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淋土法制盐技术的发展与演变

2019-10-16牛英彬白九江

盐业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盐土土法制盐

牛英彬 白九江

摘  要:淋土法技术是我国古代主要的制盐技术类型之一。结合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及民族学材料分析发现,淋土法可分为刮咸淋卤法、撒卤晒咸法和泼卤印灶法三种技术类型。对这三种技术原理进行阐释,探讨三者之间发展与演变的脉络,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以更好地揭示我国古代淋土法制盐技术的演进。

关键词:淋土法;制盐技术;技术类型;考古发现;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TS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9)03—0141—14

中国古代的食盐因盐资源种类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岩盐等,由此而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制盐技术,但总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煮盐和晒盐两大系统。无论是煎盐法,还是晒盐法,浓缩卤水都是制盐的核心技术,以此节省燃料,加快制盐速度。在晒盐技术尚未成熟以前,淋灰法和淋土法是两种最为普遍的浓卤技术。淋灰法是利用各类植物燃料灰烬提高卤水浓度的方法,是古代制盐的一种通行技术,其产生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在世界各地有广泛的分布。淋土法是通过浓化自然盐碱土(沙)或人工制成的盐土来提高卤水浓度的传统技术,其产生历史也并不晚,特别是进入明清以来,由于燃料的变化,淋土技术在非晒盐地区发展迅猛,很快替代了淋灰法。由于前人对淋灰法已有较多论述,本文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及民族学材料,主要对淋土法技术进行复原,对该技术的发展与演变脉络作初步探讨,并试述其背后的生成机理。

一、淋土法的技术类型

淋土法是中国古代主要的一种浓卤传统技术,它使用盐土或盐沙作为转化浓卤的中介,曾广泛应用于海盐产区、井盐产区、盐碱土盐产区。唐宋以来的各种地方志、盐业志、地理志以及笔记、小说中有不少述及淋土法的史料。近年来,盐业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其中有一些制盐遗址就采用淋土法的工艺制盐。另外,有些学者还对甘肃礼县盐官镇的制盐工艺进行了民族学调查,其中也涉及到淋土法技术。

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以及民族学材料来看,各盐产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淋土法技术,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盐土生成方式上,我们据此将淋土法技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刮咸淋卤法

刮咸淋卤法是人们刮取海边或内陆地区富含盐分的盐碱土(沙)为原料来制取浓卤。这主要分布于沿海滩涂及东北、华北、西北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1. 文献记载

早在唐五代时期,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就记载了一种利用海边咸沙淋取浓卤的方法:“广南煮海……将人力收聚咸沙,掘地为坑,坑口稀布竹木,铺蓬簟于其上堆沙,潮来投沙,咸卤淋在坑内。伺候潮退,以火炬照之,气冲火灭,则取卤计,用竹盘煎之,顷克而就。”这反映的是当时岭南沿海地带采用的一种制盐技术,其制卤方法和工具较为简单原始。到宋代,我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淋土法技术,生产工序亦非常完备,并有了一整套取土工具和淋卤设施。《太平寰宇记》记载:“刺土成盐法:凡取卤煮盐,以雨晴为度。亭地干爽,先用人牛牵挟刺刀取土,经宿铺草藉地,复牵爬车,聚所刺土于草上成溜,大者高二尺,方一丈以上。锹作卤井于溜侧,多以妇人、小丁执芦箕,名之黄头,欿水灌浇,盖从其轻便。食顷,则卤流入井,取石莲十枚,尝其厚薄。”这表明,在晴爽的天气,先民用畜力牵引刺刀刮取滨海一带富含盐分的咸土,将其堆集于铺垫的茅草上,然后用海水浇淋咸土,经浓化的卤水流入一旁的井中储存。柳永的《煮海歌》中更加形象简洁地描述了这种刮咸淋卤的方法:“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屿。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在明清时期的史籍中仍有大量以海边咸泥、咸沙为原料淋取浓卤用于煮盐或晒盐的记载,其技术方法与之大致相同。

除海盐产区外,内陆地区的盐碱土分布区也有较多采用刮土淋卤的技术,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河北、河南、吉林、黑龙江等地。其中,尤以山西地区最盛,其盐产量较大,在宋代还设置永利盐监管理盐业生产。《宋史》记载:“鬻碱为盐,曰并州永利监,岁煮十二万五千余石。”苏颂的《图经本草》中亦有:“并州两监末盐,乃刮碱煎炼,不甚佳,其碱卤皆下品。”

