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违纪学生教育帮扶机制探析
2019-10-16王佩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体系呈现出较明显的等级化圈层结构。尤其是在生源特征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差距明显,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违纪学生群体”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违纪学生教育帮扶机制的建立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健康成长和院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违纪;教育帮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7-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008
自1999年大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据最新的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在资源与规模,还是在学生生源方面,地方本科院校与“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生源特征上,自“985工程”院校到“211工程”院校,再到省部共建院校、一般本科院校,直至新建本科院校,形成了具有显著差异性的层次梯队。如学校的层次越低,相应的学生的高考分数就越低。显而易见,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明显的分层分化在院校间是非常显著的,值得关注的是,新建本科院校处于高等教育体系的末端[1]。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这样的生源特征,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违纪学生群体”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可否认,这也已然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大难题、大挑战。因此,关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违纪学生群体,分析他们违纪类型以及违纪行为产生的本质原因、内在逻辑,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违纪的预防和干预机制,真真正正做到早预防,有预警,有效处理,及时干预,就能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保证院校教育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制定规矩,是为了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让人们改掉坏习惯,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各类校规校纪面前,仍有大量的学生置若罔闻,严重违反各类校规校纪,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以及后果。纵观各类学生违纪行为,不难发现,造成学生出现违纪行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怎样,我们要有针对性地研究这些造成违纪行为因素背后真正的内在的逻辑,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建立起有效、长久的教育帮扶机制,以便达到有效抑制违纪现象频发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学生教育管理层面上真正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好更快地地发展。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全国高校对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历来高度重视。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由原本的高职高专院校转化而来,因此学校生源中本身仍含有大量的大专生,甚至有的院校还有校企合作学生及五年制大专学生。由此可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层次较多,素质差异较大,管理工作不易开展,所以,其学生经常会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
(一)学生违纪的主要类型
学生违纪的主要类型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学习方面的违纪,第二种是生活方面的违纪,第三种是触犯法律方面的违纪。
学习方面的违纪比较常见。一般来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部分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松,很容易出现迟到、旷课等违纪行为。但是怀有“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心态的学生又很多,也就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又想通过考试夹带纸条、替考、考场违规携带电子产品等这类捷径达到课程通过的目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平时越是不努力,到了考试的时候越是想投机取巧。上述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和考试工作的进行,对于高校学风建设非常不利。
生活方面的违纪行为,一般只指在课堂以外的空间出现的违纪行为,较为常见的有在公共场合吸烟,在宿舍酗酒、使用违规电器、酒精炉,饲养宠物等。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学生素质差异较大,会吸烟的学生仍然是普遍存在的,更有甚者,烟瘾还特别大,走在上课的路上,甚至是下课十分钟,也要抽烟消解。因此,尽管现在已经明令禁止,但是在公共场合抽烟仍屡禁不止,不仅仅是在宿舍、走廊、卫生间,在校园、教室、大厅等公共空间,也经常能看到丢弃的烟头、烟盒等物品。吸烟这种行为除了其本身是浪费金钱的行为之外,还严重影响校园环境秩序,产生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最为重要的是,吸烟对直接吸烟学生以及他们身边的同学老师都会造成严重的身体健康方面的危害。尽管学校一般都会安排校学生处、系学生处、后勤处,甚至是院系辅导员教师频繁检查,但是此类违纪学生仍旧是屡教不改。
还有就是触犯法律方面的违纪行为。实际上,这种触犯法律方面的违纪行为一般属于偶然发生的类型,并不普遍[2]。但仍需我们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发生。主要的违纪行为有打架斗殴、酒驾、肇事和偷盗扒窃等。目前来看,2018年刚入校的大学生已经是零零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他们大都刚刚成年,正值青春叛逆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彻底形成,又处在学业、人際交往、恋爱等多重事物包围的生活状态,情绪控制力都比较弱,平时生活中或学习中一些小矛盾小摩擦,很容易引发争执,有的甚至拳脚相向。部分学生受社会人员不好的影响,还会呼朋引伴,招来社会上的或者其他学校的朋友来本校为自己打架出气,进而引发群殴事件,把事情弄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二)学生违纪的原因分析
