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研究
2019-10-16魏小燕
魏小燕
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放风筝的方法,这是一种间接学习;让学生自己在草地上奔跑放风筝,这是一种体验学习。对比这两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前者必定不如后者。因为学生自己经历了放风筝的过程,能更深刻地了解放风筝的要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首先要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主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课本,设计和选择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容,使课本中的知识转化成能够探究的问题,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从而主动探究发现知识。比如,在讲解《方向和位置》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藏羚羊的形象,声情并茂地介绍藏羚羊面临灭绝的命运,以及志愿者为保护该动物付出的艰辛。然后,可以播放一些藏羚羊保护站的图片,问:“你们也想做一名保护站的成员吗?”“那么就让我们划分成多个小组,走进高原,模拟拯救藏羚羊吧!”这样学生就能迅速进入到情境中,想象遇到危险时,藏羚羊互相求援时行进的方向。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可以亲身经历寻找方向和位置的重要性,了解到位置的相对性。教学的重点在这种模拟情境中得到解决。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主动探究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知识的迁移,提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案例深入学习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比如,在上《小数四則运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和安排学生开展以下活动:用50元购买铅笔及橡皮擦作为奖品;调查周围几个超市或者商店的铅笔及橡皮擦的单价。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若想买到最多的铅笔和橡皮擦,且质量合格,你认为应该买哪个超市的铅笔和橡皮擦呢?”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搜集到的数据资料信息有:A商店铅笔每支0.5元、橡皮擦每个0.2元;B商店铅笔每支0.8元、橡皮擦每个0.4元;C商店铅笔每支1元、橡皮擦每个0.5元。结合以上信息,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构建数学模型:1.将A商店的铅笔和C商店的铅笔擦配套买,能买的套数是最多的,即50÷(0.5+0.5)=50套;2.先将C商店的铅笔和A商店的橡皮擦配套购买2套,然后用剩下的钱购买A商店的铅笔和C商店的橡皮擦,这样既可以确保所购买的套数最多,又可以保证其中一套质量最佳。这种开放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接受知识,激发了他们的思维,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应用,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真正体验中找到数学
荷兰数学家费赖登塔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学生不能再创造或者再发现,就很难理解所学的知识,更不能灵活运用。比如,在讲解《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诸如牙刷、羽毛球、篮球以及积木等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先将这些物品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让学生伸手进去触摸,并讲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说摸到的东西是圆的,有的同学说摸到的东西是方的,还有的同学说摸到的东西是硬的,等等。学生利用触摸的方式初步体验了物品。然后,教师让学生将袋子里的物品都倒在桌子上,自己拍拍、摸摸、看看,让学生加深对物体和图形的认识。随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用这些物品搭建出新的东西。最终,学生搭出了丰富多彩的东西。通过这种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学生能够认识到球可以滚动、三角形的各个面都是平的这些特点。这种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并在情感体验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好动活泼,难以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学习注意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丰富的学习体验,这样可以在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同时,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分校站前小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