2. 考古发现

据考古发现,吉林尹家窝堡遗址是一处辽金时期的制盐遗址。该遗址位于大安市新荒泡(湖泊)的西南岸,其西侧有面积广大的盐碱地。目前,考古人员已对该遗址进行了一些试掘,发现的盐业相关遗存有淋卤坑、灶址、烧火遗迹和人工堆土遗迹(图1、图2)。在金代,此地隶属于肇州。根据《金史·食货志》中关于“肇州盐”的记载以及近现代当地取土制盐的习俗,发掘者认为该遗址为土盐制作遗存。结合遗址紧邻的盐碱土资源来看,我们也认为该遗址的制盐方法确是通过刮取盐碱土、淋取浓卤来熬盐,其中淋土法的相关生产遗迹有淋卤坑和人工堆土遗迹。淋卤坑由浅坑和深坑两部分组成,整体平面近凸字形,通长约3米左右。浅坑平面呈长方形,坑壁和底部涂抹白膏泥防渗,底部白膏泥层上部用圆木和木板构筑低矮木架,将浅坑内的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北壁中间近底处有一圆形孔洞与深坑

相连;深坑平面亦呈长方形,坑四壁均贴筑木板,坑底部铺有席子。另外,人工堆土遗迹的形制和组成成分还未公布。但我们推测,这些遗迹可能是将刮取的盐碱土聚拢成堆所形成。

(二)撒卤晒咸法

撒卤晒咸法是在无盐碱土的区域或含盐度较低的盐碱土地区,利用卤水泼淋土壤,经过风吹日晒成盐土,然后将其淋滤成浓卤。这种技术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1. 文献记载

雍正《山西通志》记载了太原府利用盐碱土熬盐的方法:“太原诸属水性土脉多咸,远望之似水,近即之似积雪,人率刮取。实水池中,于池前埋小瓮以滤盐汁,汁成入锅。煎三昼夜,锅得盐可斗许,色微黄,所谓‘天生曰卤,人生曰盐者是矣。徐沟水土差,甘盐率由井水取味。盐井又甚少,有凿井得盐泉者,置地亩余为土场,汲水晒土。得日晒,水味入土,乃漉盐汁。”这与海盐产区的淋土法大致相同。文中特别提到,徐沟因缺乏盐碱土,而通过凿井方式开采地下盐卤,汲取井卤泼洒土场,再日晒蒸发成盐土,这是为适应当地资源条件而在技术手段上所作的调整。除山西外,这种盐土生成方式在陕西、甘肃一带的盐碱土盐产区和井盐产区也颇为流行。如光绪《绥德州志》所述:“三眼泉之东理水河岸,因卤淡不能成盐,先撒土地上一二寸,以卤沃之。晒干复撒卤十余次,土咸聚集一堆,名曰种盐。复取卤以浸卤土,作圆窝形盛以石板通其下,沥取咸卤以铁大锅煎之,乃成花盐。”

2. 民族学案例

甘肃礼县盐官镇有着悠久的制盐历史,当地的传统制盐工艺即是将卤水反复泼洒在土上,水分经风干或晒干后,盐分附着在土壤内形成盐土。至今,在当地的盐神庙内仍保留有一口古盐井和整套的传统制盐工具,这为研究当地的盐业生产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一些学者对盐官镇的盐业生产、盐神信仰等进行了民族学调查,并通过实验考古的方法模拟了盐官镇制盐的过程。盐官镇主要的制盐设施有盐灶、盐架以及用于晾晒盐土的平整场地(俗称盐台)。盐灶和盐架位于灶房内,盐架分列于盐灶的两旁,盐架上放置竹篓,用于淋滤盐土。其主要的生产工具有木锨、木榔头、木耙、扫帚、马勺(一种带柄的瓢)、木桶、槽板、竹篓、铁锅、盐盘等(图3)。

(三)泼卤印灶法

泼卤印灶法是在无盐碱土、日晒条件又不充分的地区,人们将卤水泼淋灶土、泥砖等物,通过盐灶内的火力炙烤,使盐分凝结于灶土、泥砖等内而形成盐土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流行于四川盆地的井盐产区。