综合各类研究文献,以及实际工作经历分析,学生违纪行为大致是由学生自身、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学生在高中上学的时候,一般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都是打着“现在吃苦,等考上大学就解放了”的口号,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等他们真的历经困苦,考上大学,再也没有整天做不完的作业和卷子,就真的以为这就是“自由”,自我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进而出现各类违纪行为。更有甚至,平时不好好学习,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甚至根本都不抱佛脚,选择铤而走险,通过作弊等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妄图取得较为理想的分数。这类违纪行为,严重影响了考试风气,对其他认真学习的学生也起到了负面的影响。还有一方面,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相对来说,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父母受教育年限较少,因此在处理违纪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管理人员跟其父母沟通的效果非常不好,更有甚至,一些不太明事理的父母不但不配合学校工作,反而认为他们把学生送到学校就是让混毕业,取得毕业证即可,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另外,还有一个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家庭模式,空巢家庭,一般都是父母一年到头很少能够回家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完完全全依靠祖辈进行照看,他们很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一旦进入大学,在这个小社会里,问题会凸显地更为明显,进而引发违纪行为[3]。更重要的是,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处在高校等级化的圈层结构底端,各类限制较多,想要走出结构限制的困境需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困难,甚至是疲于应付,因此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对违纪学生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教育管理力度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更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造成违纪学生问题更为严重。
(三)学生违纪受处分现状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学生一旦出现违纪行为,应该由所在的院系及其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向校学生处申请予以相应处分。从申请予以处分到申请解除处分,相关程序较为复杂,但是实际教育效果又不一定乐观。因此辅导员教师在处理违纪学生时都比较慎重,大部分可能通过批评教育或者责令其写检查的方式进行管理。但实际上,这样的方式对违纪学生的教育效果更是不佳,可以想象,在之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仍会出现类似的违纪行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学生的法律意识都比较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也比较强,各类信息通过网络等各类传播途径也很容易传播出去,并且现在的投诉途径也较易操作,一些学校会对学生的行为有所顾虑,担心一旦处理不合适就会承担不必要的舆论压力,甚至是法律责任[4]。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违纪学生教育帮扶的意义
不管是在高校,还是在中小学,学生违纪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更不用说,是在生源质量本身就不佳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此正视学生违纪问题,重视违纪学生的教育帮扶,才能够真真正正剖析这些违纪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育帮扶办法,从根本上改变违纪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让这些违纪学生转变成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石,而不是“绊脚石”,进而推动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违纪学生教育帮扶的途径
前几年,我国就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2017年,教育部又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因此在对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一切的处罚都不是根本的目的,最终都是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根本目的,其核心就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违纪行为,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帮扶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行为,转变学生思想,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无论是对个人成长成才还是对国家长远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否纯正,是否坚定,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关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从根本上加大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组织召开理想信念宣讲会等各类形式的教育工作,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帮助学生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5]。
(二)“一对一”配备教育帮扶教师队伍
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帮扶工作一般都是由辅导员教师承担,但是对于学生的各类违纪行为,违纪处分后,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及处理办法对违纪学生的后期发展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因此,对于违纪学生,应该根據其违纪原因和违纪类型,“一对一”专业选拔、培养和配备教育帮扶教师队伍,而不仅仅限于辅导员教师。配备的教育帮扶教师,要对帮扶学生进行全程的教育指导,通过谈心谈话和实践活动,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在他们违纪的行为上加以引导,并进行专业帮助,以促进良好发展[6]。
(三)提供多种平台激发学生的积极正能量
古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教育工作者更要坚信,学生的本质都很好,违纪学生的本性更是如此,他们本身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只是需要我们加以引导,更需要我们创造一些平台,来激发他们善良的本性,展现他们的正能量。比如志愿者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肯定自身的价值,并从内心深处获得满足感、需要感,真正体味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更为有效的,还是朋辈影响,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从众心理较为明显,很容易受到来自朋辈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典型,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重重困境,但是“违纪学生群体”必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建立有效的违纪学生教育帮扶机制,使得违纪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真正得到重塑,对于保证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红斌,郭建如.高等教育分层系统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困境、优势与出路——基于全国本科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2):75.
[2]方惠玲.高职院校学生违纪的预防和干预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99.
[3][4]王娟.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教育问题[J].科技资讯,2017(14):169.
[5]袁力,纪建华,马乾,刘燕.高职院校违纪学生帮教途径探析[J].管理观察,2017(12):148.
[6][7]项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违纪学生教育帮扶机制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12):102.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作者简介: 王佩(1990— ),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教育管理。