴趣。为了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科学学习,我们可以借用游戏,融科学学习于游戏活动之中,以调动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玩乐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一种玩乐的活动,娱乐是游戏的原初功能,有趣的科学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能够迅速点燃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使他们的探究热情升温。例如,在教学《研究磁铁》一课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磁铁产生探究兴趣,笔者通过“会飞的纸蜻蜓”游戏导入教学:用棉线拴住一只纸蜻蜓(纸蜻蜓身上藏着一枚大头针),线的另一头系在黑板擦上,给学生一块黑黑的铁块(其实这是块磁铁),让学生用黑铁块靠近纸蜻蜓的上方,纸蜻蜓腾空而起,并且随着铁块的移动翩翩起舞,有趣的游戏吸引了学生眼球,他们对这一神奇的现象充满着好奇,激发了他们的探秘欲望,学生在欢快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爱上了科学。
二、借助游戏活化科学探究过程
在传统科学课堂,由于教师的主导性过强,教学手段的单一,学生缺少自主探究的机会,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新课程要求教师把自主探究权还给学生,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愉快探究中学习科学、享受教育。
科学游戏活化了科学探究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有效探究的载体,学生边玩边学,让枯燥单调的学习活动变得轻松而活泼,使知识建构变得简单而有效。例如,在教学《研究磁铁》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精意识,提高学生探究的效果,笔者为学生安排了丰富的游戏活动,如“水中取针”“吸铁我最棒”“神奇的指南针”“磁铁找朋友”“谁的力气大”等游戏,游戏给学生提供了探究体验的平台,愉悦了学生探究心情,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主动地探究。
三、借助游戏活动建构科学知识
獲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实践、体验等渠道,无论哪种途径,都要以学生的主动性为前提,如此才能提高知识建构的有效性。我们可以借助游戏活动,融科学知识于游戏之中,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在科学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实践体验性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科学、用科学,使游戏为科学知识获取的路径。例如,在教学“磁铁的性质”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学生在“铁钉排排队”与“吸铁我最多”游戏中,感知和体验“磁铁吸铁”的性质,在“磁铁转转转”游戏中探究出“磁铁指南北”的性质,通过“磁铁对对碰”与“悬浮小车”游戏中探究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科学游戏活动,让科学探究活动变得丰富而有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助力学生的理解,提高了探究的实效,为科学知识的建构推波助澜。
四、借力游戏点燃科学创新精神
创新发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未来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当今小学生不缺少创新潜能,而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他们需要一把点燃创新意识的火。
例如,在教学《研究磁铁》一课中,笔者在讲授了磁铁的性质后,给学生提供磁铁、彩纸、铁钉等材料,让学生利用磁铁的性质做玩具、玩玩具,比一比谁的玩具最好玩。该活动点燃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会飞的纸小鸟”“简易指南者”“磁力小火车”“磁性积木”等一件件富有创意的玩具,从他们的巧手中诞生,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孕育。
科学游戏是科学种子萌芽的沃土,科学游戏让科学教学内容变得有趣,活跃了科学课堂气氛,活化了科学探究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郭里园新村小学)
责任编辑:陈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