1. 文献记载

清代四川盆地的井盐产区盛行用卤水泼淋或浸灌盐灶内的灶土、土球、泥砖等物,卤水渗进灶土、土球、泥砖的过程中,灶内高温将水分蒸发,使盐分聚集于灶土内外制成盐土,再将盐土取出淋滤成浓卤。如重庆彭水县郁山镇“郁井盐灶之异在于泼炉印灶,灶以黄泥筑砌,一灶五锅。井水入锅不能成盐,以之浸渍于灶,咸水皆入灶泥之内。次日则掘此灶土,浸水煎熬五日。而灶掘尽,又另行作灶,浸之掘之亦如前法。”

2. 考古发现

重庆彭水县郁山镇是西南地区一处重要的产盐中心,它位于渝、鄂、湘、黔的接壤处,自古以来就是周边区域食盐的重要供应地。目前,该镇仍保留有较多的盐业遗存,其中的中井坝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制盐作坊遗址。通过对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已清理出盐灶、卤水池、黄泥坑、墙、柱洞、排水沟等相关盐业遗存(图4、图5)。结合前文提到的郁山镇制盐的历史文献来看,该遗址就是采用泼卤印灶的技术制作盐土、浓缩卤水,其中与泼卤印灶相关的生产遗迹有盐灶和淋卤池。盐灶分布密集,两两相邻,排列有序,单个盐灶整体呈长条形。根据工艺技术的发展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盐灶由火膛、火道及烟道组成,火道后部铺有被烧红的土球,长12~13米、宽1~3米;晚期盐灶由火膛、火道、甑子及卤水沟等设施组成,火膛、火道两壁垒砌有红烧土球,甑子内也装满土球,长8~9米、宽1~3米。两期盐灶的突出特点在于灶内均垒砌有烧红的土球,这是泼卤印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遗物。卤水浇淋在土球上,使盐卤渗入土球,经过炉内高温蒸发,盐分留在土球内外形成盐土(俗称冰土)。淋卤池均为前后相连的双池,池壁均由石块垒砌,池壁外还有卵石护墙,卵石间填防渗的黄黏土。根据结构的不同,盐卤池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深浅两池相连,浅池南侧无壁与深池相通,深池中部有一石块垒砌的方形坑;另一种为平行排列的双池,两池间垒砌有石砌隔墙,隔墙底部有孔洞相通,后池中部有圓桶状坑,周壁及底用木板围筑。盐卤池长约4~6米、宽约2~4米。

二、技术方法

(一)制取盐土

1. 刮咸淋卤法

上述三类盐土的取法中,以直接刮取自然生成的盐碱土(沙)最为容易,也较为省时、省工。依据土壤积盐主导因素的不同,其产区可分为沿海盐碱土(沙)盐产区和内陆盐碱土盐产区。沿海滩涂由于长期遭受海水浸渍,经日晒风吹,盐分积聚于地表,形成含盐度较高的沙土。而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内陆地区,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入地下;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通过土壤的毛细作用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形成盐碱土。

盐碱土(沙)的含盐度受外部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古代盐民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如两浙大三盐场的盐民就对不同月份、不同咸度的盐土分别命名:“俟地起盐霜,以铁铲削而收之,谓之刮土。此所刮者三月曰桃花土,六月曰伏土,九月曰菊花土。伏土最咸,桃土、菊土次之。”因此,取土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天气,沿海地带因春夏两季日晒充足,人们多选择在这一时期刮取盐土。如山东登宁盐场“境内咸地,海潮不及处,春夏地气上腾,咸之精液聚而成鹻,刮土搬积于旁”;两浙余姚场“采卤日期以夏季为最盛,先耙松地面,咸泥务求悉数晒干,然后用裁板集泥,运入漏碗”。为了保障秋冬季节的盐业生产,人们往往会在春夏之际备足盐土。“鹻土最旺于春,若夏日大雨即咸气消散,秋冬虽晴无鹻。凡取鹻皆以南风温暖为胜,春夏多取以备秋冬煎用。”在不断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古代盐民已能够科学地利用潮汐纳海水,以提高土壤的含盐度,加速盐土(沙)形成。如两淮盐场“引潮灌土,刮土淋卤”;福建盐场“候潮卤,潮退卤沁土中,遇烈日结生白花,刮而聚之”

在内陆盐碱土盐产区,东北、华北地区的春季为返盐季节,土壤含盐度高,这一季节适合刮取盐土;夏季因雨水较多,为脱盐季节,土壤含盐分较低。而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量较少,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取土前先要用耙一类的工具将盐土耙松,并将盐土内的水分晒干,以使盐土充分吸收盐分。“先耙松地面,咸泥务求悉数晒干。”刮取咸土的时候一般使用刺刀、铁铲等工具。由于人工刮取咸土的工作量较大,往往由畜力牵引工具完成 ,“亭地干爽,先用人牛牵挟刺刀取土”。文献中记载,所刮取的盐土要聚拢成堆,如“刮而聚之”,“刮土搬积于旁”,“刮土作堆”等。吉林尹家窝堡遗址中淋卤坑旁的人工堆土遗迹现象与之相一致,可能就是聚拢在一起的盐土。

除了刮取咸土外,有些沿海地带还流行刮取咸沙。从《盐法通志》《清盐法志》等文献记载来看,这种方法在两广地区比较普遍。这是由于这类地区沿海,有广阔的沙田,为刮咸淋卤提供了丰富的咸沙资源。在两广地区,这种积沙淋卤的技术传统至少自唐代就已经形成,并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

2. 撒卤晒咸法

关于撒卤晒咸的技术方法,历史文献中并无过多记载,我们仍以甘肃礼县盐官镇的民族学调查材料来洞悉该地制作盐土的方法。盐土的原料为每次淋滤过的生土,这是因为将滤盐土反复使用,不仅减少了每次淋土时到别处取土、加工的工作量,而且每次制盐后都不可避免地会残留一部分盐分于土中,也可提高卤水浓度。制作盐土的流程大致如下:首先,在盐台上将滤盐土铺开晾干,并用木榔头将土敲碎,再用木锨将土翻松,之后利用木耙耙平,敲碎较大的土块,使土块变成细末状。接下来,用马勺将采自盐井的卤水泼洒到滤盐土上,待晒干后或翻或耙,再进行反复泼洒,至晚间将土聚拢到一堆进行遮盖,防止受潮或淋雨,次日再将土铺散泼淋,如此往复若干次,形成盐土(俗称熟土)。天气晴朗时,夜晚可不必堆拢,盐工将脚成“丁字形”,一行行整齐踏过,防止盐分蒸发和风吹土散。最后,盐工把这些熟土背运至灶房储存,以供淋煎(图6-1、6-2、6-3)。

3. 泼卤印灶法

泼卤印灶的方法主要流行于四川盆地的彭水、云阳、忠县、开县、大宁、奉节、南阆、乐至、绵阳、中江、盐源等地(详见《四川盆地各地淋土法技术一览表》)。这种方法多使用土、炭渣等制成“土球”“土砖”“土壳”等。如开县温汤井“取水和泥、炭屑,刳木作范,范之形圆而长,晾干再用炭火烘焦”;大宁盐场“煮法埏土作砖,置灶侧炙燥”;以及彭水中井壩遗址盐灶上垒砌的红烧土球。这些土球、土砖的原料往往是经过淋滤以后的盐土,如大宁盐场“卤透辄碎砖浸水取水,淡土仍作砖如前法”,这和甘肃礼县盐官镇使用滤盐土的原理一样。另外,我们对中井坝遗址进行发掘时,从郁山的老盐工处了解到,当地在民国时期淋滤后的盐土也要重新加工成“土壳”。

土球、土砖、土壳需置于盐灶的相应位置进行烘烤,并不断用卤水淋浸。卤水渗进灶土的过程中,盐灶内的高温使水分蒸发,盐分便凝结在土内。土球等在各类灶型内的装烧位置又有所不同,这与其利用余热的方式和效率有关。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垅灶是在灶后部设垅,其上架设土砖等,利用尾部灶烟的余热对其进行加热。如开县温汤井的作法是:“灶后筑土与灶平,中空高广如灶而长,俗曰垅,下作三穴以达火气,则取水和泥、炭屑、刳木作范,范之形圆而长,晾干再用炭火烘焦。取釜中水日三沃,卤透则碎之,仍渍卤水,取出漉净入釜,且煮且沃。”云安盐场遗址在2003年曾发掘出垅灶遗迹多座,其中4号灶上部残存炭渣和泥砖在一起的垅。彭水中井坝遗址的早期盐灶极有可能属于垅灶的一种,也是在灶的尾部平铺土球(图8),其两壁和底部由黄色黏土构筑,这可能是为了在烧垅时防止卤水下渗。有些则将土球等放置于灶的两侧(图7),直接利用炉火的热量炙烤。如奉节盐场“用炭灰和盐水糊于灶膛内,锅沿周围砌沟留孔,俟安锅发火之后,灶膛内灌有盐水之炭灰,不时即干,彼时又以盐水由锅沟孔灌入,旋干旋灌”;大宁盐场则“置灶侧炙燥”

相较而言,中井坝遗址的晚期盐灶则是一种余热利用效率更高的灶型。这种灶在火膛、火道、甑子等位置均垒砌有土球,充分利用了盐灶各部分的余热。卤水通过灶边的卤水沟流入火膛和火道,盐工将卤水不断地泼淋甑子内的土球。甑子的名称来源于重庆地区蒸米饭用的炊具,这形象地说明其作用,即利用盐灶内上升烟气的热量,将浇淋土球的卤水中所含水分蒸发掉。我们采集了盐灶内的土球及遗址附近飞水井、老郁井的卤水样品,并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进行了样品的离子色谱检测,检测结果也为以上观点提供了重要证据。经检测,中井坝遗址附近的盐井卤水中除含钠离子和氯离子外,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较高。而土球内的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异常高,其主要组成以硫酸钙为主,这与卤水中含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相符合。这表明,卤水确实渗入土球内,而硫酸钙便是制盐过程中留下的不溶于水的物质。

撒鹵晒咸法需借助人力和日晒制成盐土,虽然关于这种方法的文献记载多为明清时期,但我们认为它出现的时代并不会很晚。较刮咸淋卤而言,撒卤晒咸增加了人工泼淋卤水和日晒成盐土的步骤,这和淋灰法中盐灰的生产方式无异,只是浓卤中介由草木灰变成土。有些沿海地区也对刮取的盐碱土用海水浇淋,以进一步提升盐土的含盐量,从中可以看出淋灰法和撒卤晒咸的密切关系。“刮取浮泥,搬在摊场,仍以海水浇之,俟晒过干坚,聚而复淋。”因此,撒卤晒咸很有可能是在沿海地区淋灰和淋土的技术交流中产生的,并从沿海地区传至内陆盐碱土区。这属于淋土法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具体产生的时代有待新的考古发现。

泼卤印灶法是淋土法中工艺技术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法,其盐土的生成离不开人力和火力,更需要盐灶的相关配套技术支持。根据前文文献和考古材料来看,其流行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于西南的井盐产区,这是淋土法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种方法产生在西南井盐区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存在诸多的自然和历史因素。明清时期柴薪燃料的短缺,使许多盐场改用煤炭为燃料,这就使建立在淋灰法基础上的浓卤技术发生了改变。由于煤炭的应用,在煮盐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炭渣,在采用泼卤印灶阶段之前,可能存在一个淋炭的过渡阶段。我们在对中井坝遗址的发掘中注意到一个现象:在一些淋卤池的前池内堆积有大量的炭渣,而后池则不见炭渣或相对较少,这可能就是淋炭技术的体现。当地的老盐工也提到,在民国时期还有盐厂利用炭渣的余热浓缩卤水的情况。海盐产区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山东盐场的大嵩场“向例刮土淋煎,光绪间有改用炭淋者。每遇天晴铺炭屑于场上,引海水灌之,待晒燥后,用土箕搬入卤池加水淋卤,然后用铁锅煎烧。”但在四川盆地的井盐产区,无论是淋灰还是淋炭都受到本地气候条件的限制。四川盆地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盆地内雾大湿重,云低阴天多,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多晴日,春冬两季阳光难得一见,年日照时间仅900~1300小时,是我国年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尤其开县、彭水、巫溪等地的盐井和作坊均位于峡谷内,谷底接受日照的时间非常短。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草木灰、炭渣内水分的蒸发,十分影响晒灰、晒炭的效果,从而严重制约了盐产量的提高。

四川盆地的井盐产区在明清以前并没有淋土法的传统,淋土法的出现可能和陕西籍商人入川经营盐业密不可分。明末清初,由于四川经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使这一地区人口大减、民生凋敝、土地荒芜,盐业也遭受了严重打击。清政府便开始实施大规模移民入川政策,并且对川盐实行了自由生产、自由运销、减轻赋税的优惠政策,这为陕西籍商人进入四川经营盐业提供了良好契机。随后,陕西商人纷纷南下,凭借其雄厚资本和商业运营经验逐渐在四川盐业生产、运销等领域取得了优势,即有“川省各厂井灶,秦人十居七八,蜀人十居二三”之说。如彭水郁山盐场在康熙、乾隆年间由陕西盐商游正兴、支千裔出资开凿小口盐井;云阳云安盐场在嘉庆年间有陕西等地的富商巨贾投资购买井灶。陕西是淋土法比较盛行的区域,有成熟的淋土法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比如前文提到的清代绥德州的撒卤晒咸法。陕商入川不仅带来了丰厚的资本,而且也带来了陕西的制盐技术。恰逢此时,四川盆地传统淋灰法日趋衰落,需要有新技术替代传统工艺,淋土法即在此背景下传入四川盆地。而且,文献记载也提供了相关证据。《彭水县志》载,郁山盐场在乾隆年间由陕商支千裔改小灶为泼炉印灶。为适应当地湿气重、光照少的气候特点,陕商与当地盐民共同对淋土法技术进行了改造。盐土生成改日晒为火烤,并引起盐灶结构的一系列改变,最终产生重大的技术革新,一改往昔淋灰、淋炭时日晒不足及盐灰、盐炭生成慢的缺点,最大效率地利用了余热,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盐产量。此技术迅速得到推广,直至民国年间,在无天然气煮盐的盐场,多采用泼卤印灶法。一些盐场之间还派人互相学习技术,比如在清乾隆年间,为适应烧煤煮盐,云安盐场灶户王天渭、陶正帮赴彭水郁山盐场学习“烧垅法”。他们学习回场后,改单灶为垅灶

四、小  结

淋土法是一种产生时代较早、延续时间长、分布面积广的古代浓卤制盐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贯穿了整个历史时期,而且涵盖了我国三类重要的盐业资源,从海盐产区到井盐产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通过漫长的生产实践证明,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卤水浓度,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盐产量。

进入明清以来,由于燃料的变化,淋土技术在非晒盐地区发展迅猛,特别是在四川盆地井盐产区(非天然气产区)很快替代了淋灰法,成为该地区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技术形态。此法配合四川盆地内的传统制盐龙灶,将余热的利用发挥到极致,极大地提高了盐业生产的效率。此外,明清之际的淋土技术背后还反映了人群移动所带来的技术传播与融合。

从刮咸淋卤到撒卤晒咸,再到泼卤印灶的演变,一方面体现了古人对于制盐技术的掌握不断趋于成熟,技术形态渐趋复杂;另一方面也暗含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体现了古人对于不同类型资源的适应性。古代劳动人民能够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各类技术手段来应对不同的资源类型,他们在这一系列的技术创造中展现出了非凡独特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发明创造。

(责任编辑:周  聪)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Salt Making Technology

by Soil Drenching in Ancient China

NIU Yingbin  BAI Jiujiang

Abstract: The soil drenching method is one of the main types of salt making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 Combined with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literature records and ethnological materials, the soil drenching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he salt scraping and brine drenching method, the brine evaporation method and salt cooking method. Explain the three technical principles, explore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between the three types, and analyze the causes and backgrounds of them to better reveal the ancient salt-making technology of ancient China.

Key words: soil drenching method; salt making technology; technology typ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猜你喜欢

盐土土法制盐
真空制盐两碱净化过程成垢离子的脱除及控制
土法治病的回忆
塔里木河上游棉区不同类型盐土阳离子交换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中盐舞阳:打造区域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制盐标杆企业
盐土和非盐土施氮对多花黑麦草增产改质效果差异的比较
预留土法对高铁隧道口浅埋偏压段的影响
滨海盐土改良利用措施的定量评价与控盐工程优化
V效真空制盐节能装备通过验收
榆林华龙盐化制盐项目获批陕西制盐工业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